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维权频道> 青岛维权新闻 > 正文

高档餐饮具身份难辨识 花大钱买来“山寨货”

来源:生活日报 2013-03-08 09:12:44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制作考究的陶瓷餐具和百元一个的水晶红酒杯开始走入百姓生活。意识到可能上当的赵女士找到店主要求退货,但由于没法对瓷器鉴定,而且赵女士也无法证明瓷器未经使用,最终只能不了了之。而在从事捷克进口水晶制品代理的崔女士看来,普通消费者掌握水晶杯的鉴别技巧更困难。

高档餐饮具身份难辨识 花大钱买来“山寨货”

一些水晶杯“身份”难鉴别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制作考究的陶瓷餐具和百元一个的水晶红酒杯开始走入百姓生活。与此同时,高档餐饮具滥造收藏证书、夸大品牌、虚构产地等情况,也唬住了不少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昨日,济南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合理区分高档餐饮具的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理性消费。 □见习记者 赵冉 通讯员 王冰 杜陶羽有了收藏鉴定书就是名家制作?

    2013年1月份,赵女士来到一家瓷器专卖店采购茶具。逛了许久,赵女士也没找到中意的款式,店主便把她领到精品展示区。造型独特的成套茶具顿时令她眼前一亮,但标价却令人咋舌:在茶具配备的实木包装盒中,都放着一张收藏鉴定证书,上面标注的“建议收藏价”从三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看着赵女士爱不释手又有些犹豫,店主连夸赵女士有眼光,称这些都是名家的手工定制作品,难得有人识货,价格可以商量。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赵女士花费1200元买下一套由某艺术工作室鉴定价值3500元的茶具。

    但赵女士的老公付先生却不放心。在网上搜索后,他在一家网络商品交易平台连续找到了13件样式完全相同的茶具,最低售价不足300元。其中,有的茶具也附有收藏证书,但作者、制作时间和建议价格各不相同,鉴定机构也五花八门,瓷艺工作室、瓷器生产厂、艺术研究院、瓷器科研所……令人一头雾水。付先生甚至还看到有人在网上以几元钱的价格公开销售瓷器鉴定证书。

    意识到可能上当的赵女士找到店主要求退货,但由于没法对瓷器鉴定,而且赵女士也无法证明瓷器未经使用,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进口”水晶杯到底是不是进口?

    热衷红酒的小吴为了品酒,在网上买了两个单价为68元的德国进口红酒杯。等快递送到手,小吴却起了疑心,原来两只杯子的包装用的是最普通的纸盒,盒内没有说明书,杯壁上粘贴的一块印着商标的不干胶成了杯子唯一的身份证。小吴上网查询该品牌酒杯,发现有卖家称该款杯子于2012年在底座上添加了磨砂商标印记,并且每两只一套,配有包装盒。而小吴购买的红酒杯没有这些特征。

    怀疑买到假货的小吴要求卖家退款,但卖家称销售的是2012年以前的存货,因时间久远,包装盒也无法配全;如果小吴坚持,可全额退款,但运费要消费者承担,如果运输途中杯子损坏,则不予退赔。小吴咨询了快递,得知因为运输玻璃制品需特别包装,运费算下来要38元。退货实在不划算,小吴只好作罢。

    无独有偶,2013年2月中旬,刚入行经营西餐厅的朱先生在一家酒店用品市场采购时,发现一家销售红酒杯的店铺销售的红酒杯款式相仿,但杯壁上的商标却不尽相同。按照商标上的外文信息,有产自德国、捷克、意大利等四个国家六个品牌的红酒杯。

    产地到底是哪里?朱先生向店主请教,按照店主“听声响、看切口、摸杯壁”的一套辨别流程操作下来,仍没看出什么差别。但为了提高餐厅的品位,朱先生以高出国产酒杯一倍以上的价格,买下了30只“进口”水晶杯。不想,这些高价杯却被懂行的客户认为是假货。吴先生想找厂家鉴定,但怎么也找不到所购品牌在国内的代理商。专家观点:区分用途,理性消费

    据陶瓷协会的毕先生介绍,为了保证艺术性,高档陶瓷制品不宜在外观上作记号,这也就给仿制名家名品和滥发收藏证书留下了漏洞。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以工艺研究院、工作室、工厂为名出具的鉴定证书,多数涉嫌“自做、自卖、自夸”,缺乏权威性。

    而在从事捷克进口水晶制品代理的崔女士看来,普通消费者掌握水晶杯的鉴别技巧更困难。虽然很多杯子可用特定酒品的“挂杯”情况来鉴别,但一般卖家不允许消费者如此操作,况且对消费者而言,鉴别成本也过高。她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进口红酒杯时,可向商家索要相应的进口报关单以及查看随货发送的产品包装盒质量,这种方法更为直观可行。

    济南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刘力建议,消费者应明确购物初衷,坚持以实用性作为选购的第一原则,在慢慢积累相关经验后再兼顾其他需求,切莫将收藏增值、生活品位和日常使用混为一谈。

-

投诉电话:0532-82870000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空调闹毛病老是修不好 有质量问题及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