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山东省基本情况

来源:-- 2013-05-21 10:30:09 字号:TT

    一、省情概况

    (一)地理区位

    【自然地理】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700余公里,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9位。境域东临海洋,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西部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345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海岸分布着70余处优良港湾,近海海域15万平方公里,拥有大小海湾200多个,近海海域散布着456个海岛,最大的海岛是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长山列岛。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950毫米之间,平均光照时数为2300小时~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

    【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市,140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1857个乡(镇、街道),其中乡128个,镇1118个,街道办事处611个。

    (二)历史文化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滕县北辛文化,距今也有七千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

    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还有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

    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齐文化讲革新、尚功利,鲁文化尊传统、重伦理。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其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无论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形成,还是对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资源禀赋

    【国土资源】全省耕地面积1.149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7.8%;基本农田面积99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7.3%。全省人均土地面积2.52亩,人均耕地1.2亩,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和水平居全国前列。黄河三角州以每年1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

    【海洋资源】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13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矿产资源】山东孕育着丰厚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资源达150种,占全国发现总数的87.7%,查明储量的81种,其中11种为中国之最。全省年产黄金100吨、石油2774万吨、煤炭1.7亿吨、钢材7818万吨。

    【林业资源】全省森林面积5373.5万亩,林木覆盖率22.8%。全国国有林场154处,经营面积250万亩;全省森林公园208处,其中国家级38处;全省湿地公园61处,其中国家级14处。全省经济林产品年产量176.24亿公斤,苗木种植面积达142万亩,人造板产量达6161立方米。

    【水资源】全省水系分布复杂多样,有黄河、沂河、沭河、徒骇河、马颊河等15条骨干河道,黄河流经全省9市,6200多座水库遍布全省,南四湖、东平湖是最主要的湖泊。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为359.5亿立方米,年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一期将引江水14.67亿立方米,二期引江水34.52亿立方米。

    【人力资源】山东是人口大省,居广东之后排全国第二位,年末常住人口9684.87万人,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全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7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0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5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1人。2012年,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站人数1664人;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培养高级技工19.2万人,技师、高级技师3.1万人。

    (四)基础设施

    【支柱产业】山东具有优良基础设施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传统产业有食品、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等,新兴产业有汽车、机车、船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拥有海尔、海信、青啤、张裕、浪潮、中国重汽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中国第一。

    【交通运输】山东兴建了超过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开通了包含4座国际机场在内的8座民用机场,高速铁路、动车川流不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交付使用,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港口功能融合升级成辐射中国内陆腹地的亚洲港口枢纽。2012年,全省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26.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8%;完成货运量33.0亿吨,增长5.7%。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0.7亿吨,增长10.9%。

    【信息通讯】2012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8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97.6亿元,增长10.2%;邮政业务总量51.6亿元,增长8.3%。光缆线路总长度58.4万公里,增长14.5%;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45.7万路端,与上年持平。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88.1万户,下降1.8%;移动电话用户7588.9万户,增长6.6%。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8.3部。

    【旅游业】山东有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583家,其中5A级景区7家,4A级景区14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7家。2012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5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9.2亿美元,增长14.6%。

    二、发展战略

    (一)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把山东建设成为联结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依托区位优势和黄河中下游广阔腹地,全方位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经济文化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省份,为建成经济文化强省奠定坚实基础。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一个提前、六个更加”。“一个提前”: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六个更加”:一是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全省生产总值跃上7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比例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倍增,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作用、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二是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以上;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打造新的经济隆起带和科学发展高地,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三是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四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实现翻一番,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五是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生态山东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降低,生态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6%,城乡环境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新形象。六是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法治山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格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局面巩固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把稳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把巩固优势与接长短板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整体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人才和资金等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收入分配更多向劳动倾斜,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打牢经济发展基础。二是推动产业高端提升。抓住全球经济调整的机遇,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产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植大品牌。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等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三是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旅游、健身、家庭服务、养生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强化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载体支撑,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四是实施园区提升和产业集群壮大工程。推动各类园区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功能,使各类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加大钢铁、机械、化工、煤炭、港口等领域的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认真落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各项政策,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做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五是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立完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信息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坚强智能电网以及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等新型能源建设,完善“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络,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一批国高网、省际间通道、区域高速公路和疏港通道项目,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济南机场扩建和青岛机场迁建,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建设

