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我市提出,2016年底,实现市定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18年底,经济薄弱镇、村和贫困村全部摘帽。如何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联动,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就业创业、兜底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交通保障等综合措施实现精准扶贫,成为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早报邀请他们围坐“两会圆桌”,就精准扶贫话题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 王鹏飞
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市人大代表王鹏飞表示,平度市农村精准扶贫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扶贫基数较大,任务重;扶贫环节薄弱、难度高;扶贫资金不足、压力大。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平度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对此他建议,青岛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帮助平度从根本上破解扶贫难题。一是提前拨付原计划分三年支付的贫困人口精准扶贫资金,并在无能力脱贫的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上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扩大对经济薄弱村庄帮扶的覆盖面,帮助这些村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市人大代表 张锐
干部包村到户认准穷亲戚
来自莱西的市人大代表张锐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做到精准扶贫,不但要精准地找到贫困农户,还要为这些农户精准制定扶贫方案,这项工作要长期有序地进行,对贫困农户要一管到底。莱西开展基层走亲帮扶,机关干部包村到户认亲戚,让机关干部与贫困农户长期联系,深入了解。机关干部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对贫困农户进行帮扶,消除他们“等、靠、要”的思想,发挥勤劳致富的主观能动性。机关干部通过提供技术或者岗位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农户掌握一技之长,彻底脱贫致富。干部帮扶还要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在农户脱贫后也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联系,保证已经脱贫的农户不返贫。
■市人大代表 戴晋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
在市人大代表戴晋看来,实施农村精准扶贫,必须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强智”共举。他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农村精准扶贫颇有感触。他表示,从2015年开始,青岛市财政将扶贫资金由原来的每年3000万元增加到1.3亿元,区市配套2000多万元。市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1亿元,对每个经济薄弱镇转移支付200万元,对每个贫困村安排财政扶持资金40万元,专门用于产业开发,增强 “造血能力”。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产业开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及小额信贷等。戴晋表示,通过政府资金扶持,不少贫困村村民实现脱贫致富,进而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发家致富。
■市人大代表 赵瑞芬
对贫困农户帮扶到底
市人大代表赵瑞芬是大场镇马家滩村的党支部书记,她表示,精准扶贫要做到足够精准,必须发挥基层干部的能动性。基层干部跟贫困农户都是乡里乡亲,最了解贫困农户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可以把究竟谁是贫困农户精准识别出来。同时基层干部就生活在贫困农户身边,可以把扶贫资金、补贴和相关政策直接送到贫困农户手中,并根据农户的特长,帮助他们找到脱贫致富的办法。精准扶贫还要精确管理,阳光操作,基层干部从而建立自身威信,对贫困农户帮扶到底,直到他们彻底脱贫致富。
■市人大代表 吕英志
企业家为扶贫提供岗位
市人大代表吕英志是莱西市马连庄镇镇长,对于“精准扶贫”他有深刻体会。“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很受鼓舞,我们将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联动,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就业创业、兜底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交通保障等综合措施,让镇上的267户脱贫。”吕英志说,今年政府又加大了扶贫的力度,这是很令人欣喜的。吕英志说,扶贫不仅仅是需要政府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家可以为扶贫出一份力。吕英志说,企业家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
■市政协委员 王瑛
项目扶贫切记长远发展
精准扶贫来提高扶贫质量,这是快速解决部分区域落后问题的重要渠道,除了资金上的扶持,方向也十分重要,必须选好“立足点”,应该依靠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的致富。“从‘输血’到‘造血’,机制的改变牵涉到多方面,一个好的项目,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市政协委员、豪克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瑛认为,扶贫从来不是一阵风,尤其精准扶贫的开展,更需要立足民生、看长远,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投资者,都要看重长远利益,努力发展绿色产业,对一些传统项目,务必要做好“环保功课”,实现经济、民生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 原永兵
推动城郊农业现代化
青岛市的贫困人口许多集中在郊区和农村,青岛市政协委员原永兵认为,扶贫工作应当因地制宜,利用好农业方面的优势。首先趁着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青岛城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社区、农村居民以及基层工作者,要认真学好、领会好、利用好我们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次是要借助科技的力量,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接触各种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信息。第三是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认真想想当地有什么好的资源,结合当前现代化的发展,将其挖掘利用好。第四是与市场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当前市场,并与互联网积极融合,现在农业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非常快,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体系,对农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做好这些工作,会对农业的现代化以及农村脱贫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市政协委员 李北林
组织社会力量定向募捐
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对民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但欠账太多,仅靠财政能力脱贫不可行,对社会慈善捐助的需求非常迫切。市政协委员李北林认为,科学开发和管理慈善事业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用巨大,在推动完成“十三五”扶贫攻坚方面大有可为。他建议应充分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源,使之尽快在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建议具有公募资质的有关部门,以改革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通过精准确定一些慈善捐助项目,组织社会力量定向募捐,加以完成。建议选定一个慈善服务机构,选择一个街道办事处、部分公益设施或者一个养老院等试点,这方面的选择要有“大慈善”的视野。通过试点探索出一条定向慈善募捐的可行程序来。尽快总结并在更大范围全面推广。
■市政协委员李秋航
精准扶贫也要精准普法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也伴随着诸如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厂房租赁纠纷、劳动纠纷、农村经济合作社法律问题等经济法律纠纷的出现。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市政协委员李秋航认为,许多农村居民原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脱贫,然而往往因为法律意识不足,被不法分子欺骗或被恶意拖欠钱款而导致返贫,许多原本创业劲头很足的人也失去激情。因此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也应当做好精准普法工作,完善村镇的法律咨询体系,让农民在遇到纠纷后可以方便地找到途径进行法律咨询和诉讼。同时因为法律是在不断完善的,所以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向农民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法律保护意识,让农民创业不再有法律方面的顾虑。
■市政协委员 匡新
加强农村青年创业技能培训
“现在社会都在谈论创客,各部门也在推进这项工程,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创业之风,但在农村地区还未形成大气候。”市政协委员匡新说,在他看来精准扶贫不在于给农村或农民具体的物资或资源,更应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层次提升,提高技能水平,从而带动村人脱贫致富。当前城市里建立了不少创业孵化基地,这一模式对推动万众创新创业拉动不小,他建议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农村去,给有意在农村创业的青壮年提供技能、政策等方面扶持,而且要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如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记者 于顺 黄飞 陈珂 孙静芳 王磊江 锡复春 王晓先)
上一篇:“一刻钟”就医“十分钟”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