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共同发起成立了“2025创新创业联盟”,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可喜可贺。因为这意味着大学这个金字塔顶尖的封闭系统和企业联合到一起,变成了开放的平台,不再是封闭的、各自为战的研发力量。这既符合中央的要求,也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今天,我想从大学生创业、企业创业、校企联合创业三个角度,谈三点我个人的看法。
大学生创业:创业之心与知行合一
我和大学生没有太多的沟通,不过我通过每年进到海尔的大学生对你们有一定的了解。海尔创业30多年,进了几万名大学生,最多的时候一年要进3000多名大学生。现在,海尔集团的管理人员以及创业者,基本上都是历年来的大学生,我们现在的轮值总裁就是80年代末进厂的大学生。也就是说,大学生给海尔撑起了一片天,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些大学生的成长,就没有海尔的发展。
但是,从创业的角度看,我觉得可能存在问题。什么问题呢?大学生到了企业之后,和企业的衔接非常困难,适应社会非常慢。原因就在于原来的大学生只是在学校里学习书本知识,到了企业、社会再进行社会实践。所以,现在我想对大学生说点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八个字——校园创业、知行合一。
为什么一定要在校园里创业?我到美国硅谷去考察,看到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创业就创得风生水起。当然,我现在的思想有点改变,看到山大的同学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山大的同学中能不能出现扎克伯格这样的创业者呢?我觉得能,一定能。
如果要做到这一点,要跨过一道坎:知行合一。明代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有三大纲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我觉得,这三大纲领对创业非常有启发。如果要创业,首先要有创业之心,要有创业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其次才是创业的实践、创业的方法、创业的逻辑,这个顺序不能反过来。如果没有创业之心,先去研究创业之理,即便把创业的成功案例完全复制一遍,也不可能成功,就像王阳明自己按《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格了竹子几天几夜的理,也没有通透一样。
有没有创业的心,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当然,这个考验不仅针对大学生,对我自己也是一样的。创业意味着什么呢?创业就意味着破坏,意味着约瑟夫·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创造一个新东西就要破坏现状,就像电商破坏了线下零售商一样。所以,硅谷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疯狂即正常”。如果你想创业,那就要把现在正常的状态破坏掉、颠覆掉,但在别人看来这是疯狂的,然而,这种不正常最后会变成正常。现在谁还不认为电商是正常呢?但退回几年前谁认为是正常的呢?美国人彼得·蒂尔有一本书叫《从0到1》,为什么不是“从1到0”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创业契合了山大的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绝不意味着书本上的知识的学无止境,更重要的是为了创新创业的无止境,为创新创业的无止境而去知行合一的无止境。我把我的知识运用到创业当中,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再来增加知识,当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所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互为表里,这就可以使创业发展起来。“气有浩然”也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创业就意味着出错,硅谷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0%,大部分都要失败。在试错的过程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失败,如果没有浩然之气就不能挺下去。
企业创业:须自我颠覆
企业怎么创业?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这句话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的,“今天的公司并不怎么管员工的职业发展;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那么,“让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CEO”意味着什么?把每个人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让每个人成为创业者。要做到这一点,对企业来讲,最难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把现在所有认为合理的东西全部颠覆掉。
现在所有的企业,包括世界知名的大企业,组织结构都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科层制,也叫做官僚制,它就是金字塔结构。组织中所有的人,下级服从上级,每一级领导服从上一级领导,员工服从领导。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员工只能够成为执行者,而不可能成为创业者。
海尔颠覆了这种组织结构,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探索可以归纳为“三化”:
