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1号店副总裁刘彤随后向消费者道歉,并承诺全面升级流程和系统以保证用户信息安全。但是在对消费者的补偿问题上,1号店仍被质疑“很没有诚意” 曾经有人问过1号店董事长于刚:“1号店最看重的是什么?”
于刚当时的回答是:“用户体验。” 1号店与这种追求之间,又有多远的距离? 就在去年5月底,网络曝出1号店员工内外勾结泄露客户信息,90万的用户信息竟被以500元的价格叫卖。 部分消费者不久后就遇到了账户余额被盗、电话诈骗等问题。 虽然1号店副总裁刘彤随后向消费者道歉,并承诺全面升级流程和系统以保证用户信息安全。但是在对消费者的补偿问题上,1号店仍被质疑“很没有诚意”。 “1号店一直没有给用户说法,一些用户的损失也没有得到赔偿。”当年的第一爆料人@挨踢客(新浪微博认证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员、左思右想营销策划创始人王鹏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对此,记者致电1号店进行询问,截至发稿,对方始终没有给出回复。 消费者阴影今仍在 “那些被泄露信息的消费者随时都有被骗的危险。”@挨踢客说,“可惜1号店连最起码的提醒都没有。” @挨踢客告诉记者:“遭遇那次信息泄露的人太多,1号店的总裁于刚又不拿这当回事,下面的人自然也不会重视。” “听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出去之后我很无语。”李平(化名)说。 作为1号店的一位老顾客,李平那次也“中招”了,不过她还算幸运,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麻烦。 比起李平来,小菲(化名)的遭遇可就差多了。小菲表示,她以前在1号店买过东西,那次事件已经过去快半年了,但还总是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对方甚至知道她的名字、地址,并声称她在1号店买过东西。 “因为没有实质性的损失,也不好意思去找1号店讨说法。”李平无奈地跟法治周末记者说。 很多网友在晒出自己痛苦的同时,也都对1号店的信息安全提出了质疑,并希望对方能够“给出个说法”。 信息泄露事件始末 去年5月底,一条“售卖1号店90万会员信息资料”的消息,几乎瞬间引起了广泛关注。 “买卖1号店会员信息的那个人曾和我接触过,对方称所卖的数据真实可靠,都是从1号店网站的后台搞出来的。”@挨踢客表示。 随后有人联系到了向@挨踢客兜售用户信息的卖家。该卖家表示,当时他手里有1号店截至2011年7月90万全字段的用户信息,包括手机、订单金额、地址、邮箱等,价格是500元。该人还声称,他的价格已经非常便宜,如若不是急需用钱,不会如此低廉。他甚至表示可以多方询价,相比其他卖家开出的3000元到5000元的价格,这个价格已经非常便宜。 1号店信息泄露事件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随即,部分消费者接到诈骗电话、1号店账户余额被盗等问题。 而1号店应对该事件的做法在当时也遭到了质疑。很多消费者在随后的购物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账户竟然无缘无故地被冻结了。 有消费者则收到短信称:“您好,因1号店系统升级,发现您的账户存在安全隐患,请尽快登录1号店进行身份验证和账户解冻。” “1号店有权利擅自冻结我的资金吗?”这样遭遇冻结账户的消费者非常不解。 此外还有消息称,1号店曾向部分被盗用户抛出了一份解决方案:即同意赔付失窃余额,但用户必须签订《关于领取1号店垫付款项的确认函》。 据称,在那份函件中1号店写道,“本人对上述事宜予以严格保密,未经1号店书面同意,不会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或提供任何相关信息,如违反上述约定,本人将归还1号店所有垫付款项,并同意支付等同数量的违约金。”1号店究竟是否提出过这一“霸王条款”?法治周末记者致电该公司,对方并未给予回复。 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曾透露,去年年底就已查获1号店网上商城员工与离职、外部人员内外勾结,造成部分客户信息泄露一案。警方称,已有11人被公安部门控制,案件相关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1号店由此进行了内部全面检查,对系统、流程、权限进行了清理,升级,并设立道德管理部、举报电话等方式规范和管理员工的职业操守。 不过,@挨踢客日前仍表示,1号店对那次信息泄露事件的处理很不到位,至今仍有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 对于与1号店类似的电商泄露个人信息的事件,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吴景明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想要解决类似问题,首先必须从立法角度做到有法可依,从而不断加大处罚力度,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他分析认为,“可以根据信息泄露的范围大小、危害程度以及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最终确定处罚标准。”(见习记者 蔡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