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89)
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适应国际经济格局新变化、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新趋势的重要经济和外交战略,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培育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对外经贸大省、海洋经济大省,应抓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扩大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双向投资、次区域合作以及人文交流合作,以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一、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和基础
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明显优势,有条件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国东中西部联动开放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经贸合作已有良好基础。山东的优势和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区位优势
山东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区域。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要地区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区域,山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扩大开放、对内加强合作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2、交通物流优势
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完备,港口优势突出,铁路和高速公路发达,各种运输方式衔接良好,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物流体系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山东沿海港口城市众多,沿海港口远洋航线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大临港物流中心基本建成,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和航运中心地位日益显现。2014年,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2.86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另外,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国际空港为主的客货机场,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00多条。
3、产业和产能优势
山东经济总量(GDP)位居全国第3位,农业、工业、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体系完备,为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一是农业产业优势。山东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粮棉油、瓜果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2014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为168.33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23.4%。二是工业产业优势。山东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近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利润和利税位居全国前列。三是海洋经济优势。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拥有良好发展基础。海洋科技综合实力较强,拥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海洋科技人员占到全国的1/3以上。山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沿海旅游业为主体的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同时,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海洋化工、海洋药物、海洋工程建筑业等相关产业也已初具规模。2014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4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4%。
4、对外经贸合作基础优势
多年来,山东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均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一是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山东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2771.2亿美元,位居全国第6位;出口的大类商品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61.7亿美元、205.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38.8%、14.2%。二是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2014年,山东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位居全国第7位。近年来,服务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14年山东服务业利用外资54.3亿美元,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达到35.7%。同时,制造业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现在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汽车、造船、工程机械、造纸、化工等行业。三是境外投资近年来增长迅速。山东省境外投资额2003年只有3.14亿美元,2014年达到50.5亿美元,位居全国第3位。到2014年底,山东省已有2600多家企业开展了跨国经营,累计境外投资额超过200亿美元。山东境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涉及产能转移、批发零售业、农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四是对外承包工程能力较强。目前,山东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企业有200多家,来自电力、石油、化工、机械、建筑、矿产、路桥、运输等行业领域,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主要以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业、石油化工、房屋建设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为主。2014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6.0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2.55亿美元,位居全国第2位。
5、对外经贸合作平台与载体优势
山东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重视对外合作平台和载体建设。拥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16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5家,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9个。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家。数量众多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山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支撑。
6、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已有良好基础
2014年,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676.4亿美元,占全省的24.4%;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113个,实际到帐外资14亿美元,占全省的9.21%;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24家,中方投资28.1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的44.7%;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68.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9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4.8%和52.9%。
截至2015年上半年,山东省累计批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3570个,合同外资13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05.6亿美元;备案核准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机构)1252家,中方投资102亿美元;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包工程合同额52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2亿美元。同时,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些城市之间建立了不少友好城市关系,为与沿线国家开展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托。
二、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
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为目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需求为导向,强化青岛、烟台、日照、威海等沿海港口城市和济南、淄博等内陆中心城市的支点、节点作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贸易合作、产业投资合作、能源资源合作、海洋领域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省份合作,培育山东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把山东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交通物流枢纽、“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地、国家海洋经济对外合作示范区、全国东中西部联动开放发展重要引擎。
1、加强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一方面,山东应进一步加强港口、机场以及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山东港口、机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机场的合作与互联互通,构建连通内外、便捷高效的海陆空综合运输体系。另一方面,山东应发挥对外承包工程能力较强的优势,积极参与我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促进山东企业到沿线国家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2、深化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
贸易投资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共建“一带一路”为山东深化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深化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潜力巨大,据统计,过去10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山东应通过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开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促进活动,实现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规模的持续扩大。