企业平台化。把企业变成一个平台,意味着把原来的金字塔型组织变成共治组织。所谓共治,就是指大家共同治理,没有谁是领导。当然,这一点在网上的争议也非常大,因为我们把大约近万名管理人员进行了转型,要么转型为创业团队,要么就离开。转型后,企业平台上变出了很多创业团队。企业原来有很多的层级——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员工,现在只有三类人,而且这三类人没有谁是领导。第一类人就是平台主,责任是创造很多的创业团队。比方说,你是冰箱的平台主,那不是看你做了多少台冰箱,而是看有多少的创业能力。第二类人叫小微生态圈,有很多小微创业团队组合起来共同创造市场、创造用户。一个小微多大?“7+2”,也就是7到9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小呢?因为管理上有一个“企业的连接度是N的平方”的概念,10个人的连接度就是10的平方。假如一个组织有几百人,连接度就太大了,会做不过来。为什么叫“小微生态圈”,因为可以随时和外部进行更换,今天可以在这,明天也可以离开。第三类人就是创客,每个员工从原来的执行者变成创业者。这使得很多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员工创客化。从执行者转变为创业者意味着什么呢?他们要得到什么呢?要给他们什么空间才能做到呢?我们让渡了“三权”——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其实,一个企业不管多么神奇,无非就是这三个权,如果把这三个权都让下去了,原来的管理者还有什么权呢?只有服务的权力。所以,现在有很多员工自己创业。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些员工在网上看到有孕妇说怀孕期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非常不舒服,希望可以躺着看。他们觉得这是创业的机会,就考虑能不能创造一个产品。第一,谁能够提供技术呢?他们在网上一搜,发现美国硅谷可以,于是来谈,技术是转让呢,还是从产品收入中分成呢?都可以。第二,谁有关键零部件呢?他们找到美国德州仪器,这个问题也解决了。第三,谁来生产呢?武汉光谷。可以看出,所有的权力都在他们手里。有了这个权力之后,他们就可以自主整合所有资源,就可以创业。这个产品现在还比较受欢迎,在不断迭代。
用户个性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千差万别,企业怎么才能满足他们呢?其实取决于企业自身。我们把企业的“他组织”变成了“自组织”。“他组织”上面有领导, “自组织”变成 就没有领导了。那员工会干好吗?会,因为用户就是你的领导,满足用户的需求,才有生存的价值。
有1万个用户需求来了,能做1万个吗?不可能。那怎么办?让自己的用户圈把需求整合起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有用户的需求传进来,然后我们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制造,同时把整个的过程传输到他的手机上。我们把它叫“用户体验可视化”。无论是德国人说的“工业4.0”,还是美国人说的“先进制造业”,其实都是一回事,说到家就是两点:第一,无人化制造;第二,大规模定制。
我们通过“三化”把原来的组织彻底颠覆了。哈佛商学院跟踪了海尔几年,写成了教学案例。哈佛的教授告诉我们,海尔案例被哈佛学生和老师评为“最受欢迎的案例之一”。其实,不是说我们做得有多么好,而是现在全世界的大企业做这种自我颠覆的没有先例。我到美国考察过,希望找到路标,但没有找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学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后来学美国的六西格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大企业怎么转型呢?美国也没有先例可循。所以,我们的探索他们觉得是一个方向。当然,不是说我们的转型完全没问题,而是说完全符合互联网的方向。
校企联合创业:无止境,无边界
校企联合创业的方向就是无止境、无边界。
为什么说无止境呢?因为现在的创新和传统时代的创新完全不一样,传统时代的创新有一句话叫“一招鲜,吃遍天”。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不行,创新变化太快。有一本书叫《大爆炸式创新》,作者是美国人拉里·唐斯和保罗·纽恩斯。这本书里面用了一个叫“鲨鱼鳍”的图形来描述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把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分为四个阶段:奇点、大爆炸、大挤压、熵。
奇点阶段在最低点,能不能发现用户的痛点很关键。现在有一句话,“你能发现多少用户的痛点,就有多大的市场”。如果发现1亿人的痛点,就有1亿人的市场。像电商可以发现十几亿人、几十亿人的市场,所以发展非常快。第二阶段,大爆炸,发展到了“鲨鱼鳍”的最高点,然后从最高点开始往下落,进入大挤压阶段,因为大家都看着很好,所以一哄而上,竞争非常激烈,最后进入熵阶段,意味着灭亡。这本书有一句话写得非常好,“即使是那些推出大爆炸式创新的创新者也必须做好准备,因为市场规模的萎缩速度会和当初爆发时一样快。他们需要准备推出下一波颠覆或者退出市场,拿着自己的资本进入另一个行业。”就是说,一定要在鼎盛时期颠覆自己,否则就会被别人颠覆。
无止境的创新,意味着即便很好,也要去不断地颠覆,不断地创新。怎么做呢?一定要无边界。因为互联网的影响,说到家就三个字——“零距离”。对企业来讲,就是两个“去”——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中心化,没有领导;去中介化,不需要通过中介联系,而是直接联系。科斯的理论是企业一定要有边界化,企业内部不能有市场。我们刚开始搞内部自主经营团队的时候,质疑非常大。首当其冲就是违背了科斯的理论。科斯说企业内部不能有市场,是因为企业内部的摩擦力非常大,因为企业运转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衔接,都会产生摩擦力,但现在根本就不要这些部门了,企业和整个互联网是连通的,没有距离了,是零摩擦力,为什么不可以整合资源呢?今天这个联盟,即便我们两家都是最优秀的,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但我们是一个平台,可以让所有的资源都上来,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因为无边界会形成无止境的竞争力。
最后,我想用北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中的两句诗来结束今天的致辞:“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这两句诗,也可以用来形容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应该成为互联网滔天大浪的旁观者,更不应该被动地被互联网大浪卷进去,而是应该主动融入互联网,成为互联网时代创业创新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