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乳业在产品质量上的各类问题,与其说是管理的疏忽,不如说是整个乳品产业都在单打独斗的真实写照——在奶牛饲养、挤奶、运输存储、加工制造、营销、售后服务这样漫长的产业链链条上,许多企业实际上是控制了一到两个核心环节,很少企业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掌控。然而,一场中国乳业的“技术”再造,让我们看到了乳业品质崛起的未来。赢得消费信心以及消费者信任,只是时日问题
乳业国家队: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观察世界级的企业,无一不是全产业链的运作高手。如戴尔电脑,其一个制造车间的零部件周转库房面积仅为9平方米,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在戴尔下达采购命令后,75分钟就可以将零部件送达。这绝不是“以人为本”就能保障的,而是依靠现代高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强力供应链。
事实上,中国政府在早年中国乳业的危机中,也洞察到了“全产业链”的重要之处——这不仅事关中国产业经济的崛起,更是国家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于是,中粮入主蒙牛,中国乳业的“国家队”诞生。变革,始于孙伊萍执掌蒙牛的2012年4月。
孙伊萍对蒙牛开出的改革药方,透着外柔内刚的劲道。 “以技术为核心”、 “以产业链为依托”的核心品质优化思路。将蒙牛引领上了一条全产业链上的技术升级之路。
蒙牛全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可以说是国际化先进经验与中粮全产业链模式的融合,从奶源、生产、运输到销售,“不依附于人力之外”的技术升级,则是其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首先不得不提及的,则是在奶源上游规模化、集约化牧场的建设。截止2013年上半年,蒙牛大幅提升了牧场规模化水平至93%,且预期到2015年将达到100%。
而规模化牧场带来的直接好处则是:规模化管理,在奶牛饲养环节,蒙牛通过与欧洲乳业巨头Arla Foods(爱氏晨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对奶牛的管理前伸到了种植环节、用药环节、育种环节,饲料和兽药控制率已经达到了100%,通过对奶牛标准化的健康管理,便能最大限度提升人力工作效率、全面防范可能存在的“品质漏洞”。
而在采购、运输环节,蒙牛也强化了原奶收购信息系统,通过冷链物流GPS项目在全国各大事业部的覆盖,在2013年实现了100%的线路监控,冷链物流到货及时率达99.6%,到货温度合格率99.96%,通过全程“技术护航”,督导、协助甚至指挥运输人员确保原奶的新鲜运达。
除此之外,在以往的牛奶生产车间操作中,各项指令更多需要工作人员的反复记忆与确认。而如今,通过为车间工作人员配备的“自动巡更系统”,能全程监控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是否完成各项工作指令,而且能将每一个时间点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每一个人。事实上,仅收奶的“中控及清洗”环节,就包含了时间、温度、浓度、流量、清洗类型等5个要素需要工作人员反复确认,让清洗这种“芝麻小事”,也能督导蒙牛员工做标准化动作。
而到最后,每天围绕全产业链的品控升级是否有成效,到底多大层面能改进质量?为此,蒙牛与国际知名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新西兰国有企业AsureQuality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食品质量安全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一方面及时、精准了解自身品控链优化的成绩,另一方面形成第三方的监督与指导,从外围优化可能存在的“品质工作短板”。
全产业链技术升级驱动乳业前行
蒙牛乳业依托全产业链在“技术”上的升级再造,或将为中国乳业带来积极、明显的影响。
借助蒙牛与Arla Foods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丹麦两国农业部组建“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联合丹麦FOSS、恒天然等共同开发了乳品检测设备新模块,采用指纹图谱识别技术快速检测原奶,将极大的提高原奶的检测精准率。这一系列来自中丹中心的新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在成熟应用之后将通过农业部向全行业进行推广。
可以说,蒙牛只是中国乳业藉由“体系化技术”实现新生的一个投影。依赖于技术制度而不是“人”的全产业链再造,对于蒙牛和中国乳业而言,是一场艰苦的蜕变。然而,唯有如此,中国乳业才能真正走向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化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