    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丰富区域发展战略内涵。按照聚焦蓝黄、放大优势、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统筹一体、打造高地的思路,坚持区域发展与产业培植相结合,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全面落实规划目标要求,高水平建设“三区三园”,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更加凸显蓝黄“两大引擎”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推进海洋经济改革发展试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支持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发挥龙头作用。突出高效生态经济特色,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深入落实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初步建成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促进鲁南经济带发展。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包括鲁西南、鲁西北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新的经济隆起带。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完善政策措施,突出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产业,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加强同周边省市的联合对接,强化省内各地的协作配合。发挥区域发展的示范效应、联动效应、政策效应,着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惠民效益,努力实现全省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

    (四)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

    建设经济强省,核心是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深入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挥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基地,扶持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技术突破、平台支撑、产业引领的创新驱动格局。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山东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和山东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有实力的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平台。支持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创新园、青岛“蓝色硅谷”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专业技术创新和转化中心建设,大幅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境内外技术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引更多国外大企业到山东设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投入相结合,持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完善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五)加快建设生态山东

    建设生态山东,是实现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的引导作用和倒逼机制作用,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努力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解决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抓好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维护人民群众生态权益。加强水系生态建设,制定流域综合规划,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环境整治,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示范省”。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干线工程,确保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快小清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示范区、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农村、商业和民用以及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组织实施节能科技提效、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循环经济促进、新能源推广应用、节能管理数字化和节能人才六大节能工程,开展千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坚决按规划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开发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海域污染和陆域污染源,加强海岸带保护,加快构建强大的蓝色生态屏障。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实施城市绿荫行动,重点抓好“四带三区两湖一环”造林绿化和湿地建设。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补偿惩罚机制。建设生态山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造福子孙后代。要广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投身生态建设,把齐鲁大地建设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三、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2年,山东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定不移以富民强省为目标,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0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1.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5735.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5.8亿元,增长9.8%。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8:52.9:38.3调整为8.6:51.4:40.0。人均生产总值51768元,增长9.2%,按年均汇率折算为8201美元。

    (一)工业发展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858家,比上年增加1296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401家,增加21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123家,增加21家。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227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长11.2%,重工业增长11.5%;非公有企业增长14.1%,私营企业增长16.7%。

    多数工业行业实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实现增长,占95.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6%,纺织业增长14.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3.4%,金属制品业增长15.0%。

    工业企业效益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2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利润7443.3亿元,增长10.9%;实现利税12090.7亿元,增长12.1%;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328.8亿元。

    重点工业产品产销良好。在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92种,占76.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出口交货值78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4%。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319.8亿元,增长20.5%。新开工项目28612个,增长29.3%;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230个,增长71.9%。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2.1:47.9:50.0调整为2.2:47.6:50.2。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服务业投资152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7721.9亿元,增长23.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617.0亿元;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投资2782.0亿元。民间投资完成投资24285.6亿元,增长2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0.1%。

    建筑业平稳发展。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5809家,比上年增加6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203.7亿元,增长11.1%;实现利税553.1亿元,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2.0亿元,增长7.2%,实现利税110.0亿元,增长12.1%;非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01.7亿元,增长12.5%,实现利税443.1亿元,增长10.7%。

    (三)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餐饮收入2081.3亿元,增长15.6%;商品零售17094.0亿元,增长14.9%。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23841家,比上年增加1515家;实现零售额10278.4亿元,增长18.1%,占零售总额的53.6%,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热点商品销售兴旺。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6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943.3亿元,增长20.4%;日用品类零售额345.1亿元,增长19.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283.6亿元,增长35.6%;家具类零售额363.4亿元,增长24.2%;汽车类零售额2088.8亿元,增长10.3%。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2.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全部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四)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低速增长。进出口总额245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出口1287.3亿美元,增长2.4%;进口1168.1亿美元,增长6.0%。主要外贸市场出口低迷。对欧盟出口下降6.3%,出口份额占15.9%,仍为全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美国出口增长2.2%,对日本出口增长2.5%,对韩国出口下降7.6%。私营企业外贸活力不断增强。进出口总额949.3亿美元,增长22.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8.7%。

