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中国人更爱做低头族?专家:警惕微信带来心理问题

来源:广州日报 2013-07-31 09:34:00字号:TT

←在地铁上,大家低头玩手机,已成为常态。

→反问一下自己,你能脱离微信、微博生活吗?

↓专家表示,经常低头玩手机,容易造成颈椎问题。

    上周一,微信突然宕机3个多小时,让众多手机用户“不知所措”,有的手机用户甚至“刷机”重启,而“我们是否都中了‘微信毒’”的讨论亦由此而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接近5亿人,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接近4亿人。

    在我国,坐车、走路、吃饭、开会……各种生活场景,你总会看到人们对着手机刷呀刷、划呀划……在诧异的外国人眼中,简直成了奇观。国人为何如此热衷玩手机?如何不被微信“绑架”、“异化”,沦为“信奴”,成为摆在几乎“全民”的微信粉丝面前的新课题。文/记者 冯秋瑜

    亚洲人更爱随时低头玩手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因为工作需要,Small经常到国外出差。然而Small发现,相比于外国人聚餐时的“爱倾谈”,中国人即便到了国外,也少有心情欣赏“异域风情”,而是更愿意低头玩手机、上微信。“大家无论到了什么地方,第一个问题是‘有WiFi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就是围着满桌子饭菜各玩各的手机、各上各的微信,只有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大家才能齐齐地‘安心’吃饭。”

    上周微信发生宕机事件后,不少网友都表示,“感觉就像猫在心里挠。”,更多的人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微信依赖症”。

    近日,美国调研公司尼尔森发布了一项有关手机用户行为的报告。这份报告针对了10个不同国家的手机用户行为和爱好,结果显示:发达国家中智能手机使用比例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功能手机更加常见。中国的智能手机使用比例达到了66%。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接近5亿人,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接近4亿人。

    统计发现,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最喜欢随时玩手机,面对“低头玩手机”带来的亚健康、颈椎病、眼睛酸痛、手指酸麻等症状,中国人仍然乐此不疲地“奋战”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工具。

    全民“微信粉” “病症”皆不轻?

    近日,80后的小燕发现60岁的老爸也爱上玩微信,频繁地在朋友圈里发照片,小燕感叹:老人家也赶上潮流。诚然,微信便利了我们的沟通,然而,面对每天早晨的“三百条留言,一百条朋友圈”和24小时里不时传来的“叮叮”声,不停地划呀划、复制、粘贴、转发……微信粉们也都在感叹时间的“碎片化”。“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似乎都忙得要死,但都不知道今天的意义是什么?”

    白领阿文则觉得自己已经得了“微信强迫症”,“时不时就想去朋友圈,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新鲜事发生,如果是自己发了照片,就更加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朋友们作何评论。”微信故障了,朋友圈的“重度患者”Mimi更是难受得抓心挠肝。在微信宕机的三个多小时里,Mimi几乎每隔5分钟刷新一次朋友圈,感觉到“无比失落”,玩微信已经到了“强迫”的边缘。

    经常通过微信群进行工作联系的Wendy表示,微信群虽然方便,却也增大了“工作疲惫感”。“以前感到紧张,是听到电话铃声的时候。这些铃声可以被调成动听的音乐,而且铃声往往要播放一段时间,能够稍稍缓和紧张感。可现在,手机只要轻轻一响一震,我就禁不住要放下手头的事情看一下。”Wendy焦急地在微信、手机QQ、微博和短信等即时工具中寻找信息的来源,唯恐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工作内容。

    专家:

    警惕微信带来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对于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如此热衷?复旦大学社会学专家赵民表示,微信的火热从最核心的原因来看是它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交往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之一,人们从健康的社交关系中获得信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归属感和亲密感,从而让人觉得活得更加安全和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微信使得人们能跨越时间、空间地进行沟通交流,为沟通提供了目前来看最大可能的便利性,因此,其起到的正面作用毋庸置疑。”而“朋友圈”的照片分享则很好地满足了人们自我欣赏的需要。此外,“中国人、东方人的个性比较含蓄,很多感情难以当面表达,而微信创造出了一定的时空距离感,表达方式又可以通过录音、文字、照片等多种方式,更容易受到东方人的欢迎。”

    然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如QQ手机版、微博手机版的出现,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时间的“碎片感”,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朋友圈”里的照片分享也可能带来由攀比而来的自卑感:“为什么别人的生活看起来那么富足而丰富,五光十色?”

    心理学家梁红分析认为,“朋友圈”的分享确实容易引起人们的攀比心理。“人们在社交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倾向:显露正面的部分,隐藏负面,正如每个人在和朋友约见、吃饭的时候都会打扮得整齐漂亮,微信朋友圈在本质上也是这样一种社交行为,因此大家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其实往往只是每个人生活中最靓丽的部分,因此不需要盲目攀比。”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