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大学生回炉渐热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3-18 05:58:13 字号:TT

大学生“回炉”渐热

  首届技师班招生缺额四分之三,正在进行的第二届招生截至昨日已有48名大学生报名,超出了40人的招生计划,技师学院不得不增加名额20个今年2月底,青岛市技师学院对外发布招生信息,招收40名专科及以上学历应、往届毕业生,作为第二届电气自动化专业“大学生技师班”学员,这是2011年首届“大学生技师班”学员毕业后的再次尝试。

  与2009年首届技师班招生缺额高达四分之三不同,今年的招生颇为顺利。

截至昨日,短短两周多时间,就有来自20多所高校的48名大学生登记报名,已然超出了此前规定的40人招生计划。为此,技师学院临时变更招生计划,增加20个名额。

  报名学生:

  一纸文凭难启招聘企业之门

  滨州学院自动化系的应届毕业生丁兆武下定决心“回炉”,不仅与他之前在招聘会上多次碰壁有关,而且还受到了大学校友的影响。他告诉记者,首届“大学生技师班”中,自动化系的几位学长便报名参加,而且定向就业到青岛港等企业,工资待遇都不错,于是,在得到技师班再次开班的消息后,他在第一时间报了名。

  “虽然我在大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多次获得奖学金,但由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动手能力也离企业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丁兆武说,相反,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中专生,他们反而在求职时一路绿灯,因此,我越来越觉得文凭更多的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平台,而技术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钱。

  “如今,我们学院已经有三四名同学确认到技师班学习,另外还有几个人需要等研究生复试结束后再做决定。”丁兆武告诉记者,3月11日,他和大学同学宋述龙一起来到技师学院确认报名后并安排下住宿,等待正式开课。

  此前的3月2日,在市北区天幕城举行的“春风行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招聘会上,24岁的张永峰也在 “大学生技师班”新生报名信息表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诉记者,他是菏泽学院自动化系本科毕业生,去年毕业后在岛城一家私人企业做国际贸易工作,每月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再加上不是对口就业,因此他干得并不开心。

  “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太难了!”提及最近一段时间在招聘会上的求职经历,张永峰颇为感慨。春节过后,他已经参加了近十场招聘会,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招聘会上大都是一些私人企业,他们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大都不愿意培养新人,因此,我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决定到技师学院继续深造。”

  “参加大学生技师班的学员都是专科以上学历,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本科毕业生,虽然有人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我却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进步表现。”江文龙说。

  2012年,江文龙从兰州大学毕业后,接下来的求职很不顺利。“仅靠一纸文凭已经无法敲开企业的招聘大门。”他无奈地表示。

  当万千学子带着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一纸文凭迈出校门,在招聘会上谋求一份工作时,很多人都经历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尴尬,感受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酸楚。于是,和丁兆武、张永峰、江文龙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回炉”求技,从而也开启了文凭与技术的再衡量。

  技师学院:

  招生路上遭遇“冰火两重天”

  “2009年,我们先后到全国十几所高校宣传动员,最终只招到了3名应届毕业生。今年虽然只是在招聘会上做宣传,却有14名应届生前来报名,占了报名总数的三分之一。”吴大立慨叹:四年时间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务实了!

  吴大立是青岛技师学院副院长,他用“步履维艰”四个字形容首届 “大学生技师班”的招生情况。他告诉记者,按照最初的设想,首届技师班计划招生200人,分PLC程序开发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技术和物流管理4个专业,小班化优质教学,且定向就业。然而,让他大跌眼镜的是,直到开学,技师班总共招到了48位学员,原定的4个专业也只好“缩水”为电气自动化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

  为了呼吁应届大学生到技师班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竞争力,2009年,吴大立先后到全国十余所高校进行报名动员,但收效甚微。“学校领导不待见,学生家长不认可,在校学生更是对大学生技师班充满了不屑。”吴大立感慨地说,很多学生都直言“如果到技校 ‘回炉’,就意味着四年本科白读了”,更有一位学院院长表示,“技校到大学来招生,本身就是对大学的一种讽刺”。

  2011年春,经过两年时间的专业学习和企业实践,首届“大学生技师班”的48名学员均被青岛港集团、南车集团、利群集团等知名企业“抢走”。“大学生技师培养模式的初步成功,虽然坚定了我们继续办班的信念,但招生难这一事实仍然让大家感到心有余悸。”吴大立说,于是,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发出招生信息,却意外地收获了诸多学生和家长的支持。

  学生家长:

  不重面子更重孩子“出路”

  “在孩子的求学和求职过程中,家长的决定无疑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以往,在多数家长的心目中,读重点大学才是孩子真正的‘出路’,如今这种观念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吴大立说,在第二届“大学生技师班”招生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亲自到学校了解技师班的情况,并把已经拿到本科文凭的孩子送到这里学习,这在四年前,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3月9日,在技师学院四方校区,记者见到了前来咨询技师班情况的姬先生和儿子姬强。姬先生告诉记者,姬强是山东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去年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考研成绩又不理想,得知技师班招生特地前来咨询。

  “虽然技师班对农村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还为所有学员发放就业补助和培训补贴,但仍有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读技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担心孩子能否在技校中真正学到技术,另外也有虚荣心作祟的原因,孩子读技校,父母感觉脸上无光。”姬先生坦言。

  “现在的大学生理论水平相对较高,但动手能力差也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已成为制约他们成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姬先生叹了口气说,这时,家长帮助孩子在就业大潮中找到一条好出路便显得尤为重要,“回炉”学技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