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减少斯诺登的影响,就忽略他,别理会他身处何方。他不是一个叛徒,不是纳粹,也不是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者,他只是一个黑客。”面对“仍在继续的斯诺登效应”,美国《时尚先生》杂志17日向很多美国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美国不太可能停止抓捕和审讯斯诺登的企图。但长远而言,他在俄罗斯得到临时避难,然后在拉美长期避难,可能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评论道。文章引述前国务院顾问波森的分析说,泄密已经造成,已是一个“既定成本”,把起诉他作为威慑不会有多大意思,只是迫使斯诺登逃亡而已。更大的问题是法庭上会发生什么。斯诺登肯定会找到高明律师,抗议者会包围法院,记者会扎堆。聚光灯仍会指向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间谍行为和政府抓捕泄密者。斯诺登事件非但不会淡化,还会继续成为头条。起诉斯诺登可能事与愿违,还可能成为国内和国际愤怒的焦点。
但多数人认为美国政府不会善罢甘休。德国N24电视台18日将正在进行的斯诺登争夺战称为白宫与克里姆林宫之间的“拔河”。《莫斯科时报》刊登的漫画上:普京与奥巴马直视对方,他们中间则是斯诺登,斯诺登头顶上被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比利时“防务政策”网的文章称,很明显,俄罗斯或拉美国家原本并不希望在斯诺登问题上开罪美国,孰轻孰重权衡得很清楚,但奥巴马政府生硬蛮横的做法,令这些国家别无选择,它们如果在美国咄咄逼人、居高临下且毫无掩饰的单边做法面前退让,自身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号召力就会崩溃。文章认为,奥巴马很显然陷入了一个“绝不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一个国家就斯诺登问题进行任何妥协”的误区和死结,正因为这个误区,他的外交团队才会如此不计后果地对各国强硬施压,而完全忽略了需要面子的绝不仅仅是美国一家。文章讽刺美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多带有心理学上难以解释的偏执”,倘继续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今天人们认为疯狂的格雷厄姆有关为斯诺登抵制索契冬奥会的想法,或许有朝一日会真变为现实,哪怕这样做后果不堪设想。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李兴18日对《环球时报》说,俄美间并无引渡协议,一旦向美国交出斯诺登,对俄罗斯和普京的国际声誉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俄罗斯交出斯诺登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来看,他们也有爱打抱不平的一面。
俄“生意人报广播”评论员米赫耶夫认为,9月奥巴马正式访俄时,斯诺登事件将解决。届时俄罗斯能否得体地解决这个事件,美国是否会遭遇“下马威”,值得关注。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特派特约记者 谢亚宏 萧达 青木 杨明 环球时报记者 杨婷婷 汪析 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