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时政类 > 正文

以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引领河北脱贫攻坚战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2016-09-13 11:00:57 字号:A- A+

    原标题:以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引领河北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的战略思想,播下了精准扶贫战略的“思想火种”。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形成了符合河北实际、具有河北特点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

    河北省在扶贫开发实践中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建立扶贫开发信息平台,实现扶贫信息共享和精准管理;制定实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黑龙港流域连片特困地区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作为主战场,着力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合力推进的大扶贫格局;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放大扶贫开发整体效益;实施产业和就业脱贫、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教育脱贫、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基础设施脱贫、“互联网+”扶贫等八大专项行动,推动了河北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河北省的实践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始终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精准发力、内外结合、统筹协调,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落到实处。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际上一般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以救济式和低标准为基本准则,主要通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满足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扶贫开发的目的不仅在于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更要着眼于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通过有计划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实现了7亿多贫困群众脱贫,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扶贫开发已经进入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近年来,河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在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对贫困地区公共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贫困地区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3年-201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最快、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按照国家新的、更高的扶贫标准,全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9.9%降至8%;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5272元,提高到2015年的7971元,年均增长率接近15%。河北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解决全省26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4万户,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2万公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明显改观,营养计划惠及52万学生,中职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农村低保和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免费就业服务全面实施。河北的实践经验证明,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既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生动体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扶贫开发不仅要满足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更要着眼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上的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精准发力,破解扶贫开发的主要矛盾和难题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大面积减少贫困人口转移到“啃硬骨头”、消除“最难扶的贫困”上来,面临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脱贫易返贫等突出问题。随着扶贫开发进入到关键的冲刺阶段,越来越侧重由大规模面上推进转变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精准推进,越来越侧重对每个贫困人口的帮助和扶持,开发方式也应及时转变为“精准滴灌”。

    河北省从实际出发,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精准识别、精准投入和精准收益机制,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一是“准星锁定”——建立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包括农户申报、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公开公示、信息录入在内的识别流程,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信息纵向互通,定期开展全面核查,实现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进退有序”,着重解决扶贫对象“瞄不准”问题。二是“项目自选”——建立精准投入机制,将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将扶贫项目选择权直接交给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让各种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最大限度地向贫困人口倾斜,着重解决扶贫项目“不对路”问题。三是“多股分红”——建立精准受益机制,探索形成以股份合作为基础的权益增收机制,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宅基地入股、劳务入股”等多种模式,将贫困户增收与产业经营紧密相连,着重解决扶贫开发中真贫特贫难受益问题。河北的实践经验证明,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是精准化,即实现扶贫的全过程精准和策略精准。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依靠传统粗放式扶贫无法解决,必须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一系列扶贫开发中的本质问题,推动扶贫理论创新,切实转变扶贫方式,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形成一整套破解难题的方案。

    三、坚持内外结合、共同发力,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动力机制

    扶贫开发只有内外结合、共同发力,才能标本兼治、斩断“穷根”。一方面,贫困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禀赋较差,必须弥补发展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使其能够享有与一般地区平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目前一些贫困地区仍存在“等、靠、要”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开发的有效推进,必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河北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贫困户参与”的长效动力机制,以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产业、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素质、大力开展技术推广为重点,切实增强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培育特色增收产业,形成贫困地区县有龙头企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扶贫开发新格局,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加大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力度,开展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县乡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引导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强创业就业能力。三是坚持科技引领、绿山富民,通过科技人员到村入户现场指导示范、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让贫困户学到致富本领,涌现了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等一批科技扶贫先进模范,探索出科技开发荒山等“绿山富民”模式。河北的实践经验证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促进内外生动力有机结合,通过发展生产、提升科教水平等方式,合理利用贫困地区现有资源和条件,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促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逐步走上自我提升、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彻底摆脱“贫困陷阱”。

    四、坚持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协调推进扶贫开发

    “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扶贫开发的内容更加全面,涉及产业、生态、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教育等方方面面,需要不同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同时,扶贫投入更大,不仅需要大幅增加财政投入,更需要金融资金和社会投入的大力支持,以此确保扶贫开发投资需求。

    河北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共同作用,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完善干部联系点制度,建立民营企业帮扶贫困县、京津对口帮扶等机制,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志愿者等方方面面力量扶贫帮困,形成了扶贫攻坚强大合力。仅2015年,河北共选派7853个工作队、2.3万干部驻村帮扶,1万余家民营企业与4.6万多户贫困户结对帮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价值超亿元。河北的实践经验证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必须体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建立起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导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为支撑、社会各界帮扶为依托的大扶贫开发格局,集中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