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讯 备受关注的华文散文第一大奖——在场主义散文奖,于2013月5月17日,在中国海洋大学隆重颁出。眉山市政协主席、文联主席、作协主席王影聪;青岛市副市长栾新;在场主义散文奖评审委员会名誉主席李玉祥、主席周闻道,评审专家丁帆、孙绍振、陈思和、陈剑晖、周伦佑、范培松、南帆、康震;青岛市文联及作协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中国海洋大学的师生以及三十多家新闻媒体出席了颁奖盛典。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金雁的《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并列头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刘亮程的《在新疆》、章诒和的《伶人往事》、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郑小琼、耿立、张锐锋、艾平、诸荣会、鲍尔吉·原野、袁瑛、周齐林、帕蒂古丽、窦宪君10位作家的单篇散文,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
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申报及评奖活动,受到了海内外作家及文学组织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无论从申报数量、质量,还是作者范围上,都比前几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整个华语散文2012年度最重要、最优秀的作品,都进入了评选视野;作者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地区。在推荐过程中,让组委会深为感动的一件事是,著名作家、诗人,年逾80的邵燕祥先生,也亲自提笔,写来热情洋溢的推荐信,盛赞在场主义散文奖的公信力。
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大奖的产生,可谓一波三折。初评作品产生后,有几位评委发现著名美学家、思想家、作家高尔泰先生出版于2011年的散文集《寻找家园》在2012年有多次再版,于是不谋而合地再次推荐。按照《在场主义散文奖章程》(2012年修订版),在初评中遗漏的好作品,经3人以上评委推荐,可以直接参加复审。而这部作品经过复审及最后终审的排序打分,与金雁女士的《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又分数一致,一同斩获本届最高奖——在场主义散文奖。
从评选的结果来看,本届获奖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在场主义散文奖所倡导的散文性与在场精神。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写成于他漂泊之中,是一部生命之书,贯穿其中的是对生命自由和尊严矢志不渝的执著追求。作者在家国沧桑和世态炎凉上用笔,在生命的磨难和砥砺上用力,从《梦里家山》起笔,通过生动的在场叙事,历历在目地展现出从孩提时代到隐居地球另一边的遭遇,比较完整地映现了作者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存经历。用身体介入残酷的现实,用头颅迎向桎梏的硬墙,用自己的人生、用遍体的伤痕实践和论证了“美是自由的象征”的美学新思想。作者文字苍莽浑厚、精洁优美,用笔棉里裹铁、节俭强健,同时对散文的美学也进行了一次淋漓尽致的生动演绎。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的获奖,再一次证明了在场主义散文奖宽阔的视野、独具一格的标准和严格公正的评奖程式。该书对俄国历史上最典型的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了一次精准的回顾,对事件以及知识分子在事件中的表现和心理做了独到的细致入微的解读,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精炼的描绘。这种解读和描绘,让该书具备鲜明的在场立场、关怀重量和体察难度。该书对反思历史,映照当下现实,认识中国知识份子的多舛命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获得提名奖的三部散文专著也各具特色,代表着一方重镇。刘亮程的《在新疆》坚定地遵循着作者的梦学原则,把人与庄稼、家畜的关系置于核心,在想象中自由地作逻辑的推演。西北农村的现实和生命,在他朴素的口语和没有复合句的语言中,建构起浑然一体的和谐诗意和宁静致远的生命哲理,代表着作者的又一座散文高峰。章诒和的《伶人往事》写的虽是戏剧大师的前尘往事,但正如作家副题表述的——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作家用感性饱满的笔触,渲染了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时代云烟,表现了这些戏剧大师在种种政治运动中的坎坷遭遇和他们独守正直与良善的高贵品格,作品以近似黑色幽默的手法,表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戏剧大师们也难以把握的戏剧人生。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是一曲现代都市人返朴归真梦想破灭的挽歌与悲歌。作者以生态主义者的立场、人文主义的情怀和在场主义的姿态,真实记录了一段乌托邦式的田园梦。有对大自然的“融入”与“倾听”,有生活的经验和生命的温润。全书洋溢着咀嚼生命本真和心灵愉悦的幸福滋味。而这座世外桃源最终被现代工业文明所侵占,作家强抑着绝望的内敛叙述,更使得本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本届获奖的十部单篇作品,也都以各种面貌,各种姿态,呈现了作家写作的在场意识,对现实当下及灵魂的关注,对散文本质特性及美学意义的探索和挖掘。在年度的单篇散文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感恩父母始于足下 赢中国首款孝亲鞋
下一篇:庆六一小朋友免费海阳摘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