扩大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开展投资合作的意愿强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大于引进投资,已成为一个重要现实背景。山东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扩大对外投资机遇,以提升山东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为目标,引导轻工、纺织、建材、钢铁、电子设备、化工材料、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厂,促进优势企业在全球布局产业链条;促进山东企业到矿产资源富集的沿线国家投资,实现矿产资源开采、冶炼、加工一体化发展;发挥山东农业发达优势,深化与农业资源丰富的沿线国家开展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林木种植加工合作。
积极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企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投资项目。坚持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到山东投资发展,在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
3、加强与沿线国家海洋领域合作
发挥山东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强的优势,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依托,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港口建设与海洋航运、海洋渔业、临港产业、海洋生态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科技与人才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将山东建设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和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
4、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合作之路”,也是“人文合作之路”。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坚持以扩大人文交流促进经贸合作,以旅游、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事业等领域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为提升经贸合作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合作吸引跨境客源,合作开发旅游精品路线和旅游产品,把山东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强与沿线国家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在山东建设一批面向沿线国家的教育培训中心和留学生基地,扩大相互间留学和培训规模。以儒家文化为主题,通过与沿线国家互设文化馆、旅游节等活动,打造一批文化交流项目,增强山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亲和力。推动山东重点智库与沿线国家智库建立联系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学术科研交流和人才培养。
5、强化支点城市、节点城市建设
支点城市、节点城市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相关规划中,从国家层面把青岛、烟台列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把青岛、日照列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山东应从省级层面明确一些沿海港口城市和内陆中心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点城市、节点城市地位,立足其自身优势,提升其核心功能,把这些支点城市、节点城市打造成为对外开放高地、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使其在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6、加强与周边省份和中西部省份的合作
国内其他省份在对外开放、产业发展、商贸物流等方面各有独特优势,加强与国内其他省份的合作对于山东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山东应突出加强与周边省份和黄河流域中西部省份在产业发展、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区域通关一体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各省份之间形成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格局。
三、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策
1、完善山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
进一步完善山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战略定位、重点合作领域、推进措施,并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做好与国家规划和政策的衔接。
2、明确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合作领域和重点合作区域
“一带一路”涉及东北亚、东南亚、南亚、澳洲、非洲、中亚、西亚、中东欧、欧盟等区域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历史文化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与山东合作的基础与潜力也各不相同。山东应根据“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特点,明确与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点领域。同时,把与山东具有良好经贸合作基础、合作潜力大的区域和国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特别是应抓住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以及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机遇,深化与韩国、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的合作。
3、建立完善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
对外合作机制是促进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保障。山东应进一步完善与沿线国家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友好城市建设,促进与沿线国家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交流;拓宽民间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建立完善与沿线国家的民间交流机制。通过政府互访、青年交往、学术往来、文化交流、经贸活动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与沿线国家地方政府间和民间的友好交往。
4、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平台和载体建设
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运营山东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加快与沿线国家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支持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和引入外贸服务企业,打造具备电子交易、公共信息、口岸通关、金融配套、航运物流、出口退税等全流程服务功能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积极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立19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已通过确认考核的13家,一些省份还设立了若干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山东在已通过确认考核的13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占据3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山东应在继续抓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同时,鼓励、支持省内大型企业和国家级开发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山东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提供重要载体和平台。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引领作用,带动省内一批中小型配套企业“走出去”,实现“以大带小、抱团出海”,促进山东对外投资企业在境外聚集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积极申报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依托,继续积极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取在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5、抓好重大项目的筛选与落实
重大项目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都需要筛选、落实一批重大项目。山东应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能源资源合作、海洋领域合作、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积极筛选一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并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与落实。
6、完善对外经贸合作公共服务体系
山东企业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风险考验。同时,融资难、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信息与咨询服务缺乏、境外纠纷法律援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明显制约着山东企业对外经贸合作的开展。山东应进一步完善对外经贸合作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一是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的财税、金融、保险、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促进企业开展境外投资。二是组织相关机构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研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法律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市场需求、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境外投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三是强化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法律、会计、税务、咨询、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认证等服务。
7、加快对外经贸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推进贸易便利化。深化通关作业改革,加快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推广区域通关管理模式,简化手续,减少环节,降低费用,提高效率。二是加快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国家涉外投资审批体制改革措施,争取试点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三是创新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在项目审批、外汇管理、金融服务、货物进出口、人员出入境等方面进一步放宽限制。(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一篇:国家战略 山东机遇 德州先发
下一篇:山东,行进在转型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