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城市管理走在全国前列
我市构筑社会化城市管理新体系惠民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着眼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国际地位,加快重大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化城市管理新体系。 “十二五”期间,为打造幸福宜居城市,城市管理被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五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这一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不断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保障水平,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科学发展。(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张译心)
1
变化在身边 数字
用水
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36.7公里
燃气
建设燃气管网436公里
供热
新增清洁能源410万平方米
污水
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800公里
市容
清理各类卫生死角2万余处
园林
完成新改建绿地1800余公顷
执法
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37.7万余平方米
管理
建立60个、万余人参与的“微信群”
制表张圣龙
2
变化在身边 亮点
供水 水质监测项目超200项
据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建立了市区“四纵三横”的供水体系,完善供水输配系统调配能力。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36.7公里,建设李沧东部供水工程、环湾输水工程。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7万户,完成二次供水改造工程178处,确保市民用上优质放心水。建成并投入运行了新的青岛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其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通过国家计量资质认定的水质监测项目达200项以上。建成青岛市供水水质预警监控系统,实现了在线检测、实验室检测、移动检测三位一体的水质监测体系,供水质量监控实现从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的保障,提高了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供气 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95%
我市建设燃气管网436公里,改造安全性能差的燃气灰口铸铁管716公里;新建中石化董家口300万吨LNG接收站一期项目,建成中石油“泰青威”线,重点构建了连接四市、覆盖重点组团的天然气高压管网系统,推动天然气管网设施的全域统筹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天然气管道8360公里,其中天然气高压管道392公里,次高压管道340公里,发展居民天然气用户达到180余万户,中心城区管道燃气气化率86%(市内三区达95%),天然气汽车2万余辆,天然气乡镇覆盖率达到92%,年天然气消费量近10亿立方米,比“十一五”末增长106%。
供热 打造能源转型全国示范城市
我市以超清洁排放为引领,打造能源转型全国示范城市。按照清洁能源供热“四改造、三开发、二替代、一建立”的整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清洁能源供热。实施蓝海新港城、八大关区域等15项清洁能源供热项目,新增清洁能源供热面积410万平方米,实现年替代标准煤4.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61.7吨、氮氧化物84.1吨。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将达到1.8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57.4%,年替代标煤207万吨。以超清洁排放为引领,全面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完成50多台燃煤锅炉排烟系统环保改造,改造后的烟气排放比国家标准提高了30%-40%。每年减排二氧化硫5840吨。在全国首创将超清洁排放技术引入供热用燃煤锅炉。建设供热管网3000多公里、换热站950余座,新增供热面积6300多万平方米,新增居民用热户61.7万户,全市供热面积达到1.6亿多平方米。
排污 污水集中处理率98.4%
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800公里,新建、扩建李村河、海泊河、娄山河等7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9万立方米/日;环胶州湾区域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13座,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4%,比“十一五”末的85.3%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 “36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情况考核”中,我市一直名列前茅。
增绿 新改建绿地1800余公顷
完成新改建绿地1800余公顷,栽植景观树行道树乔灌木30000余万株,10个山头绿化整治全面实施,完成道路绿化水平提升130条,补栽常绿草皮5万余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71%,建成区绿地率39.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8平方米。
执法 高效执法优化市容秩序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城市热点、难点问题整治力度,重拳整治城市顽疾,营造了良好的市容秩序。依法查处并组织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37.7万余平方米,查处违法占路经营及露天烧烤经营扰民行为66.36万处次,查处人行道违法停车行为12.1万余起,查处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121.5万平方米,查处涉及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案件5010余起,查处车辆运输撒漏3880余起。
环卫 生活垃圾密闭收集100%
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大力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我市打造“网格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环境卫生作业新模式,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经费到位、监管有力”的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市区卫生面貌显著改观。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建、改建公厕260座,更新功能先进的道路清扫车、洒水车、冲洗车、环保压缩车、电动作业车辆1000余辆,更新垃圾桶(箱)、果皮箱3万余个,全面提升全市环卫设施配套保障水平。新建、升级改造功能先进的小型垃圾收集站40余座,实现了生活垃圾密闭化收集、分类转运,推行“桶站对接、桶车对接”收运方式,城市生活垃圾密闭化收集率达到100%。
我市连续五年开展了“洁净家园十大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集中清理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等各类卫生死角2万余处,清运垃圾6万余吨。创新实施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冲洗”的一体化作业模式,主次干道机械化保洁率达到90%,有效抑制了道路扬尘和PM2.5指数,大大提高了空气环境质量。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创建了36个示范小区,15.3万户居民参与建设生态美丽家园。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监管,通过收运奖惩激励机制,提高餐厨垃圾收集率。全市共有2229家大、中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签订了收运协议,收集率达到85%,日收餐厨垃圾140余吨,日产天然气3000立方米,实现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建设完善了青岛市娄山河环卫物流园区和青岛市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日均处理生活垃圾近4800吨,处置生活垃圾转运及时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资源化处理率达到60%,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新闻延伸
“一线一网一平台”构建监督指挥体系
整合原有的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和12319服务热线管理中心,实施数字化城管系统与12319热线系统一体化运行,我市建立了“一线一网一平台”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体系,构建了集行业管理、便民服务、应急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立60个、1万余人参与的“微信群”,开发了“青岛城管”手机客户端,7×24小时进行着“网络在线问政”,绘制“公厕地图”、“市政公用服务站点地图”,发送温馨提示短信360万条,市民随时随地、动动手指就能反映问题、了解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