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赵宝刚养老剧被赞“接地气” 引观众养老忧虑

来源:北京晚报 -- 2013-12-02 16:25:09 字号:TT

  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老有所依》进入尾声,从开篇展现“老无所依”的养老困局,到中段给出养老的多种可能性,赵宝刚如他掌舵的那样,把一个原本悲情、绝望的故事变得色彩温暖明和起来。该剧也因为保姆虐待老人、老年人深陷多种骗局、被恶媳妇算计养老钱等情节,被不少观众评价为赵宝刚“最接地气”的一部作品。观众在悲悯剧中老人的同时,很难不去联想、思考自家的养老问题,“未老先忧”,展示了影视作品直指人心的力量,也让《老有所依》成为今年为数不多的颇具现实关照意义的荧屏话题剧。

  “恶保姆”让观众大呼接地气

  剧中,江木兰和吕希在赡养瘫痪母亲的过程中遭遇了恶保姆,这位中介公司推荐的“来姐”表面热情勤快,实际上却心理阴暗,时常因家庭不顺就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到吕母身上,小两口却因吕母丧失语言能力被蒙在鼓里。观众看的过程中气得直跺脚,直到木兰暗暗装了摄像头才扭转了吕母的境遇,“这部剧把生活里可能发生的情况搬到了电视上,算是给年轻人一个提示,你们请保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父母可能遭遇的情况,尤其是这种瘫痪又说不了话的。”一位中年观众认为这个情节颇为接地气。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剧中把江木兰表现得太完美,她把爸爸、爷爷从老家接到北京,看似孝顺,实际上缺乏对自身经济实力和个人精力的考量,对此,导演赵宝刚表示,剧中温暖的这条线主要通过江木兰来展现。“如果按照以前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笔法,将有无数苦难要降临在她身上,她就会成为下一个‘刘慧芳’。但是,一味忍辱负重的女性形象已经OUT了,我们需要的是新型的具有当代意识的女性形象。”赵宝刚把对当代女性所有的期望都加在江木兰身上,希望用她坚韧、乐观的精神来感染观众,让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江木兰作为自己的榜样。

  赵宝刚鼓励提前立“生前遗嘱”

  有人说,《老有所依》看着“太苦”,赵宝刚只是希望赋予它一层“深沉”的气质。他认为,《老有所依》依然延续了他一贯的“励志”风格。 “我们不是做那种给人指不出出路的苦情戏,这对社会没啥好处,只会让人感到更绝望,更痛苦。”赵宝刚塑造的几位主人公,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将老人当作自己的包袱,他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所有磨难。“如今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一旦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将责任推卸给社会。社会本来就是无数个个人组成的,当问题产生的时候,大家都说是社会问题,而不从自身进行反省和改变,问题怎么解决?只有用包容的心态、淳厚的品格要求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处事原则,生活才会幸福。”

  刚刚播过的剧情中,有一个颇受争议的地方是吕母在吐血后耗尽全身力气说出“让我走”三个字,阻拦儿子呼叫救护车。最终在儿子迟疑冲出家门透气的几分钟内,撒手而去。妻子江木兰后来为此跟他离婚,直到发现吕母生前留下的信件才明白她的用心。这段剧情的设置反映了赵宝刚对养老的态度,他希望能通过“生前遗嘱”的形式,来决定自己离开世界的方式。

  赵宝刚说,生前遗嘱可以解释为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很多人对吕希的做法不认可,但在我看来却是最科学的选择。因为任何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活着都等同于受苦,一点维持下去的意义都没有。”赵宝刚为自己也选择了这样一个“尊严死”的方法,“我在生前的时候就留好了遗嘱,而按这个遗嘱去执行是我的愿望,在我丧失能力的情况下,我能有尊严地死去。其实是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觉得人到了那个时候必须是这样,因为你不放弃,最终还是要放弃,只不过你不愿意、不忍心放弃,越晚放弃其实越痛苦。”

  赵宝刚的这种态度由来已久,他称,其实在《我的青春谁做主》里就涉及这个话题了,医生给出病人家庭一道选择题,病人情况恶化,完全靠打增压针支撑生命,是否要继续打增压针?“如果家属决定撤针,不维持老太太生命了,那么可能所有人都会说他不孝,说明明还有一口气为什么要撤针?你是不是不想要老人这个累赘了?这就是一种传统的思想和态度,而我是赞成撤针的。”

  联络地产商筹建“赵氏养老院”

  养老院也是《老有所依》中的重要场景。赵宝刚在剧情中,借养老院院长之口,道出了养老问题的现实困境,“全北京老龄人口已经接近300万,其中失能半失能的就已经占了20%,像我们这样能够照料失能老人的敬老院,才十几家,也就上千个床位。你们想想,这中间的缺口有多大?”所以,养老本身就像一个“无解”的命题。不过,赵宝刚在剧中呈现的养老院和普通人眼中寂寞、缺少温情、冰冷的印象大相径庭,剧中三个家庭的老人在这里其乐融融,就连最难相处的方琼老太太,最后也对这个她原来一百个不乐意的地方恋恋不舍起来。

  在大多数的中国人眼里,将年迈的父母送去养老院是一种“不孝”的表现,赵宝刚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觉得养老院应该是个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的地方。曾经实地考察过京城40多家养老院的赵宝刚表示,这种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看护人员专业细心的养老院并不是他一厢情愿杜撰想象出来的。“不少老年人在养老院里过得好着呢,里面有棋牌室、乒乓球室、舞蹈厅等,有人唱京剧,有人扭秧歌,环境非常适合老年人。另外老人在那里能找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人和他们聊天玩耍,又有专业的看护人员照顾,一按铃就来人了,想吃什么,有服务生给你买。”

  通过这些市场调查,赵宝刚有了自己也开一间“赵氏养老院”的想法,“我发现目前的养老院生活设施相对齐全,但医疗保障设施匮乏。老人真正需要的是有医疗能力和救助能力的养老院,在里面一出什么问题,这里的人就能给你抢救,不用再辗转送去医院。”不过,赵宝刚称,存在医疗配套的养老院在审批时特别复杂。“经过我调研之后,发现现在北京只有一家养老院有这个能力,就等于这个养老院主楼旁边的附楼里面就是一个小型的医院,但是这个医院是要固定养一批人的,就要靠收养老的房租养这拨人,所以养老院是不挣钱的。”

  赵宝刚透露,他正在筹建的养老院选址平谷,“如果要建一个这样的养老院,你必须连带着一个所谓的主产业,来带动这个养老产业,养着它。所以我现在拉了四家的人在谈这个事情,其中有三个房地产商。希望协同合作,从这个区域里挪出一块地做养老院,只要能维持正常运转,不赚钱都没关系。” (记者 王雯淼)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