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磐 民营经济发展的山东诺言
——写于全国名博网媒关注山东民营经济采风采访活动启动之际
作为传统经济大省,山东民营经济占据了半壁江山。近来,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山东民营经济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在全国和全行业来看,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日益明显。
面对中央的期待、老百姓的期待、市场的期待,山东省委省政府有期待亦有作为,从降低准入门槛到简政放权,从金融改革到鼓励创新,山东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民间活力上浓墨重彩,成效日趋显现。
“要尊重企业家、保障好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这是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给出的承诺。
美好的期待正一步步化为现实。
简政放权 政府认真做减法
272个审批日、30多个项目、上百个公章……一份人大代表绘制的行政审批“长征图”曾引发过广泛讨论,行政审批环节多,办理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因素。2013年4月,甫到山东的省长郭树清就给出了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2013年4月7日,新一届山东省政府举行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彼时还是代省长的郭树清,要求“摆正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位置”,他在履新讲话中阐述了自己的施政纲领——“要懂得,政府不是万能的,许多事情由政府来做成本很高。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该由市场做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交给社会,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
山东高青县的企业代表于启亮同样给记者画了一张审批路线图,“以前要开建一个项目,需要先跑环保、国土、规划部门搞立项,再到发改、水利、消防、人防等十几个部门盖章,县区审批不了的,还要跑到市里,前前后后要跑三十多个部门。”
如今,通过山东首创的“视频联审”的新机制,这张迂回曲折的路线图变成了现代化的审批平台,时间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
这项正在淄博推进的“项目建设远程视频联动审批会”,将当地市、县两级发改、环保、消防等多个审批部门的代表集中,通过视频与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咱这个视频会有点像上车前的安检,必须要通过安检,安检通过了,咱就放心了。这样就减少了行政审批的时间”,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协调科科长董玉石给出了解释。
于启亮告诉记者,通过视频会议给进行核审,以前一个项目下来要七八个月,成立了联合审批之后,用了不到五十天。
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周继轲告诉齐鲁网记者,“政府围绕企业转,企业围绕市场转,这是将来必然的趋势政府的服务水平未来将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竞争优势。”
据山东省编办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山东省在企业投资、社会民生、资质资格认证等领域,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262项,市县两级取消下放3448项,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认为,“随着改革的系统深入推进,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汇聚起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为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重大机遇。”
降低门槛 企业注册进入井喷期
从《论语》的“学而优则仕”开始,两千多年来,孔孟之乡的年轻人多重仕途,对经商办企业、冒险闯市场的热情不够高。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新办企业在注册资本、资质审批等方面存在的高门槛,让部分有创业热情的年轻人也不得不“望洋兴叹”。
7月25日,济南市工商局会议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集部分小微企业负责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
此时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近5个月,改革成效如何,后续工作怎么做,这都是总理关心的问题。参加了座谈的山东葳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孙金玲回忆,总理提出了三个问题:公司成立的动力与资金来源、公司成立的性质和类别、公司有何困难。
和孙金玲一样,参加座谈的其他9人,都是中小微企业的代表,并且是在3月1日山东省“工商21条”实施之后新注册或有增资变更的企业。
济南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随着工商注册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注册进入井喷期,他理解,这正是总理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总理关注的,似乎从小微企业的注册,延伸到了如何让这些企业存续下来、继续发展。”
“进一步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在解决‘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方面取得突破”,这也成为了郭树清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今年的主要工作——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两年来,作为国家工商登记改革的落地政策,山东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化市场环境的意见》、《山东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有针对性的从企业注册冠名、住所、资本等方面做了最大限度的放宽,同时加强对市场监管领域的执法力度,做到企业发展“宽进严出”。
新政带来新气象,这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门槛低了、态度好了、跑腿少了’,过去几个月办不成的事,现在几天就能办成,全省中小企业的这类普遍反映,直观表现了营商环境的向好。”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刘新风说。
据统计,随着山东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进,山东企业“注册”出现井喷之势,今年1至7月,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14.56万户,同比增长105.34%,注册资本5163.99亿元,同比增长116.11%。除了数量上的增加,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新登记注册企业占到全省所有新登记注册企业的76.9%。
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山东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占辉告诉记者,“省委省政府将放宽市场准入、降低门槛作为非常关键的问题来进行部署。采取‘非禁即入’原则、支持民企进入更多领域、腾出民营经济进入的空间,这些对于解决山东民营经济发展市场准入门槛高的问题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金融改革 破解企业“缺血”难题
今年6月,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山东民营经济调研报告》,报告称,企业反映“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非常强烈。
