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李玉刚《四美图》16日深圳上演(图)

来源:深圳商报 2013-07-12 15:10:00字号:TT

▲李玉刚独创的《四美图》。

  ▲7月16日晚,李玉刚将携歌舞诗剧《四美图》在深圳保利剧院为观众呈现一场美轮美奂的演唱会。 (主办方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

  中国四大美人在丰富炎黄子孙无穷想象力的同时,更成为东方柔美的象征,这不仅仅是她们相貌出众,更是因为她们不一样的传奇经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7月16日晚,李玉刚将携歌舞诗剧《四美图》再袭深圳,在南山区保利剧院为观众呈现一场美轮美奂的演唱会。

  舞台形式不同以往

  李玉刚最新独创精品力作《四美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演唱会,而是借助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舞台形式,展现李玉刚非凡的才华与美丽。演出不仅强调了结构与形式的别致,而且强化了李玉刚与以往呈现的不同,在舞美、服装、造型、表演上,力求出新,营造出李玉刚极致的美丽与动人。

  李玉刚进入“画”中,自己幻化成“四美”,分别呈现“四美”的特点,体会“四美”的悲喜,感悟人世沧桑,体验乱世中的流离,思索美的意义,抒发爱的情怀。为此,《四美图》创作了大量的歌舞与诗。借助这些具体作品,李玉刚展现了自己不同凡响的歌唱、舞蹈和吟诵的能力,在男声、女声、“我”与“美人”之间来回穿梭,构成了他自己对古典美人的全新阐释与现代解读。欣赏《四美图》,观众要随着李玉刚一道“入境”,一起在古代美人的美丽中陶醉,在美丽背后的故事中追问。

  融入自己对古典美的理解

  据悉,《四美图》的原始创意就是来自于李玉刚对“大美意境”的思考和敬重。自2007年走红至今,甚至在更早的演出实践时期,李玉刚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庄子美学对他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这种“大美”的理想与日俱增。这次在《四美图》中李玉刚首先是一个创作者,他把自己对中国古典美的理解,融入到“四美”的艺术形象和表演形式中,既感念于她们的美丽,也唏嘘于她们的遭际。

  《四美图》将带领观众一起审视周遭不断变化的世界,思考美的真谛。音乐、舞蹈作品表现的是李玉刚美人之美,而幕间现代诗吟诵表现的是李玉刚守望之美。在无限的留恋和体味中,他于幕间褪却红装,回归自然,在“起、承、转、合”中对自己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进行一次深刻的梳理。总导演佟睿睿将两者交融,用屏幕和舞台、用光与影、影与形,表达出李玉刚不同于别人的对于美的追问。

  四个篇章描述“四美”传奇

  《四美图》核心部分共有《起·游之惑》、《承·飞之意》、《转·戏之戏》、《合·醉之情》,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分别描述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传奇人生的起点和归宿。这四个篇章各自独立却有机统一,李玉刚在“起、承、转、合”中把四大美人依次逐一演绎,令观众能全面体味李玉刚的舞台魅力。

  第一章《起·游之惑》,以吟诵《关雎》开始,在“潺潺流水”中展示“西施浣纱泛舟”的情节。该篇章以《浣纱》和《归去来兮》两首曲目,将西施从越溪浣纱女到为国家兴亡,甘心忍辱入吴宫为妃的游子之愁渲染到极致,表达“清纯婉约之柔美”。

  第二章《承·飞之意》,则通过《出塞》和《鸿雁》两首作品,在以鸿雁为无限寄托中展示昭君为了民族大业,告别家乡,但又对故土的留恋不舍及对自由的向往,表达“傲岸旷达之壮美”。

  第三章《转·戏之戏》,在“一轮明月”的烘托下,《拜月》和《戏之戏》表现出“貂蝉拜月”,祈求团圆美好、天下太平,但在岌岌可危中承受“悲动寂寥之凄美”。第四章《合·醉之情》在“盛世牡丹”的极致绚丽中,《牡丹赋》的吟诵映衬着《贵妃醉酒》和《霓裳羽衣舞》的“贵妃花间醉酒,寂寞霓裳”,传达“富丽雍容之华美”,而《贵妃之死》则以强大的戏剧冲突,造成观众的心理反差。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