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的讲话内涵深刻、文风朴实、富有新意,尤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分析问题、阐明道理,学习和解读总书记的讲话在党内外掀起热潮。群众说,总书记讲的都是老百姓的“大白话”,不摆架子,没有空话,句句温暖人心,句句说到我们的心坎上;干部说,总书记讲话真诚、务实、管用,讲成绩鼓舞斗志,讲问题一针见血,讲改革充满智慧和力量,给人启迪、催人奋进。研读总书记的讲话,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即总书记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都非常鲜明、非常坚定。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有四句简短朴实却饱含着感情、信念、智慧和力量的话,吃透这“四句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
第一句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在简短的讲话中近20次提到“人民”,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他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曾用“一座无形的墙”作比喻,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总书记始终与人民心连心。细细梳理他在河北、在福建、在浙江、在上海等地的工作足迹,常会听到这样暖心窝的话,他经常告诫党员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越是矛盾突出,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总书记强调的最多,阐述的最透,并身体力行,带头实践。从探访艾滋病患者到看望出租车司机和清洁工,从冒雨与码头工人合影到与“老支前”手拉手问寒问暖,从“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等等,人民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的炽热情怀。
第二句话:“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的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看,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深化改革要涉深水、啃硬骨头,没有担当精神不可能有所作为,更不可能取得成功,已经取得的成功也有可能丧失。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看,党员干部要有担当。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党员干部勇担当、敢作为,人民群众才会信任党、拥护党,才会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断充实新内容、累积正能量。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责任看,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改革开放以来,党情、国情、民情发生巨大变化,在种种考验面前,一些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本领更高更强,但也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图虚名、务虚功,甚至违纪违法、腐化堕落。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然要求党员干部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争做信念坚定、履职尽责、求真务实“三个表率”。
第三句话:“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去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以朴素的话语,提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发扬钉钉子精神”。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钉钉子不是一锤下去就能钉好的,只有瞄准目标,一锤接着一锤地打下去,才能最终钉实钉牢。2012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政贵有恒,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折腾,不反复,切实干出成效来。” 2013年11月,他在山东菏泽调研时指出,“一张蓝图绘就后,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关键是实干苦干,稳扎稳打,最后总会出成效。”如同“钉钉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样,总书记还多次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等形象的话语要求党员干部务实功、求实效,这些简短朴实的话语其精神实质一脉贯通,是总书记求真务实精神的深刻体现。
毛泽东同志曾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规范贺卡挂历、烟花爆竹到规范会议费、接待费、出行住宿;从写短文、开短会、讲短话到不摆花草、不铺地毯、不清场、不封路;从狠刹浪费之风、严打会所腐败到推进殡葬改革、清理楼堂馆所、公共场所禁烟,一个钉子一个钉子的发力,把每一项工作抓紧抓实,人民群众无不拍手叫好。近一个时期以来,是否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干事业,正在成为人民群众观察和评价党员干部的“风向标”。
第四句话:“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有辣味”。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要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内团结,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几十年来,我们党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巩固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进步。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这一“传家宝”在有些党员干部那里已被“束之高阁”,已被“好人主义”、“明哲保身”等不讲原则、混淆是非的庸俗作风所代替。有些同志在开展自我批评时,避重就轻、遮掩躲藏,不愿、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有的甚至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批评别人时,则“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拐弯抹角,八面玲珑,不说实话,不露实情。对此,群众形象的比喻为: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这样的作风违背党的宗旨,损害党的形象,腐蚀党群干群关系,不但起不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而且导致一些地方党组织丧失威信,群众反映强烈。
“有辣味”的批评才是真的批评,才是真正对同志的爱护,才能真正起到出汗排毒、治病救人的效果。有的同志说,重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是对党的先锋队性质的一种回归,是对曾经流行多年的“一团和气”的官场风气的拨乱反正。还有的同志说,从有辣味的批评中,广大群众看到共产党员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尤其“有辣味”三个字更是生动传神、直指人心,起到为党内作风建设画龙点睛的作用。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时刻检视作风上、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必然要求和鲜明品格。总书记谆谆教导党员干部的这“四句话”,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事业观、权力观的生动再现,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办公厅秘书处)
下一篇:王荣:再谱特区改革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