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大集将在今年汛期来临前搬迁,新址已基本建好,一时间多少人感慨无限。
话说哪个青岛银小时候没逛过李村大集?翻翻家里吃的用的,谁还没有几件是从李村大集买的?
逛了这么多年的李村大集,今天才发现,它竟然活似一幅青岛版清明上河图,充满了市井的繁华与热闹。不信你看!
桥上桥下热闹非凡
李村大集也是桥上桥下熙熙攘攘
逛街的、做买卖的、看景的,一派热闹
李村大集繁荣更胜一筹
什么铺子都有,满足各种需求
李村集也有各种门头,桥下脂渣店的美味你还记得不
那时候赶着驴车赶集
现在开着面包车赶集
再来张全家福
对于李村大集,我们对它有多少的回忆,就有多么的恋恋不舍。接下来,就和李村大集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吧!
明清时期·繁荣一方辐射百里
清末的李村大集
李村集始建于1892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在明朝,李村大集已属乡间12大集之一。至清朝末期,李村大集已形成繁荣一方、辐射百里的规模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集以自由交易为主。交易的商品有粮食、海产品、手工制品、木材、禽蛋、蔬菜、水果等。交易品有本地自产的,也有产自外地的,还有煤油、火柴等洋货。
德占时期·人数爆棚物类丰富
德占时期的李村大集。
德国人曾十数次对莅会人数做过调查,平均每次计有22000人。日本人多次对大集主要陈列物品进行过统计,在日本人所著的《李村要览》中,有每集日主要陈列品的平均总值,并说明了商品产地,如:小麦,1150元,属城阳赵村产;棉纱900余元,属日本产;布匹800元(土布占4/10、洋布占6/10);茶叶700余元,属潍县产;豆饼500元,属沧口、流亭、大村庄产;总值在200元以上的,为海州产豌豆,大连产玉黍;总值在150元上下的,为海州产黄豆,李村产高粱、地瓜干,宋哥庄产柳条筐,上海运来的火柴;在百元以上的,有泰安、莱芜芝麻,上海粗纸,安丘苇笠,赵村粟米等。
1900年,这位男子在李村大集的“拴马桩”上,拴下了自己的牲口。
30年代— 50年代·货物奇缺品种单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李村大集按货类分市,如粮食市,布匹市,杂货市,鱼肉市,条货市,猪市等。由于战火纷扰,莅市人数比德占时期大幅下降,每集日约有三千到五千人,集上同行挨近设摊陈列物品,总值在万元左右,成交额在500~1000元间。40年代末,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货源奇缺,物价飞涨。仅1948年8月统计:盐每市斤10万元(法币,下同),玉米每市斤44万元,猪肉每市斤360万元,后又相继几倍、几十倍地增长,造成大集萧条。
建国初,社会安定,物价低廉,大集年成交额在百万元左右,并呈逐年上升之势。1954年起,粮油实行统购统销,自由交易被限制,大集贸易额略有下降。1958年,受极“左”思潮影响,农村自留地被取消,家庭副业被禁止,大集交易品种明显减少,并一度被冷落,由李村河底迁至河上。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自由市场重新恢复,农副产品及家庭加工产品上市,李村大集又活跃起来,但交易品种有限,比较单调,交易额与50年代相比大幅下降。
七八十年代·搬到新址 回归繁盛
70年代,集市搬到了李村广场,即今商贸中心所在地。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农民收入增加,李村及周边城乡购买力提高,李村大集进入了繁盛时期。
90年代—新千年·集市改造 焕然一新
90年代,政府对集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河南岸硬化了地面,设立了台式摊点,辟为海产品市,为固定摊点,并改为全日市场。河北岸全线建设了2层楼房,部分摊点退河进室,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行业参与集市经营。
新千年,政府又投入百万元对大集进行改造,用花岗岩大理石铺设地面1万多平方米,集市环境得到更大改善。
当下·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当下,李村大集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市场,摊位设于李村河底及两岸,东至东李村,西至杨哥庄,南北百余米,东西绵延6数里,盘地500多亩。集市被3座桥梁自然划分,辟为4大地段,每段北岸正对应1村。自东向西,东李段为汽车摩托车交易市,每集上市车辆2 000余辆,汽车摩托车各半。东北庄段主要是服装市、鞋帽市、旧货市,约有摊位600个。河北段为固定市,设有大棚,主要经营蔬菜,海鲜,粮食,肉类产品,摊位400余个。杨哥庄段主要有花鸟市,农产品市,木材市,日用品市,自行车市,摊位达千余。除河北段为固定市外,其他3段皆为集市场所,集日逢二排七,为露天市。
不久的将来·搬迁到新址期待新面貌
李村大集将在今年汛期来临前搬迁,新址位于青山路与重庆路交汇处。目前,大集新址建设已经基本完工,主体建筑由两层构成,分为南北两个大厅,外立面以黄色为基调。市场内部,棚面采用彩钢瓦和阳光板间隔搭配,既能防雨雪又不影响采光。一楼中间摊位设计成L形,每两个摊位组成一个长方形。
再见了,李村河滩上的李村大集。新的李村大集,你好!
来源: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