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报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市民开聊“保障房”的话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截至2014年末,我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1.6万套,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我市计划建筹保障性住房10000套,其中建筹公租房8000套,建筹经适房和限价房1000套,发放租赁补贴1000户。
保障房应该如何建设?对毕业生能否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公租房和廉租房如何并轨?对于我市的保障房建设,代表委员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发展人才公寓筑巢引凤,多建廉租房让年轻人落脚等。
【代表有话说】
市人大代表赵洪涛
廉租房向毕业生短期开放
廉租房在未来将成为保障房的主流,经济适用房将越来越少,这种灵活的方式对低收入人群很有利。但从青岛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稍偏的区域,保障房的配租配售比较滞后,很多低收入人群也不愿意去。能否将保障房尤其是廉租房向刚毕业的大学生短期开放。换句话说就是,在毕业生刚走入社会手上没钱时,让他们住一段时间的廉租房,降低生活成本。
这在全国还是一项空白,政府应着手制定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让毕业生在刚工作的半年内获得居住廉租房的机会,这种住房的实惠,能保障毕业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目前,青岛对硕士、博士提供3年的住房补贴,本科生则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困难,也盘活了大量廉租房。
市人大代表孙先亮
多建廉租房让年轻人落脚
我认为政府应该多建廉租房,并且是适合年轻人的小户型。青岛是个移民城市,每年都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青工作、创业,租房子的成本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果能有供他们短暂周转的廉租房,可以让他们有立身之地,有利于青岛吸引更多的人才。
市人大代表胡兆启
选点征求市民建议
这几年我市建设的保障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对于保障房的建设,我发现地理位置好的保障房不够卖的,而位置不好的保障房则没人买。相关部门应该引起关注,建设保障房的时候最好征求一下市民的建议,免得个别位置偏僻的保障房遇冷落。
市人大代表杨冰
推动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
保障房政策制定上应与物价、工资涨幅同步,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标准,根据居住人口、工资收入、居住的面积、区域、租金制定不同的标准,让低收入家庭能真正享受到这一住房优惠,应实行经适房退出保障房机制,大力推动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并轨,监管上要加强。
市人大代表焦玲
保障房建设保证效率
我觉得很多拆迁房和保障房建设推进上有些过慢。拆迁对很多迁出等待新房居住的老百姓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因此政府出台了计划后,就应该尽量按照这个计划来实现,保障大家的利益。其实我们也理解政府在回迁和保障房建设方面会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建设进度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但至少要让老百姓看到建设一直在持续,要让大家有信心。
市政协委员王文哲
发展人才公寓筑巢引凤
青岛此前开展 “千万平米人才公寓”项目。从宏观意义上来说,这种人才公寓也是一种“保障房”,保障的是青岛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服务。人才公寓建设是否应该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就像每年都会配租配售一批保障房一样,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建设、配租、配售,让筑巢引凤成为延续性工作,对形成全国人才来青岛工作这个潮流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政协委员李嘉奎
“共有产权房”保“夹心层”
现在青岛的保障房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相当比例的市民既不符合公租房、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又买不起经济适用房,更买不起普通商品房,这种“夹心层”同样需要住房保障,我认为应该探索“共有产权房”。“共有产权房”,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
市政协委员陈晓波
可考虑回购二手房
我认为,目前有许多楼盘出现很多空房,建议政府考虑通过对开发商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或相应的优惠政策,低价回购商品房,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公司,以统一调配租住的方式,将此类空置房出租给有一定经济能力但还无能力买房,又希望离工作地点较近的群体。同时也可考虑回购二手房,不仅整合了资源,又能减少政府建设的成本。
市政协委员辛贤雷
收入标准能否放宽松
我认为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建设。
另外,相关部门是否可以把月收入的标准放宽松,可以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受益。对于月收入等标准的制定,相关部门可以多参考一下社会的意见。
市政协委员张青
建立全新的“公租地住房制度”
为解决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全市几年来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的投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受机制、资源、资金投入的制约,土地资源配置与住房保障需求之间还是存在很多矛盾。为了解决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中等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为政府缓解投资压力,并且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财政收入,我建议首先是建立公租地住房制度。
相关报道
市民观点
去年我市的保障房建设有了市南区的房子,这是个好现象,希望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地址别太远了,要不然生活不便捷。
市民
有的保障房建好后,在选房的时候受到冷落,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
市民
外地部分省市开始试点购买存量商品房充当保障房,取得一定成效。我市能否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 市民
目前,我市有些保障房项目还没有配备公交网络,建议正在建设的保障房应注意到居民出行问题,加大公交站点的建设。
市民
剩余的有经适房证、限价房证的各分数段分布人数能不能在媒体上公布一下?
市民
建议新建保障房周边加强配套,比如能够建设一些廉价的菜市场,方便市民生活。
市民
保障房的配套问题也应该引起关注,应当配备医疗、教育、养老、娱乐等公共设施;同时,应当加大廉租房的建设,让更多的新市民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