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头条 > 正文

沈阳小学探索愉快教育 28年不留作业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3-27 10:55:39 字号:TT

  图①:铁路五小古筝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演奏《高山流水》。图②:科学课上,孩子们正在探索水的秘密。本报记者 辛 阳摄制图:张芳曼

    延伸阅读:28年不留作业成绩依然好的学校 你渴望吗?

  教改有多难?多年来的步履维艰,已然验证体制痼疾与刻板思维的难撼。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以“八大难”概括教改重压:从入园难到择校热,从学生减负到高考改革,从职业教育到创新人才,从师德建设到教育投入。改革

面对的是种种陈规和惯性。

  行亦难,难亦行。面对教改坚冰,总有一些先行者敢于打破常规,以大胆实践,探索另一种可能。或许,他们的教改个案暂时不能广而推之,但至少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整体进步,提供了更多选项。本版今起推出“透视教改个案”栏目,首篇带你走进28年不留家庭作业的沈阳铁路第五小学,探寻将减负进行到底的奥秘。

  ——编 者

  秘诀

  向“40分钟”要效率,知识全部课堂消化,不留待课后“加班”

  在沈阳,铁路五小属于一流,名气不小。对于该校学生来说,“家庭作业”这个让很多孩子头疼的字眼,俨然是个陌生词。

  这样的幸福始自1984年。时任校长的张秀金组织全体教师分析发现,学生们的家庭作业中,许多是重复劳动,枯燥且无意义。于是,学校决定拿出三年级的一个班做试验——不留家庭作业,向课堂要效率。到了期末,成绩证明了张秀金思路的正确:在沈阳市40余所小学的统一考试中,这个班的及格率、优秀率均名列第一。

  第二年,这种做法普及到全校,至今已坚持28年。

  1990年,沈阳铁路五小被国家教委确定为7所首批“愉快教育”试点校之一。当年,该校喊出了一句口号:“学就学个扎扎实实,玩就玩个痛痛快快”。与口号相匹配的是“三清”制度——节节清,天天清,段段清,即教师要保证学生每堂课、每一天、每一阶段的知识在课堂上全部消化吸收,不能留待课后“加班”。

  在铁路五小,“自主、高效”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词。宝贵的40分钟时间,也成为不留作业的有力支撑和奥秘之源。

  日前,记者走进铁路五小的一间教室,里面正在上数学课。与众不同的是,老师请一位男同学到黑板上做演示,其他同学负责提问,该同学进行解答,气氛十分活跃。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从过去重结果、重记忆的传统模式,变成了重思维、重过程的学习形式。”校长于莹认为,小学是培养学生自助挖掘、吸收知识的重要时期。

  “我们要求老师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于莹说,“对于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我们几乎都不讲。”

  童年就应该培养兴趣、尽情玩耍,“我们只是在捍卫他们的权利。”于莹说,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来铁路五小,“一到开学我总得关手机。”

  变化

  作业改为“兴趣版”,在玩中长见识,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其实,铁路五小并非一点作业也没有,只不过这些作业不是狭义的抄写、计算,而是趣味阅读、社团活动等。课余时间的空闲,给了孩子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而学校也会加以引导。

  老师会推荐经典图书让孩子们阅读。每个学期,学生们都会领到一个读书笔记本,里面有10余本老师和家长共同列出的书目,多为童话故事和科普图画,而自己要做的是如实记录下读书过程——感兴趣的知识、看书时的想法,读完后写下对这本书的评价,写上日期,交给老师。

  此外,老师还会让学生们每天做“新闻播报”。通过读新闻、看新闻,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打开他们的思维空间。“社会是个大课堂,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让他们去积累和丰富阅历。”于莹说。

  三年级学生张静雯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到晚9点半睡觉,一天15个小时里,只有1/3在学习,其他时间都是在“玩”——弹古筝,看新闻联播,排练英文歌舞剧。她的同学们“玩”得更丰富——读童话,看财经频道,自己制作机器人,玩轮滑……

  “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是减负的目的,也是“愉快教育”的办学目标。铁路五小对学生其实有着“高要求高标准”:“能上网学习,能英语交际,能动手实践,能歌舞弈棋,能运动健身”。为此,学校开发了兴趣培养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及课题研究课程三大类校本课程,包括科技制作、泥塑、乒乓球、花式篮球、竖笛、围棋等,占到全部课时的15%左右。授课老师中,有不少来自沈阳当地的大专院校及专业歌舞团体,还有退役的优秀运动员。

  “铁路五小的学生很活泼、懂礼貌,语言表达能力强。”有人如此评价。28年来,该校已有上千名学生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大赛的好名次。

  压力

  成绩验证减负效果,移植难在教学模式,家长观念成阻碍

  孩子们的生活“看上去很美”,然而,这样会不会耽误升学?

  铁路五小用实际成绩打消了人们的疑虑。据了解,虽然沈阳实行小升初划片区招生,不进行考试,但不少中学还是会偷偷挖掘好苗子,而铁路五小的孩子们往往是各中学争抢的对象。

  效果显著,为何其他学校不效仿?

  “他们学不来,不在师资,而在于教学模式不同。”毕竟,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老师要求较高,学生减掉的负担,可以说都扛在了老师的肩上。据了解,从改革伊始,铁路五小所有科目都要求教师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集中突破重难点;每个教师都要先给校领导和其他教师讲课,集体评议合格后方可进课堂;当堂测验教学成果,“90%以上的学生都学会了”才算达标。

  另一方面,质疑之声依然存在。从迈出第一步起,铁路五小就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同行的不理解、一些老教师的抵制,甚至有家长找上门来要给孩子转学……如今,近30年过去了,一批批铁路五小的毕业生们不断用优异的成绩证明着“不留作业”的积极效果。然而,质疑之声一直没有完全平息。

  最大的阻碍来自家长观念的差异。据介绍,铁路五小目前有两个校区,长白校区的学生家长大多知识程度较高,对学校的素质教育理念比较认同;而在市中心校区,家长们大多更注重孩子的成绩,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孩子放学后还要补课。这虽然违背学校的教学理念,但老师们对此无可奈何,也表示能够理解。

  现在,铁路五小也开始给六年级的学生留家庭作业。尽管只有半小时的题量,但这仍然让于莹“耿耿于怀”。“所有初中都是题海战术,作业很多,对于从铁路五小走出去的孩子来说,刚上初中会有一些不习惯。”于莹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但目前教育的整体环境,依然让她不得不有所妥协。但她表示会坚持“愉快教育”的理念与传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