    利用外资结构优化。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33个;合同外资16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实际到帐外资123.5亿美元,增长10.7%。其中,新批服务业投资项目637个,实际到帐外资44.7亿美元,增长16.8%;新批制造业投资项目584个,实际到帐外资70.2亿美元,增长9.4%。新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3个,实际到帐外资9.0亿美元。

    对外经济合作进展顺利。境外投资步伐加快。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361家;协议投资总额4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中方投资36.6亿美元,增长35.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对外承包劳务工程完成营业额81.1亿美元,增长8.6%;外派各类劳务人员51425人,增长5.3%。

    (五)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税收收入3050.2亿元,增长17.2%,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5.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01.7亿元,增长18.0%。民生领域支出力度加大。支出3312.0亿元,增长20.6%,占全省财政支出的56.1%,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6%。

    金融信贷向重点领域倾斜。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5386.4亿元,比年初增加8401.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494.1亿元,增加4188.4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49.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899.9亿元,增加5345.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6760.3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39.1%,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县域贷款新增2236.6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41.8%,比重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360.4亿元,占全省企业新增贷款的36.7%。

    企业上市融资进展顺利。新增上市公司15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24家次,总融资额463.5亿元。其中,境内新增上市公司9家,融资39.1亿元;境外新增上市公司6家,融资14.4亿元;境内上市公司再融资22家次,再融资391.8亿元;境外上市公司再融资2家次,再融资18.2亿元。证券公司总交易金额2.7万亿元,下降10.0%,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额1.8万亿元。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量5827.6万手,代理交易金额6.6万亿元。

    保险业持续较快发展。共有省级保险公司77家,法人机构2家,从业人员34.8万人,保险业总资产25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保费收入1128.0亿元,增长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2.6亿元,增长15.1%;人身险保费收入745.5亿元,增长5.9%。为经济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19.4万亿元,增长23.3%;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324.6亿元,增长19.7%。农业保险承保种植面积553.9万公顷,增长1.4倍;保费收入8.6亿元,增长1.7倍;为1658.4万农户提供了281.7亿元的风险保障。

    (六)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谱写新篇章。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9项,国家科学进步奖17项。评选省科学技术奖励499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93项,其中,农业领域338项,工业领域853项,医疗、卫生领域963项,其他领域239项。各项专利申请量12.9万件,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0万件,增长57.6%。各项专利授权量7.6万件,增长28.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454件,增长27.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0.77件,比上年提高0.16件。

    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5家,新增17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省重点实验室215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20个。院士工作站256个,新建81个。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5家,新认定10家。

    质量强省战略成效显著。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1个,新增4个;山东名牌产品1826个,新增98个;山东服务名牌445个,新增61个。全国驰名商标430件,新增130件。获省长质量奖企业35家,个人18名。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72个,龙头骨干企业148家。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35家,省级质检中心105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9293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910家。新制定省地方标准252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169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33所,招生2.5万人,在校生7.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37所,招生49.9万人,在校生165.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560所,招生40.5万人,在校生114.7万人。普通中学3522所,招生159.9万人,在校生492.6万人。小学1.2万所,招生109.6万人,在校生627.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45所,招生0.4万人,在校生2.1万人。幼儿园1.8万所,招生112.6万人,在园幼儿251.9万人。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4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200个,公共图书馆 15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文化站1828个,农村文化大院5.9万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7处。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4892种,报纸87种,杂志261种。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3%,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0%。全年发行影片305部,票房收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年末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达225家。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高。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8851所,其中,医院154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6461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89所,其他卫生机构152所。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7.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3.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0.1万人,注册护士19.2万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7%。

    (七)城乡建设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2.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村镇建设成效显著。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189亿元。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步入常态化。开展农房整村迁建项目2138个,新建农房60.0万户,改造危房12.6万户。

