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滴滴获得上海专车牌照,意味着专车将有望寻得路径走向“合法”。而在走向合法的过程中,滴滴选择从地方下手,第一个“攻下”的就是对专车持开放态度的上海。
网络租约车改革的“上海模式”,通俗来讲,即平台获得上海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许可证,允许符合相应条件的车辆接入网络约租车平台,并且车辆通过平台审查后就能获取营运证,司机通过平台审查后就能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
但是平台想要获得这张经营许可证,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据记者了解,除了要求平台方具备企业相关资格和所在地的服务能力外,还需获得互联网业务资质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平台数据库接入监管平台,注册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等。 车辆的准入条件,是由上海市交通委工作小组与“滴滴快的”一起制定的,但具体细则并没有对外公布。而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是开放的,记者了解到,目前“神州专车”也在申请当中。
青岛运管:暂不跟进,以交通部标准为准
上海的私家车通过约租车平台带客有望从非法走向合法,这让岛城不少专车司机颇为羡慕。滴滴快的方面也表示,正在与多地政府和交管部门沟通类似“上海模式”的合作。不过,记者从青岛市客管处了解到,因为与上海等城市存在实际情况的差异,目前青岛并没有跟进的打算,在青岛,私家车带客仍将被认定为非法营运。
据青岛市运管局城市公交客运管理处科长任凤磊介绍,根据已公布的获取资质的要求,上海市交通委将车辆审核的主导权放在滴滴平台上,车辆需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营运证,司机需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但这与此前网上盛传的由交通部牵头制定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车辆的准入条件有所出入。此前该《办法》流出的内容中要求,拟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的车辆,由车辆所有人向经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应当符合相应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专车价格要比出租车更高、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预约出租汽车、接入后必须实行8年后报废的标准、审核后发放《道路运输证》等。
因此,虽然上海发放了第一张专车牌照,但相关要求与此前《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中还是有一些区别。任凤磊说,这就面临着国家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打架”的问题。“所以从法律上来说,除非交通运输部将‘上海模式’上升为立法层面,成为地方性法规,我们才可以效仿。”据记者了解,上海交通委此前虽然已将此方案向国家交通部报备,但目前这个方案还没有形成地方性的法规,且试行期仅为一年。 这也意味着,青岛在交通运输部的最终意见没有出台之前,不会贸然行事,要观察一阵子。而私家车“洗白”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即便是滴滴快的目前暂时没有提到8年报废的问题,以后也会有严格的准入条件
打车软件的“破冰”之旅
2012年6月15日
“快的打车”上市,成为中国上线最早的打车软件之一。同年9月,滴滴打车上市。此后,国内最多时出现了30余种打车软件,希望瓜分这一巨大的市场。
2013年4月
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获得了来自于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投资。
2013年5月
深圳市交委内部下发《关于强制要求司机卸载手机打车应用的通知》引发争议。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济南等地也出台相关限制司机使用打车软件的措施。
2014年3月
交通部相关负责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表示,将对打车软件进行规范。 2014年5月 交通部发布《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推动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手机软件召车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对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完整记录、及时跟踪和全过程监管。
2015年1月
有几座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出租车停运事件,反映取消燃油附加费、“黑车”泛滥、“专车”抢占市场等问题影响收入。
2015年7月28日
上海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希望专车和顶灯出租车、租赁车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共处的新格局。被称为专车新规的《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有呼之欲出之势。
2015年10月8日
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了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也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许可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