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机局局长 陈志颖
【报告解读:市农机局】
全面完成2014年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2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超过87%,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争取财政补贴资金比上年增加40%,达到1.39亿元。对深松机、花生收获机等7类重点推广机械,实行敞开供应、应补尽补。全年共补贴各类机具9860多台(套)、受益农户8130多户。已安排贷款700多万元,减轻了农民购买农机的资金压力。
今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开展秋季深松作业补贴面积20万亩。加强监督检查,建立249人的质检员队伍,引进哈工大深松检测设备5套,通过“人机结合”的核实办法督促工作落实。
201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和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强农机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农机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加快农业全面、全程机械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规模经营,保障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全面完成2014年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2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超过87%,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一、业务目标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一)进一步完善购机补贴政策,扩大补贴政策的受惠面。实行“自主购机、带机核实、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购机补贴办法,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购机自主权,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争取财政补贴资金比上年增加40%,达到1.39亿元。对深松机、花生收获机等7类重点推广机械,实行敞开供应、应补尽补。全年共补贴各类机具9860多台(套)、受益农户8130多户。加强补贴机具监管,首次在全市实现逐台审核,不留死角,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会同财政、农商行出台政策,通过金融信贷手段支持农民购机,已安排贷款700多万元,减轻了农民购买农机的资金压力。
(二)认真做好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试点工作,为今后3年实现全覆盖打好基础。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13家深松整地补贴试点单位之一,我们会同财政部门,从调查研究入手,对在我市开展这项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市委主要领导及有关的3位市领导对调研报告做出批示,同意在我市围绕粮食高产稳产,全面开展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工作。计划安排财政资金1.2亿元,用3年时间把600多万亩耕地全部深松一遍。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抓住农业部试点单位的有利契机,今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开展秋季深松作业补贴面积20万亩。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工作,成立农机深松整地专家组,建立市级核心试验示范区,开展机具选型、作业模式、深度的对比试验。与粮食高产创建、保护性耕作、深松机具研发改进相结合,进一步集成、放大农业技术优势。加强监督检查,建立249人的质检员队伍,引进哈工大深松检测设备5套,通过“人机结合”的核实办法督促工作落实。9月初,在全国农机深松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
(三)科学组织“三夏”“三秋”农机作业,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在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检修、调度机械和机手培训等准备工作,针对今年小麦成熟期提前一周的实际,及时调回我市外出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1600多台,做到了适时收获、丰产丰收。同时,抓住墒情适宜的时机,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收播同步进行,确保了400万亩玉米适时播种。为做好“三秋”生产,把30%的补贴资金用于购买玉米收获机,新增1780多台,总量达到7500多台,机收率达到89%。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作物上来,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经济作物机械,花生、马铃薯、胡萝卜等六大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达到65.3%。其中,花生机收率达到70.1%,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四)巩固放大示范带动效应,保护性耕作面积稳步增加。作为农业部示范区,经过多年的推广和扎实工作,保护性耕作由点到面,由成方连片到整村整镇,正在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90万亩,其中,黄岛区60%以上耕地面积实现保护性耕作;胶州市以政策补助为引导,安排财政资金500多万元,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万亩。首次对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进行试验,探索、推进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引领了黄淮海地区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方向,受到全国保护性耕作首席专家高焕文教授的充分肯定。经青岛农大测产,保护性耕作小麦比传统耕作增产9.8%以上,节本增效更加明显,综合效益超过100元,符合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要求。
(五)依法加强安全监管,切实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探索加强监管的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委员会,加强制度设计和指挥调度。处级以上干部按照责任分工和联系单位,分工把口,齐抓共管,抓好责任落实。把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企业等纳入了监管领域,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和重点机具的安全监管,向着“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目标发展。开展两轮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出动督查组13个97人次,检查各类单位101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7份,查处、纠正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章违法行为1100多起。召开现场会推广莱西市的做法,从理论考试、场地驾驶、挂接机具、道路驾驶等环节上,进一步规范农机驾驶员培训考试,从源头上提高了安全监管水平。组织两区四市开展了6次农机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检验和提升了农机重特大事故处置的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快速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继续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在全省农机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我市做了加强安全监管的经验介绍。
(六)强化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推动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农机手是新型职业农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先进农业机械的操作者,是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者、示范者和传播者。我们坚持“贴近农民,贴近生产,贴近需求”,以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整合农机校、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等资源,新建基层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基地10处,其中市级教练员培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因地制宜地举办“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机农艺培训”、“农机培训进社区”等农机培训班50多期,培训各类农机人才6100多人次。一大批农机手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秀代表,胶州市农机手李学清夺得“山东机王”称号,平度市农机手谢祖秀获得全国农机手大赛第五名。同时,全面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创新管理年活动,从管理制度、教学组织、效果评估、安全管理、档案管理、审核结算等方面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农机培训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二、履尽职责、服务基层的情况
