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食品安全既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也是饱受百姓指责的问题,不断曝光的负面事件,也让不少人给中国的食品贴上了“安全没有保障”的标签。实际上,中国的食品安全虽然有些问题,但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107个国家中,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位居42位,排名中上游左右。
排名准确反映了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和往年一样,7月初,“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报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官方数据,从三个方面、共27项评估了107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状况,即国家可供给的食品、食品的利用率以及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数据显示,去年全球食品安全平均53.5分;发达国家仍然占据排名的前1/4,美国继续高居榜首,挪威和法国分列第二和第三。相较此前一年,中国的食品安全得分减少了2.2分,排名下降4位,60.2的得分排在107国中的第42位,处于世界中上游、发展中国家前列。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说,这个排名比较准确的反映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其实我国的排名本应该更高,可能近来频发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新闻,影响了中国在这个榜单的位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表示,许多人认为“我们的食品安全不如过去”,其实这样说并不客观。举个例子:刚解放时,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现在延长到了70多岁;其次,青少年的发育越来越好,个子也越来越高;再次,婴儿的健康成活率显著提高。这些好的转变,不仅在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食物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改善。
监管不力让百姓不信任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个排名比较准确,但在广大民众心中,中国的食品安全仍漏洞百出。何计国认为,这主要跟很多食品安全问题被混淆和夸大了有关。如用鸭肉冒充羊肉的做法,这属于严重的市场欺诈行为,但鸭肉本身对人体是无害的,这种食品质量问题和“三鹿奶粉”事件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另外,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不少,人们活在其中,情绪非常不安。不少媒体将个别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夸张或夸大的报道后,再加上不少所谓的“专家”用激烈的语言做出评论,这时很容易会激起群众的不安情绪。食品安全事件因此成为了泄愤的出气孔。
罗云波则表示,虽然我国逐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食品监管缺乏公信力是导致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不放心的主要原因。从监管对象来说,监管群体非常庞大,除了45万家有照食品加工企业,上百万家食品经营企业,还有多如牛毛的小企业和小作坊;从监管体系来说,部门交叉设置,效率不高,此外,监管人员配备不够,专业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这种现象也最终导致了我国食品监管部门工作效率低,从而使公众丧失了对他们的信任。
环境污染将成食品安全头号隐患
虽然此次排名我国位列中上游,但实际上,目前的食品安全环境并不乐观,“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刘秀梅表示,食品安全已经不单纯是食品卫生的学科问题,而是变成了涉及社会各领域、需要全社会共同保障和解决的综合性社会问题。改善食品安全环境,最重要的是要完成“社会共建”,大家各有各的责任,各有各的关口。只要不同责任人都认认真真做事了,问题自然就会减少。
何计国也认为,要完成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不能只看食品卫生本身,要重塑食品从业者的道德观,让他们更有社会责任感也非常必要。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环境污染可能会在今后成为食品安全的头号隐患,当更多的食品原材料受到污染后,要想再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就会更加困难。
罗云波则呼吁大家用一个理智的态度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对违法者要重判重罚,建立黑名单及惩罚制度;各级官员要加强监管,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不要隐瞒;群众要不听信不盲信,冷静和理性地看待食品安全事件。▲
上一篇:1
下一篇:
美首公开网络部队集结4000兵力 或很快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