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响起日月板胶东大鼓赋新声——记者专访国家级非遗项目胶东大鼓唯一传承人梁金华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王世锋 于滈 2015-07-20 21:22:00 字号:A- A+

响起日月板胶东大鼓赋新声

六七岁的小演员也有模有样。记者 于滈 摄

    穿一袭大红色旗袍,精神一抖擞,左手抡起日月板,右手击打书鼓,顿时清脆的板声响起,鼓声阵阵。在钢板与书鼓天衣无缝的配合中,表演者两眼炯炯有神,余光里闪着一丝温婉的俏皮劲儿。这位表演者名叫梁金华,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东大鼓”唯一传承人,她一直用自己的心力支撑着胶东大鼓的传承。虽然她多年未登台演出,但表演胶东大鼓的功夫不减。昨日,记者来到辽源路梁金华家中,探访胶东大鼓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渊源 胶东大鼓原为盲人调

    胶东大鼓是流传于胶东半岛一带的曲艺形式,它的前身是盲人调,算是盲人们养家糊口的行当。当时这些盲艺人分布在胶东各县,他们唱的曲调也没有统一的名字。“蓬莱县盲艺人唱的叫蓬莱调,在黄县唱的叫黄县调,在栖霞唱的叫栖霞调,名字很多,实际都是一样儿。”梁金华说。抗战爆发后,地方政府把盲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国会,通过他们来宣传抗战。她的父亲梁前光被派去做了盲人救国会的辅导员,主要负责创编新作品,组织盲艺人们演出。

    以前的盲艺人唱戏是为了挣钱吃饭,很多唱腔会被拖得特别长,一个很简单的唱段盲艺人能打半天鼓和弦。她的父亲大胆做了改革,舍弃了以前字少腔多的弱点,集众家之长,形成大鼓套、起声、甩腔、平板等系列唱腔鼓板,钢板铿锵有力,鼓点慷慨激昂,尤其煞尾时的紧张调很有气氛。百姓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当时在戏园子里唱京戏,门口必须竖个特邀梁调大鼓来唱的牌子,观众才愿意进去看。“每次演出结束在后台,不少观众还往父亲的兜里塞鸡蛋,那个年代可是稀罕东西。”梁金华说。

    梁金华告诉记者,1949年解放,她父亲随军到了青岛,一次汇演时,胶东文化协会正式将“梁派大鼓”定名为“胶东大鼓”。“当时各个县的艺人知道该名后,也觉得‘胶东大鼓’的名字好听,都不再用“调”来称呼自己,只要是盲艺人唱的大鼓,无论是南腔还是北调,都叫‘胶东大鼓’。”梁金华说。此后胶东大鼓鼓曲又按照地域分为东路、南路、北路,她的父亲定为北路代表人、胶东大鼓梁派创始人。现如今,梁金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东大鼓”唯一传承人。

    传承 苦练大鼓冻伤双手

    在宣传方式相对单一的年代里,胶东大鼓明快清脆的艺术形式受到青睐。梁金华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张口哼上胶东大鼓的旋律。“以前放电影前都要唱宣传段子,不是说快板,就是唱大鼓,自己喜欢看电影,就跟着父亲出去,时间长了很多段子随口就可以唱出来。”梁金华回忆说,14岁那年她正式参加了工作,做了纺织工人。“厂里领导找到我说,既然你是梁前光的女儿,那去跟你爸学个唱段,给咱们厂里做宣传。当时一听很感兴趣,跟父亲说了这个想法,他很痛快地答应了。”梁金华说。

    胶东大鼓是由大鼓套、起声、甩腔、平板、花腔、悲调、快板、反调快板、数板、落板、散板、烧纸调等一整套唱腔鼓板结构组成的。与西河大鼓、京韵大鼓打单点不同,胶东大鼓打的是双点,一块鼓板,上下都得打。“练习钢板也就是‘日月板’的时候,就开始打退堂鼓了,父亲看我快学不下去了,就软硬兼施,连哄带训斥逼着我学。”梁金华说。钢板都是铁做的,光这个点就得不停练,在梁金华记忆里手磨破那是常事,到冬天练就更苦了,手上也会起冻疮。小指练肿了,破皮流血了,她就用手绢一缠接着练,手好了,解掉手绢还是练。如此反复,钢板就变成了她手中的玩物,想打出个什么花样就能出个什么花样。细看梁金华的手,发现她左手小指明显比右手的粗了一圈,掌根的指节上还有个硬硬的凸起。