(一)加快壮大农机经营服务主体,探索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面对农业生产缺人手和规模经营缺人才的实际,2009年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从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加大扶持力度,农机合作社从无到有,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从无序发展到规范管理,目前已达到450多个,资产总额达到9.2亿元,服务农户56万多户,作业面积1280多万亩,承担了全市70%以上的大田农机作业量,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农业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其中,作业面积过3万亩的合作社100多家,为周边村庄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程化的农机作业服务。开展“十镇百社千户”创建活动,引导农机合作社由单一作业服务向综合性经营转变,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成为开展服务和经营的“双主体”。全市80多个农机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土地、托管作业、参与服务等形式,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主体,共流转土地8.5万多亩,托管土地36万多亩。引导农机合作社横向联合、做大做强,围绕产业上下游主体开展合作,向粮食深加工、农机生产等方面发展。昌林农机合作社以提供高水平的规模化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方向,以雷肯、马斯奇奥、凯斯、道依茨法尔等国际品牌机械为主力,与市内外20多个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签订了全程作业服务协议,秋季作业面积超过10万亩。华强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农业部基层专家工作站的优势,联合凯玉、华众两个合作社,成立了我市第一个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机作业、信息、技术和维修等服务,将打造成保护性耕作作业、机具、技术的综合性试验示范区。
(二)加快引进推广新机具新技术,探索解决“用什么作业”问题。随着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一切先进的农业技术都要依靠农业机械这个载体,才能大面积推广。我们首先从粮食收获机械的更新换代开始,更新购买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2000多台;在粮食产中产后环节上,实施“双十”推广计划,建立部、市级试验示范基地12处,引进2架无人农用飞机、16台粮食烘干机开展植保、烘干作业,粮食生产的装备水平、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围绕畜牧业机械化,引进大型玉米青贮机58台,青贮玉米秸秆167万吨,占玉米秸秆总量的23%。其中,价值280万元的德国克拉斯玉米青贮机总量11台,约占全省总量的一半。国际品牌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成为农机化生产的一大亮点,争取财政资金1000万元,从美国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蓝莓收获机械,推进蓝莓全程机械化;德国雷肯翻转犁、圆盘耙,意大利马斯奇奥深松机、驱动耙也首次亮相我市作业市场。更加注重农机农艺融合,举办玉米缓控释肥、夏花生和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等培训班和现场会12次,探索推动粮经作物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作业。
(三)规范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试点,探索解决“以旧换新”问题。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11家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单位之一。根据农机数量和监管能力,在全市科学布局设点,共设置13家农机报废点。重点从市场准入、报废监管和补贴流程等环节上进一步规范、优化,严格监督检查。全年安排农机报废补贴资金400多万元,完成农机报废1200多台,较好地发挥了政策导向作用,调动了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升级换代的积极性。
三、市民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办理及采纳吸收的情况
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化的需求和农机手的关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并按期办结市民代表提出的4方面58条意见建议。坚持立说、立行、立改,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服务基层,提高服务水平。
关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议,针对大中型农机装备增长较快的实际,通过财政补贴导向、拉动社会资金投入的方式,共筹措资金800多万元,建成15处农机“安居工程”和5处区域化农机维修中心,逐步解决农机存放难和维修难问题。全省农机维修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观摩了我市德诚顺等农机维修企业,推广了我市建设区域化农机维修中心的做法。
关于完善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议,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服务窗口前置,推广莱西市、即墨市、黄岛区建设基层农机监理服务中心和窗口的做法,启动“农机监理进社区”三年规划,把服务体系向社区和村庄延伸,建成新型社区农机监理服务中心和窗口17个。在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同时,赋予其农机推广、培训、保护性耕作和购机补贴等工作,逐步打造成一个基层农机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农机挂牌、办证和年检免费管理,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500多万元。
关于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700多万元,建成农机化管理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这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已实现市县两级农机部门联网运行,多次召开视频会议,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会议效率。
关于农机系统行风建设的建议,认真贯彻《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地调查研究、创先争优,以优良作风促政风、带行风;我局被市财政部门确定为全市7家内部控制规范试点单位之一,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从根本上清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密切关注、积极解决群众和网民关心的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各位代表,虽然2014年农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实现了预定目标,但同农机化发展形势相比,同农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些问题:农民群众对购机补贴政策普惠制的诉求更加强烈;现代农业各领域机械化发展不均衡;基层农机管理、监理、推广、培训等服务力量相对薄弱,体系建设仍需完善;农机信贷、用地等政策有待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等等。
2015年,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会会精神,依法加强和改进农机工作,在新起点上开拓创新,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在重点农机化工作上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水平。
下一篇:市仲裁办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