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在中部某省经营建筑装潢,2014年当地顺应改革大势,将一些备案事项从市州下放到县。权力精简下放本是好事,小老板们的麻烦却增加了。过去只需到市里备案一次,就可以在该市所辖各县干活,现在倒好,要到每个县“拜码头”。更糟的是,一些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很难“伺候”。小老板们感叹:一个“大婆婆”放手了,十个“小婆婆”伸手了。
作风改不到位,改革就会打折扣。简政放权目的在于给企业松绑,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企业活力。可是在基层一些地方,由于不良作风作祟,改革针对的积弊换位挪移,上面通了,下面堵了。大循环热腾腾,微循环冷冰冰,改革在“最后一公里”受阻,效益被稀释。就像某些网络一样,外面是宽带,进小区、入家庭又变成“窄带”,网速犹如蜗牛,宽带名不副实。
改革是一个配套工程。作风改善犹如润滑剂,配套跟上齐步走,如添春风,会给改革效果做加法;反之,就是做减法,甚至是除法,不仅难以发挥正效应,还会产生新的副作用,影响改革的公信力。设计看顶层,效果看基层,一项革新措施的落地,需要上下积极配合,千万不能因为走形式、走过场甚至异化变形,让改革打了水漂、成为“悬浮”。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18日 01 版)
上一篇:送别李小文院士 留给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