    城市载体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9.3%。新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2座,新增垃圾日无害化处理能力1400吨;新建污水处理厂25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56.5万吨。新增城市道路面积3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5525万平方米。十二、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6.3%和18.3%。全省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8%、10.9%和4.4%。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79个,省级生态乡镇217个,省级生态村159个。

    (八)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837元,比上年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9856元,增长12.6%;人均经营净收入2621元,增长14.2%;人均财产性收入705元,增长14.5%;人均转移性收入4823元,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778元,增长8.4%。其中,食品支出5201元,增长7.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0%。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33.4平方米,增加0.2平方米。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46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383元,增长18.0%;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4234元,增长7.6%;人均财产性纯收入257元,增长4.4%;人均转移性纯收入572元,增长28.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76元,增长14.8%。其中,食品支出2322元,增长1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3%。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38.4平方米,增加2.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156.1万人、153.5万人、45.0万人、63.5万人和61.2万人。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01.2万人,1257.5万人按月领到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增长14.5%,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23.6%,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12.0%。启动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继续巩固扩大,参合率达99.9%,人均筹资标准302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5%以上。

    四、山东省服务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山东省把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山东服务业发展迅速。

    总量不断扩大,占比持续提高。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9995.8亿元,居全国第3位,比上年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达到40%,占比增幅和提升位次均居全国第一位。

    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2年,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019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业增加值实现2016亿元,增长6.5%;实现旅游总收入4519.7亿元,软件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737.9亿元。

    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2012年,山东服务业投资完成15207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0.2%,比二产高2.6个百分点。

    开放步伐加快,外向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服务业实际到账外资44.7亿美元,是2007年的2.3倍。全省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4%,连续四年实现“倍增”。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

    质量效益提升,经济社会贡献增大。2012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8%,实现地税收入1634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57%。

    主要特点,一是人流的集聚提升了传统服务业层次。丰富的人力资源、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了批发零售、餐饮娱乐、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繁荣,使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二是物流、信息流的发展拓展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迫切需要将产前、产中、产后非生产性业务外置给专业服务机构承担,这为发展研发设计、科技信息、金融、商务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条件。三是资金流的汇集催生了新兴服务业繁荣。随着山东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使得山东服务业开始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文化创意、电信增值、会展经济、动漫网游、电子商务等一批新型服务业态快速发展。四是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服务业发展新机遇。2012年,山东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46.8%提高到52.4%。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医疗保障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拓展了服务业投资空间。

    发展优势,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趋稳,国际服务业转移步伐加快,“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将成为全省利用外资的亮点。从宏观政策看,各级政府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经济发展的主线,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从战略部署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面实施,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济南经济圈、鲁南临港产业带、沂蒙革命老区、中原经济区建设加速推进,迫切需要服务业的助推和支撑。从鲁港合作看,香港金融、旅游、物流、信息等服务业高度发达,是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导力量,有许多好经验值得山东学习和借鉴。而山东服务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两地服务业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前景极为广阔,需要敞开胸怀,彼此交流互动,扩大合作领域。

    为更好地促进服务业发展,鼓励外商和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业,山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企业准入、资金配套、税收减免、项目用地、用水用电、配套条件等方面放宽条件,提供了便利和优惠。围绕市场准入,《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提出:“放宽服务业企业出资最低限额,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服务业企业出资一律由企业投资人自行认缴。同时,允许公司注册资本分期缴付,注册资本可以首付20%,其余2年内缴足。”为服务业中小企业起步减轻了负担;围绕财政税收,鼓励对市县上缴省级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幅超过15%以上的部分,省级给予全额返还。同时,对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或实现税金3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省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县及县以下依法登记设立的服务业企业,3年内,根据其缴纳的营业税,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围绕项目用地,对列入国家和全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服务业园区、重点服务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各级政府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对省级重点项目用地实行点供。对引入的总部企业及企业设立的研发中心用地,可优先办理规划和建设用地手续。同时,对列入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相关市、县(市、区)优先安排;围绕用水用电,规定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解决了长期困扰服务业企业壮大的瓶颈;围绕配套条件,省级财政继续设立并逐步增加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为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配套、落实省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培育服务业发展载体和扶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

