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报报道了崂山区中韩街道金岭新村邻里互助的感人故事:一名七旬老人突发脑血栓晕倒,邻居们像家人一样陪伴左右,危难时刻显露真情。昨天,在青大附院,记者见到了病情稳定的老人——老戴,老人直言多亏了邻居们。谈到邻居们对自己的帮助,老人直竖大拇指,并一再嘱咐记者要好好感谢大家。
老人称“多亏了好邻居们”
昨天,记者来到青大附院东区,在神经内科病房里,病情稳定的老戴正躺在病床上休息,老人的小儿子陪在一旁,老伴暂时回家休息了。老人的精神很好,看起来恢复得不错。
“昨天多亏了这些好邻居!”看到记者带来的报纸,老戴很高兴。他指着报纸告诉记者,照片里的人很多都是自己认识的邻居。“给我帮忙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真是好邻居啊! ”老戴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我有高血压,这几天走路一直感觉有些不稳,昨天我下楼晒太阳,快到11点了,其他邻居都回家了,我想到饭点了我也回去吧。当时我坐在马扎上,想把左腿抬一抬收回来,一挪腿就觉得不对,不听使唤了,挪不过来了,然后我想用右手扶住马扎站起来,一起就歪了,幸亏是手着地,后来的事情我就有些模糊了……”老戴在病床上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还原当时的情况。老戴说,等自己再次清醒时,看到了社区卫生站的医生,还有一些好心邻居在帮忙,但具体的情况自己还是有些模糊。
邻居全程帮忙做完检查
回忆起昨天的经历,老人的儿子戴先生充满感激。戴先生住在麦岛附近,而老人住在金家岭,因为要上班,没办法每天和父母见面。邻居打电话来时,戴先生正在上班。 “当时我很急,邻居们跟我说已经打了120,让我不用往金岭新村去了,先往这边走着,到了哪个医院就告诉我。当我开车走到山东头时,邻居告诉我送到青大附院东院来了,我赶紧又开车过来。 ”戴先生说。
戴先生赶到急诊后,询问医生是不是要交钱,结果医生告诉戴先生,已经有人垫付了,而且号都挂好了,当时邻居们正陪着自己的父母在急诊抢救室等待检查结果。 “从昨天到现在一直在医院,回去要好好找邻居感谢一下,昨晚还在考虑。我只知道是邻居送来的,还不知道小区里发生的详细情况。 ”戴先生说。据戴先生回忆,自己赶到后,三四名邻居在医院里又待了一个多小时,等自己的哥哥和姐姐赶到医院,陪着做了检查拍了片子,化验了血后待了一会,情况稳定后才离开。
带上嘱托寻找最美邻居
“我听我母亲说,邻居给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我到了以后当场把钱给了邻居,邻居还说不急,照顾老人重要。一开始知道老人病了特别心急,没想到邻居们都给做了。 ”戴先生说。
医生告诉戴先生,因为送医及时,老人情况比较好。现在,两个儿子轮流在医院守着,接下来,老人需要住院输液治疗,今天还要做CT,化验血,看看恢复的情况。此前,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好,只是有些高血压。
采访中,戴先生和老人多次向记者表达了对邻居们的感谢,带着他们的嘱托,记者决定前往金岭新村,找到照片上的当事人,传递这份邻里之间的真情。一天时间内,记者辗转金岭新村、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思达心脏病医院,见到了6位当事人,并通过电话与3位当事人取得了联系,还原了4月25日中午在金岭新村发生的感人故事,也感受了金岭新村浓浓的邻里情。
记者昨见到6位当事人探访感动背后更多的感动 六位好邻居都说“应该的”
物业辛克智、居民马克珂:
“都是邻居,帮忙是应该的”
昨天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赶到了金岭新村,从燕岭路的小区门口一进去,就看到了金家岭社区卫生服务站,遗憾的是,周一当天参与帮助老戴的护士长朱卫红轮休,另一位医生刘宇只在每周一到金家岭服务站来坐诊。
一直往小区里走,不多远就是小区的广场。通过电话,记者与金岭新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辛克智取得了联系。辛克智很快就过来了,他带领记者来到一家商务宾馆前,“这就是事发地。 ”根据辛克智的介绍,当时老戴就坐在宾馆用木板搭建的隔离墙前面的石头上。
就在此时,辛克智指着迎面走来的一人说,他是居民马克珂,也是当天帮助老人的居民之一。马克珂回忆说,“一开始那么多人围着,我们以为是有人卖东西,或者是什么热闹景,后来才发现,是有人晕倒了,我一看是老戴。只要天好,他每天都下来晒太阳,当天上午我还跟他聊了会天,后来我先走了。 ”等救护车来时,马克珂和四五名男居民帮着120的急救人员把老戴抬上了担架车,因为老戴比较壮,又没法自己使劲,几名邻居费了好大劲。
“我们都是邻居,帮忙是应该的,而且老戴人缘特别好。 ”马克珂说。
撑伞人朱彩霞:
“换成其他人都会帮忙的”
就在这时,一名背着黑白菱格纹单肩包的女性居民走了过来,辛克智告诉记者,这位就是帮老人打伞的好心居民。但当记者询问她时,她却笑着连连摆手,“大家都在帮忙”,然后匆匆进了楼道。
在打听了这名朱女士的门牌号后,记者再次上楼敲开了朱女士家的门,一开始,朱女士还是不太愿意多谈,但当聊起从小长大的金家岭和周围的邻居们时,朱女士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记者也得知朱女士的名字是朱彩霞。朱彩霞告诉记者,自己是老金家岭村的,虽然现在有很多买房新住进来的居民,但是大家的关系都特别好,人多力量大,换成是其他人都会帮忙的。