这份组织了相关行业协会、异地商会、中小企业局、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与,发放了4500份调查问卷,赴浙江、江苏等省市考察后得出的报告明确提到,小微企业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山东仅占全国的6.3%,与山东经济大省的地位明显不相称。
数据显示,企业融资渠道狭窄,70%以上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其中“主要融资渠道”国有银行占比21.2%,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比55.7%,民间借贷占比14.1%,风投及其他占比9.1%。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偏高,存在“嫌小爱大”、“惧贷、惜贷”现象,在山东省尤为明显。据统计,2012年全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6万亿,山东省同口径同期余额为0.7万亿,仅占全国的6.3%,与山东经济大省的地位明显不相称。
此外,融资成本高。除银行贷款利息、第三方收费和担保费外,存贷挂钩、担保保证金、银行“业务创新”中间产品更加重了企业融资成本。如通过承兑汇票赚贴现手续费用,中小企业贷款改为承兑汇票,兑现要到跟银行有特定关系的中间机构至少加3.5%的手续费。据测算,以上融资成本相加,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成本年利率在12-15%之间。同时,贷款手续繁杂,需要1-2个月时间,影响了融资效率。
山东恒奕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对公司副总经理袁媛来说,以往融资问题成为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紧箍咒”。
然而,山东省近期出台的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政策给这家公司提供了机遇,借助这一政策,一直因为资金链紧张而无法扩大产业化规模的山东恒奕公司用2项和新发明专利做质押,不仅从交通银行成功获得300万元贷款,还按规定从省知识产权局得到了一定数量的贴息和专利评估费用补助。
袁媛表示,用专利质押的方法,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有了这一部分资金,就能更快地把企业研发做得更好,把产品不断地升级。
一边是缺钱的中小微企业,一边是担心风险不敢放贷的银行,为打破这一僵局,山东各地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沂水成立信用联盟、寿光实行了贷款保证保险等等,都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
相比地方进行的有益探索,省长郭树清主政山东后出台的“金改22条”,则更着力于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22条中提到要调整信贷结构,培育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推进多形式社会融资,特别提出了探索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打开了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闸门,也为等待融资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据了解,目前山东省首家民营银行总部有望花落金改试点城市淄博,目前基本确定山东首家民营银行将由两家民营企业作为主发起人发起。
“山东积极推进信贷资金向民营企业倾斜,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鼓励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等措施在机制上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保障问题”,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迟泓告诉记者,截至2013年末,全省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4.7%,高于全部贷款13.2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末,全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累计发行64.1亿元,已发行企业达91家,居全国首位。
广纳贤才 省长致信盼“海龟”
中秋前夕,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写给海外留学人员的一封“求贤信”,求贤若渴溢于笔尖。
“当前山东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为广大海外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空间。”
一个共识是,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中高层人才的引进对企业发展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华光集团是金乡县一家靠大蒜起家的“农”字号企业,虽然一直在埋头苦干,但企业的发展却不温不火。职业经理人王洪星的加入,才让企业有了新的起色。
王洪星上班头一个月,就跑遍各个车间,制定了现代食品企业管理和经营规章,并为华光找到了新的赢利点。“我们职业经理人得到充分的授权,并制定目标和措施,敢于果断的决策,敢于利用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对每个人每个岗位进行严格的要求。”对于企业的人才战略,王洪星十分赞同。
在力诺集团,企业人才战略则紧跟企业市场变化调整。力诺光伏集团总经理李秉霖指出,从市场层面来讲,光伏还是70%的面向于国外的市场,所以集团必须建立一个很完整的海外团队,对于融资方面,目前发现海外有很多客户实际上有需要力诺光伏融资的需求,因此,在这一方面也加强了团队。
目前,力诺光伏海外员工占到高管团队的50%左右,国际团队开拓了市场,带来了资金流。眼下,在整个光伏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力诺光伏刚刚从欧洲签回一笔400兆瓦的订单,这个订单,相当于企业今明两年的订单量。
华光和力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对人才的倚重,但更多的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
调查显示,当前山东民营企业普遍受“用工难”问题困扰。“高级人才难引进,普通工人难留住”成为民营企业现实写照。中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任职时间平均不到3年,频繁的人员跳槽流动,也加重企业用工成本。
郭树清与大学校长座谈高教改革发展时曾表示,山东省现在其实最缺的不是资金、土地、劳动力,而是人才,这是山东省的战略短板。后工业社会发展,要靠教育。大学生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强调德育是对的,做人有问题,不可能成为英才。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能做到这几条就不错了。教育要尽量和社会融合,要开门办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教改革中心任务,以制度建设推进大学改革。
此外,在结束不久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郭树清提出,要把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纳入全省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和民营企业对接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示范基地。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栗甲还建议,政府应从顶层抓起,制定应用本科建设、转型整体规划,加快地方高校转型改革,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记者 张晓博 张帅 李淼)
上一篇:平等对待民企人才方能激发民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