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聚焦肇庆旅游文化产业 感受孝廉文化端砚文化

来源: 作者: 2016-07-09 20:45:56 字号:A- A+

    金羊网讯 记者李婷婷报道:7月8日上午,由广东省网信办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羊城晚报、羊晚数媒(金羊网)、羊城派承办的伊利特约“经济活力 创领南粤”——全国网络媒体广东行采风活动一行媒体记者来到了肇庆市。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较早的地区之一。为深入挖掘肇庆文化历史内涵,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位媒体记者来到了肇庆包公文化园、端砚博物馆、阅江楼等地参观考察。

    据介绍,肇庆包公文化园坐落于肇庆城西,南邻西江。2014年,在广东省纪委和肇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参与下进行扩建,扩建后园区的总面积100亩,建筑面积是12000多平方米,形成了六大功能区,包括戏台、包公码头、文化广场、古文化街、包公祠、清心园。

    悼念名人:包公文化园细述廉政、孝道文化

    据悉,包公文化园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让人“足不出肇庆,看遍包公大全”,目前以成为肇庆市城西片区的文化新地标,市民休闲运动的新场所。

采风团媒体记者参观包公文化园。

    在包公祠内,记者留意到,刻在照壁上的诗非常特别。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诗名为《题端州郡斋》,是包拯创作于端州,也是他一生仅存、唯一载入史册的文学作品,也体现了包拯以清心直道自勉、立志做国家栋梁和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原来包公的长相眉清目秀,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是个‘大黑脸’”,包公文化园工作人员向一行媒体记者介绍道。在包公祠大殿内,坐立着包公的金身坐像。据了解,在佛教中,佛像才会镀以金身,然而这座金身坐像之所以与其他包公祠的“黑脸”包公像不同,是因为老百姓早已经把包拯看作是“神明”,并深受后人爱戴。

    “包公文化园展示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廉政文化,还体现了后代需不断传承和发扬的孝道文化”,随行的媒体记者感叹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包公的事迹却颠覆了这个说法,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包拯29岁考中进士甲科,但包拯毅然辞差,在家侍奉年迈的双亲,后来两位老人家去世了,还继续坚守孝道整整10年,直到39岁才重新出仕。

    据介绍,园内陈展实物近1400件(套),包括480件(套)文物类实物,当中的绿端砚浮雕墙、星岩书院旧试卷和明清砚碑镇园之宝更是镇园之宝。

    走进名迹:近距离感受端砚文化

    谈到肇庆历史古迹,最令人关注的就是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阅江楼。据介绍,阅江楼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数千件,其中有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珍品、珍稀的康熙御书、宝贵的“铁军”叶挺独立团史迹文物。陈列面积278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部分。主要有《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文物陈列》、《端砚春秋》陈列,国内各地的艺术珍品也经常在本馆临时展出。

“砚都瑰宝”陈列馆内展品。

    在阅江楼“砚都瑰宝”展馆,一行媒体记者参观了解了端砚的发展历程,历朝历代的名人名砚,名人题刻、碑石等,也领略了端砚从历史上最初偏重实用性,到后来艺术与实用并重,再到现在更偏向于艺术性的发展历程。而展馆内陈列的大量名贵的雕刻精美的砚台,更让网媒记者们流连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谢志峰藏品端砚》馆,该馆展示的砚台是谢志峰老先生花费毕生心血收藏的各种端砚,包括历史上几大名坑出产的著名砚台、名人使用过的端砚等,其中很多都是在拍卖会上拍得,或是从民间收购而来。而老人最后却将毕生收藏、爱不释手的“宝贝”,全部无偿捐献出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井水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