“当时我和他老伴都在附近晒太阳,不过我们在凉亭里坐着,老人在石头上坐着,我们听到吆喝有人晕倒了,知道他在那边,就赶紧和他老伴过去看,没想到真的是他。当时正好有个护士经过,我父亲在她所在的医院住过院,我觉着她肯定比我们懂得多,就和大家说让她先看看,还有居民从家里拿来了血压计。后来怕太晃眼,护士说给老人遮一遮,住在我们楼一楼的大娘就拿了一个装冰箱的大纸壳,后来纸壳不行,我又让老人回家拿了把伞,一直给他撑着,主要是怕晃眼睛。 ”朱彩霞说。
护士王凤英:
打了120还帮着紧急检查
记者接连找到三位在现场的居民,电话联系了拍下现场照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长朱卫红,大家都提到了第一时间帮老人检查身体的护士,她是第一位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根据朱彩霞的讲述,这名护士是在思达心脏病医院工作,记者辗转得知,她是思达心脏病医院的护士王凤英。
昨天,在医院三楼的护士站,记者见到了王凤英。因为近期病人非常多,王凤英昨天上午刚下了大夜班,下午4时紧接着要上小夜班。王凤英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住在姐姐家,当天正要出门,丢垃圾的路上经过附近,突然听到有人晕倒了,出于职业习惯立即过去看情况。 “当时看到一名老人躺在地上,脸色很不好,当时四五个人围着,我试了试脉搏,老人的脉很弱,但是生命体征比较稳定,我赶紧打了120。他老伴说没有糖尿病,有高血压,早上还吃了降压药。然后我就问居民有没有血压计,居民很快就跑回家拿来了,很快社区的医生和救护车就过来了。 ”王凤英说。
看到太阳刺眼,王凤英先拿自己的帽子给老人遮阳,后来又请居民回家拿的伞。因为120留的是王凤英的电话,王凤英一直等到120救护车把老人送走才离开现场。27岁的王凤英从事护士工作已经7年了,经常要面对急救病人。 “不夸张地说,王凤英是我们医院最优秀的护士,心血管专科护理技术娴熟,深受医生患者的信赖。 ”思达心脏病医院的院长马骏说。
社区医生刘宇:
带着急救箱为老人全面检查
在画面的正中间,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蹲在地上为老人听诊,居民们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医生,是家门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记者通过卫生服务站了解到,医生名叫刘宇,是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近一年来,她每周一到卫生服务站坐诊,得知刘宇即将到城阳开会,记者立即前往位于辽阳东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当时是护士长接的电话,说有人晕倒了,我来不及多想,赶紧拿着急救箱跑过去。我到金岭新村后也遇到过老人晕倒的情况,这个小区的老人比较多,慢性病也多,年纪大了就容易得心脑血管病,当时就怀疑是这种情况了。”刘宇说。赶到现场后,刘宇简单和家属交流了病情,拿着急救箱里的急救设备又量了血压,听诊了心肺。考虑到老人的情况,刘宇嘱咐大家不要乱动老人,以防老人有脑血管出血,因为意外搬动而加重。刘宇发现,老人的手还能活动,但没什么力气。120救护车赶到后,刘宇又帮助急救人员给老人吸上氧。
居民王光勇:
一直在医院陪到病情稳定
在金岭新村,记者还找到了一名在现场帮忙的居民王光勇。老戴和老伴都已经年过七旬,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几名居民不放心两位老人,又跟到了医院,王光勇就是其中之一。救护车还没来之前,居民们就让老戴的老伴给儿子打电话,但受到惊吓的老人根本拨不出电话,给老戴儿子打电话的,就是王光勇。上了救护车,王光勇又通知老戴儿子赶紧去医院。
救护车将一行人送到了医院,老戴的儿女还没到,接下来的事情就全靠邻居们了。王光勇先去挂了号,因为老戴行动不便,王光勇又找了一名医生去借了轮椅,几个人把老戴抱上了轮椅,紧接着开始陪着做心电图,做CT,在儿女到来之后,邻居们也一直守在身边。 “我们等到检查完了才走,临走都1点了,到家都1点半了,他儿子要带我们去吃个饭,我们也都拒绝了,让他先照顾老人。 ”王光勇说。
王德生夫妇:
垫付2000元现金的暖心人
王光勇告诉记者,跟着救护车一起去医院的,还有居民王德生,他就是掏出2000元现金救急的王女士的丈夫,当时夫妻俩都在现场,而且都在晚报刊登的照片里。当天在医院垫付的医药费,就是用的这笔钱。在金岭新村,居民们看到王家的车没停在楼下。直到中午,记者终于电话联系上了王德生,果然不出居民所料,王德生和妻子出门去了寿光,记者未能与夫妻俩见上面。
一下子拿出2000元现金给邻居,有没有想过对方还不上怎么办? “现在的两三千不是过去的两三千了,谁家里没有个两三千呢,人家只是暂时回家拿不方便,那时候想不了那么多,赶紧给他们应急,都是邻居,不能让他们上医院没有钱啊。 ”王德生说。除了王德生夫妇,现场一直扶着老戴的居民曲新芬因为不在家,记者也没能见到她。居民告诉记者,当时就是曲新芬给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当会计的女儿打了电话,找来了社区医生,当社区医生让老戴活动一下时,曲新芬也一直在帮忙。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马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