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徽省文化厅党组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打造文化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为目标,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各项工作整体推进、亮点频出,连年获省政府机关政风评议满意等次、省直机关效能建设优秀单位、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和省文明单位等先进称号,很多方面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文化创新力、影响力和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显著增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是文化品牌多。连续举办4届中国农民歌会、3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创新举办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成功举办两届安徽民俗文化节、安徽动漫大赛等,成功实施“百村千幢”、“乡村文化墙”等文化工程。国庆60周年彩车大巡游、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第四届中博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凸显徽风皖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安徽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是创新亮点多。率先进行国有院团文化体制改革、率先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率先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率先实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率先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率先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先启动群众文化辅导员工作、率先组织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级评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唯一特等奖;《中国农民歌会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特等奖第一名。
三是艺术精品多。黄梅戏《雷雨》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实现零的突破。话剧《万世根本》、舞剧《徽班》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剧《徽班》、黄梅戏《风雨丽人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国画《生死印》、油画《战胜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我省参演剧目、参展美术作品、入选“群星奖”项目数量之多实现三个“前所未有”,获奖人数与上海、江苏、浙江并列第一。黄梅戏《榴花不开盼哥回》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表演金奖等8项大奖。
四是保护成果多。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遗普查。六安王陵一号墓、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3项考古发掘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建立了四级文物保护体系和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宣纸制作技艺、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数量居全国前列。
五是文化实力强。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3个“国”字号博物馆和省博物馆新馆、合肥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使用。相继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县级两馆维修改造工程、市级三馆建设工程、流动舞台车配送工程。
六是文化活力显。顺利组建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院团转企、三局合一、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完成。全省93家国有文艺院团,除1家保留事业性质外,17家撤销、75家转企改制后合并重组为52个演艺院团。78个市县综合执法机构全部挂牌,队伍编制从600名增加到1100名。
七是文化影响力大。共组织对外文化交流项目206批次。2009年春节,安徽民乐赴欧非4国7座历史文化名城巡演,徽风皖韵首次在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命名三批4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蚌埠等动漫产业基地集约发展。建立了以综合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手段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今后五年,安徽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实现全省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在中西部领先,一批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一)提升公共文化体系服务效能
加快推进安徽文化中心省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市县“三馆”建设任务,推进文化惠民类省政府民生工程,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设施网络。做好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工作,规范标准,充实内容,拓展服务形式,实行绩效考评,不断提高设施设备使用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坚持品牌带动,以中国农民歌会、中国非遗大展、安徽省艺术节、“百团千场万人”下基层活动等品牌,带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与展现。
(二)努力推出优秀艺术作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续营造有利于艺术生产的和谐氛围,引导文艺工作者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以省直和条件较好的市县院团为主力,每年推出1至2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强烈艺术魅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具有长期演出能力的优秀作品。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凸显特色,文旅结合,打造品牌演艺产品。鼓励国有院团创新体制机制和艺术生产方式。
(三)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
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工程,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推动博物馆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扶持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新型博物馆发展,加强对民办博物馆的指导。加大文物执法案例宣传力度,提高文物执法安全监管水平。提高保护、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力,分级分类保护非遗项目,加快非遗数据库建设,鼓励和扶持传承人提高技艺和开展传习活动。科学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四)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力
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改造提升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强对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的规划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建设一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五)积极推动安徽文化“走出去”
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探索推动安徽文化走出去的新方式、新办法。积极参加国家“欢乐春节”等大型品牌活动,培育一批我省知名文化交流品牌,树立“文化安徽”新形象。拓展民间文化交流,重视对外文化贸易,加快发展涉外文化产业。
附:安徽文化简介
皖地灵秀,承接东西;徽风悠远,文脉滔滔。
长江淮水滋养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黄山九华造化了巧夺天工的神奇景色。
安徽历史悠久灿烂,绵延不绝。距今200多万年前的繁昌县人字洞和距今30多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巢县智人”,表明远古居民在此生息繁衍。含山凌家滩、蚌埠双墩等新石器文化遗存彰显长江文明、淮河文明的曙光。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开华夏文明之先。
安徽思想文化活跃,流派纷呈。诞生于安徽北部的先秦道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之一,兼收并蓄的西汉淮南子学派体现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汉魏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开一代诗风,集儒家之大成的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高峰,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文派影响之广文学史罕见。
安徽地域文化博大精深,特色鲜明。淮河文化激情奔放,与齐鲁文化、楚荆文化、吴越文化比肩而立。皖江文化流派众多,绚丽浪漫,影响深远。鼎盛于明清的徽州文化涵盖文、史、哲、经、医、艺、科诸多领域,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文学、徽雕、徽菜等博大精深,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中国三大地方学,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年。
安徽文化名人荟萃,各领风骚。老庄在这里开始对天、地、人的思索,神医华佗在这里疗救百姓疾痛,清官包拯在这里立志为民成就了“青天”美名,程长庚在这里酝酿了徽班进京的辉煌,陶行知在这里投身教育改造、实践平民教育的理想,陈独秀、胡适在这里发出新文化的先声,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
安徽名胜情景交融,品质独特。有项羽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有曹操逐鹿中原的地下运兵道,有李白踏歌而行的桃花潭,有欧阳修长醉不归的醉翁亭,有汤显祖一生痴绝的徽州,更有徐霞客“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安徽艺术璀璨绚丽,多姿多彩。中国最具代表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唱响海内外,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韵味独特,戏曲活化石傩戏以及目连戏神奇古朴,花鼓灯、凤阳花鼓热烈奔放,巢湖、当涂、五河民歌清新淳朴,安徽民乐优美动听,安徽杂技贯通古今合璧中西,一颗颗艺术珍珠闪耀在神州大地,影响遍及四海五洲。
安徽文物古迹众多,底蕴深厚。2.5万多处各类文物遗存在江淮大地上熠熠生辉,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绩溪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藏品以商周青铜器、文房四宝、古代书画、徽州雕刻、明清徽州契约文书等最具特色。蒙城尉迟寺遗址被史学界称作“中国原始第一村”,凤阳明皇陵有现存帝陵皇碑之最,青瓦白墙的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魅力无穷。宣纸制作技艺、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徽墨、歙砚、芜湖铁画、徽州四雕等传统手工技艺巧夺天工。珍贵古籍保护成绩卓著,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示范全国。
安徽文化在历史的延续中呈现自己的风姿,在文明的交响中张扬自己的精神。当代安徽以继承保护文化遗产为尊,更以创造新型文化为荣,使浩浩泱泱的文化血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建设人类共有精神家园。
上一篇: 文化皖军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