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办事处

八大湖“织女团”指间送温暖

    18名老人组成一个编织小组,最年轻的71岁,最年长的84岁,这些白发苍苍的长者本应享受他人的照顾,然而在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大家情同一家地做着手工活儿。三年来,这些老人们用针线织成一件件围巾围脖,把幸福传递给了300多个陌生人。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上千件围巾、坐垫、围脖等御寒物品,把温暖送给一个个陌生人。

    “受到照顾,也该为社会做点儿事”

    和往年一样,今年同样是从7月份开始,幸福中心给大家采购了毛衣针、毛线等原料,还有一些是老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18位老人用4个月的时间,织了120多条围巾和围脖。老人们毕竟上年纪了,速度比较慢,时间长了会感觉累。 “说实话,我们这些人,都七八十岁了,很多人子女不在身边,家里是‘空巢’,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在这里就不一样了,我们大家都是伴儿。天天开开心心的,志愿者们又把我们照顾这么好,我们也该给社会出点儿力气。 ”采访中,幸福中心的老人们表示,在幸福中心的生活,大家接触到很多社会志愿者,包括中心社工、兴趣小组老师、大学生志愿者,大家也慢慢萌生出一个想法,受到别人照顾的同时,也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临沂小学生收到爱心围巾

    12月6日一大早,冒着凛冽的寒风,青岛在行动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从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发,带着一批爱心物资,赶赴临沂市临沭县,在当地龙窝中心小学举办了一次助学物资和资助款发放活动,帮助当地3所学校的数百名儿童。 此次活动中,除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以及爱心企业捐赠的善款之外,有600多条整齐打包的围巾围脖格外引人注意。这其中,还有120多条出自我市一个老年人团体之手——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的18名老人们亲手编织的毛线围巾。

    爱心编织 送出指间温暖

    12月5日上午,在市南区高邮湖路上的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来自八大湖辖区、在这里接受日间照料的18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赶制最后一批围巾围脖。记者看到,近百条前期已经制作完成的围巾围脖摆在大家面前的空地上,堆成了一座小山,这些围巾围脖摸上去非常柔软舒适。 记者看到,这些老人大多数头发已经花白,不少人戴着老花镜,有的眉头紧蹙,有的眯缝着眼,个个表情专注,偶尔忙里偷闲和记者简单聊上几句,却是丝毫不敢耽误手里的活。 “每周我们都要上两次编织课程,所以大家对于技法是比较熟练了,但老人们毕竟年龄大了,手脚不灵便,眼神也不好,幸亏还有老师在边上给指导,要不然难免会出错,这样一来,大家编织的速度肯定会比较慢。 ”幸福中心社会工作者纪云波介绍。

    在这群老人中,71岁的于明蕙是这个编织小组的老师,在编织过程中时不时给大家提出指正和修改意见,这些“学生”们也听得非常认真。家住田家花园附近的于明蕙老人介绍,来到这个幸福中心之后,和这些老人们一起学习编织,心情格外舒畅。 年龄最大的则是84岁的季文馨老人和80岁的黄克霞老人。别看年事已高,两人手上功夫却不输别人,几个月来两人已经织了十几条围巾。季文馨老人的两个孩子都在国外工作生活,平时自己一个人居住。采访现场,精神饱满的她还很孩子气地戴上伙伴儿们刚刚织好的围巾,当起了现场“模特儿”,展示给记者看。而黄克霞老人则一脸微笑地告诉记者,在这里和这帮老姐妹们一起织围巾,说说笑笑,还能做点儿公益,自己心情好了,一定能多活个十年八年。 “现在正好有这个捐助山区小学的机会,我们就想让志愿者帮忙送过去,也圆了老人们一个心愿。 ”幸福中心的社会工作者杨晓玲女士介绍,八大湖老年幸福中心创立于2012年,从那年冬天开始,中心的老年人就成立了编织小组,手艺熟练又非常热衷钻研创新的于明蕙担任小组指导老师,这么多年下来,每年大家都要织100多条围巾和围脖。 而这些织好的围巾和围脖,除了送给辖区的一些困难群众和家庭,还有不少送给了贫困山区的学生以及新市民子女。算起来,从开始到现在,从老年幸福中心送出去的老人亲手织的围巾围脖已经有300多条。

 
©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