    五、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概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城镇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2年,全省城镇人口5077.7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52.43%。目前,全省有10个城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前100名,26个县(市、区)位居全国百强,95个小城镇跨入全国千强,基本形成了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一)坚持规划引领,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先后编制完成《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纲要、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目前,全省“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发展框架初步建立,基本形成了由7个特大城市、9个大城市、32个中等城市、60个小城市和1118个建制镇构成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二)强化产城融合,城镇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各地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快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融合发展,实现了城市扩张、产业升级和人口集聚的良性互动。

    (三)注重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国家园林城市和县城33个,国家节水型城市14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统筹水平全面提升。坚持把县域和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环节,一批经济强县、强市加快崛起,一批特色小城镇加快发展,县城和小城镇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的作用日益显现。

    二、发展方向

    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培育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着力突破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彰显资源环境和齐鲁文化特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山东特色城镇化道路。力争到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55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提前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5%)。

    六、山东与香港经贸合作情况

    一、 吸收港资

    香港是山东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2012年,香港在山东投资460个项目,实际到帐港资61.1亿美元,连续五年排全省利用外资第一位;累计到帐港资达440亿美元,在来山东投资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一位。香港是山东企业境外融资的主要平台,截至2012年底,有39家山东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额71.3亿美元,调回资金52.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77.2%和81.5%。服务业在鲁港合作中所占比重较大,从前4届“香港山东周”活动签约情况看,服务业项目占40.3%,合同外资所占比重达55.2%,投资主要集中房地产、交通物流、商贸服务项目,一大批服务业项目先后落地,有效地提升了山东服务业水平。

    二、 进出口贸易

    2012年,山东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49.85亿美元,增长42.2%。其中,出口47.67亿美元,增长46.3%;进口2.19亿美元,下降11.6%。山东出口香港主要产品包括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自香港进口产品主要有电器及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及设备、仪器仪表和塑料原料等。

    三、 在港投资

    香港是山东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截至2012年底,省内累计475家企业赴港投资,企业协议投资总额34.35亿美元。2012年,省内51家企业赴港投资,投资总额10.4亿美元。在港投资的企业主要有烟台新益投资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祥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集团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山水集团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凤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四、 对港劳务

    山东烟台国际公司、青岛远洋外经公司、山东外经集团、威海国际公司四家企业多年向香港提供海员劳务(不属香港陆地劳务)。2012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001人,年末在外2360人。

    今年一季度,山东对香港进出口完成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新批准香港投资项目83个,同比增长7.79%,合同港资额14.91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实际利用港资17.5亿美元,同比上升60.34%。香港投资连续五年排名全省利用外资第一位,累计到帐港资达458亿美元。

    一季度山东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1107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6240.4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4220.9亿元,增长8.6%。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平稳,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总体实现平稳良好开局。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畜牧渔业生产总体稳定。全省夏粮播种面积5509.9万亩,比上年增加71.1万亩,增长1.3%。当前墒情适宜,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一、二类苗面积达到90.4%。

    工业生产开局良好,企业效益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0.5%,重工业增长11.8%。分行业看,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9个实现增长。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8.2%,与上年同期持平。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03亿元,增长16.7%;利润1006.7亿元,增长15.5%;利税1662.5亿元,增长13.6%。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967.8亿元,增长20.1%。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较快,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244.2亿元,增长22.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68.1亿元,增长31.5%。商品房销售状况较好。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858亿元,增长15.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343.5万平方米,由上年同期的下降25.2%转为增长27.9%。

    市场销售基本稳定,主要商品销售兴旺。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7.9亿元,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4549.5亿元,增长13.2%;餐饮收入518.4亿元,增长9.1%。

    对外贸易低速增长,利用外资状况良好。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593.6亿美元、增长5%;其中出口292.4亿美元,增长3.6%,进口301.2亿美元,增长6.4%;实际到帐外资28.6亿美元,增长12.5%。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8.8亿元、增长11.6%,其中税收收入840.6亿元、增长15.3%;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43.9亿元,增长14.9%。金融市场运行稳健,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0212.2亿元,同比增长19.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5026.2亿元,同比增长15%。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39.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3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44.4%。城镇登记失业率3.3%,比上年略有下降。

    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9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