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调查指未成年人生活“碎片化” 触网比例达96.8%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07-24 07:04:00字号:TT

  7月22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第六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2)”。本次报告对全国10省(区、市)98所城镇地区中小学校13488名10~17岁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新媒体运用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较2011年增长5.4%。其中,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含10岁)的学生占到61.8%,28.1%的未成年人在7岁之前就开始接触网络。

  调查发现,在广告、视频和游戏中,分别有60.4%、30.6%和23.6%的未成年人认为仍然存在不良信息,以不雅图片(63.5%)、自拍暴露视频(38.2%)、虚假信息(37.0%)和视频裸聊(35.0%)的为主。

  在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社交状况调查中,71.6%表示网上交流的好友主要是“现实中认识的人”。超过一半的人(54.8%)通过网络结交到了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新朋友,但大部分与这些朋友仅保持网上的交往(57.6%),只有8.8%表示与网上认识的朋友经常在网下交往。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交友时,性别(69.1%)、年龄(53.0%)和QQ号(52.2%)是他们常公布的个人真实信息,32.3%会公布真实姓名,公布学校名称(20.9%)、电子邮箱(18.4%)、照片(15.5%)、班级(12.1%)、手机号(7.3%)等易直接定位和识别的个人信息者也有相当比例。总体看,未成年人自护意识仍需增强。

  报告认为,应广泛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由相关部门和机构牵头,充分借鉴各国各地的经验,逐步研发和建立科学、系统的面向少年儿童、教师、家庭监护人的新媒体素养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从少先队活动课程入手,积极促进中小学设立新媒体素养课程。

  报告强调,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使未成年人的时间以及知识构成都呈现“碎片化”趋势。

  一方面,未成年人利用“碎片化”时间上网,可能使其生活和时间被“碎片化”。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未成年人一周至少上网一次,每次持续时长不超过两个小时,与2011年调查相比,表现出上网频数增加、每次上网持续时长降低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信息是从各种渠道获取的零碎片段,也可能造成未成年人对社会认知和知识文化认知上的“碎片化”。调查组专家呼吁,要警惕未成年人在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生存趋势,对少年儿童而言,“适度上网”是“用好互联网”的首要前提。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每天使用的网站没有区别。但从主观意愿来看,41.8%的人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未成年人网站,未成年人专属网站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和提升用户黏度。(记者李立红)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