    革新 为合时宜糅进普通话

    青岛市歌舞团成立后,梁金华被调去当上一名胶东大鼓演员。父亲很快被调过去,专门安排唱腔和表演。父亲手把手教了她两三年,直到父亲生病需要在家休息,才放手让她单干。父亲生病在家,没有人给创作唱腔表演,梁金华就逼着自己动脑回想动作和唱腔。“要学好胶东大鼓,除了要学传统曲目,还要自己创作,像父亲之前创作的《猪八戒拱地》、《周仓抢娃娃》、《王员外》、《半夜鸡叫》都很不错,我也学着创作了《拴娃娃》这个传统曲目的唱腔。”梁金华说。她给记者表演起了《猪八戒拱地》,生动传神,唱到“八戒他把挑子撂在这个溜平地,日愣日愣地奔了正东”时,八戒行走的憨相便跃然眼前,梁金华清脆的嗓音更是为其增添了些女子描述时的聪颖与可爱。细细听来,胶东大鼓的词儿更像拉家常,混杂着方言土语,有几分诙谐生动,也有几分乡土的亲切。

    “父亲造就的繁荣是过去的事儿了,胶东大鼓也得革新,父亲当年说的是地地道道的蓬莱口音,到了南方观众都听不懂。”梁金华说。她开始自己创作曲目后,就尝试在吐词、道白、咬字等方面糅进普通话,行腔还保留胶东话,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她还有意识地吸收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的精华,胶东大鼓原本有个《大悲调》,从来都是按部就班、一板一眼地唱,她唱的时候把《大悲调》化成散唱大悲调。“还是胶东大鼓的原型,散着唱一下就能把孩子哭娘的情绪表现出来,很容易感染群众。”梁金华说,先前去澳门演出时,梁金华担心当地人听不懂,专门做了些革新,几处抖包袱的地方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这也增加了她继续革新的信心。

    困境 千挑万选徒弟难收

    外地演出的成功让梁金华看到胶东大鼓仍有市场,她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推广胶东大鼓。“在群艺馆开过讲习班,也给青岛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上过课,教了不少学生,但是很多人学到一半就打了退堂鼓,坚持下来的不多。”梁金华说。她认为有人能学习胶东大鼓确实是件好事,可教学生和收徒弟毕竟还是两码事。曲艺选接班人其实不好选,它要求各方面的形象都很重要,不光声音好听,表演也得到位,最重要的还是得自己喜欢这个行当。她已经收了3个徒弟,接班人却始终未能选定。她曾经收了个女弟子,学得像模像样,可没有接收单位,最终这个徒弟选择了出国留学。“出国的是大徒弟,走的时候还带着击节的鼓板,在当地华人社区经常登台表演,也挺受欢迎。”梁金华说。

    “还有个二徒弟叫杨润,现在还在济南上学,朋友看演出的时候说这孩子不错,是个学习胶东大鼓的好苗子,我就尝试教她学习胶东大鼓。考察了一年多,这孩子很有耐性,就收她做了徒弟。现在只要有空她就会来青岛学习,回去的时候我也会布置些作业让她练习,碰上有大的演出也会带着她。”梁金华说。

    “收个能传承胶东大鼓的徒弟不容易,不过有大学生主动学习胶东大鼓,确实很让人欣慰,至少胶东大鼓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种子,换句话说有人学习也算是一种传承。”梁金华告诉记者。她说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会继续唱下去,这不光是为了延续父亲的生命,更是为了保留一份儿珍贵的民间艺术。

    对话 “只要有人学我就会教” 记者:对胶东大鼓的发展,您有没有什么规划? 梁金华:希望能够教习胶东大鼓,让更多的人了解胶东大鼓,学习胶东大鼓,让更多的人接纳这种艺术形式。 记者:您将会如何选定接班人? 梁金华:接班人的选定是件大事,主要还是要看能不能找到好苗子,有没有人肯继承胶东大鼓的衣钵,只要有人肯学我就会教。 记者手记 让百年曲艺绽放光彩

    71岁的梁金华作为胶东大鼓传承人,致力于胶东大鼓的传承工作,她说只要自己的身体允许,就会继续唱下去,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胶东大鼓。胶东大鼓文化艺术形式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流传百年的曲艺形式曾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说明它自有其特殊之处。传统曲艺的发展是一个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过程,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阻难,因此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并让其在新时期绽放光彩。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王世锋 于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