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港澳等22家消协维权单位在国内首次发布了对43款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结果,一批中高级车内甲醛和乙醛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很高,更是把这个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是今年下半年各大车友论坛和媒体热议的话题,近日,北京、上海、广州、港澳等22家消协维权单位在国内首次发布了对43款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结果,一批中高级车内甲醛和乙醛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很高,更是把这个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22家消协维权单位抽检了25个汽车品牌的43个在用车型,几乎囊括了目前车市中从低端到高端的主流车型,对43款车型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指标进行了测试。令人惊喜的是,自主品牌在此次评测中颠覆了人们的一贯看法,受检的6款自主品牌车型中,华晨骏捷FSV、长安悦翔、吉利帝豪等几款自主品牌表现较佳。 相比之下,部分中高档车及高档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与低价位车型相比,并没有像其价位一样高出一筹。此次对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指标进行试验发现,在所有参检车型中,沃尔沃S60在8项指标中领衔五星的最高标准(星级越高车内空气质量越好,星级级别从一星至五星),各项检测数值远优于国家参考标准,而奔驰、宝马、奥迪和雷克萨斯、皇冠等的参评车型尽管符合国家标准,却均获四星评价,表现明显弱于沃尔沃S60。而长城H6、东风本田思域、东风标致508三款样车在第一次抽检时被检出甲醛和乙醛浓度为最高。东风标致408、君威、逍客、途观、斯柯达昊睿5款车型成绩也不佳,以仅两星的成绩位列总体评级的倒数第二。 在复检中,污染最严重的3款车型竟全部符合标准。对此,广州市消委会解释,按照《消费品和有关的服务比较试验总则》(GB/T/16760-1997)的规定,主办方将本次比较试验结果告知给了25家汽车生产企业,3家被检车型未符合标准的生产企业申请复检,主办方分别在4S店抽取了和比较试验中相同型号的新车再次进行了测试,另一家则是自行送检了一款样车。检测结果显示,再次送检的三款样车车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试验结果显示:目前市场在售的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较好,达标率为93.02%,但车内空气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有上百种之多,而国家标准只规定了其中8项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限值。因此,此次比较试验虽然达标率较高,但并不意味达标车辆中没有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也就是说,达标不代表没有异味。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车内空气污染的“祸根”一般是在车辆生产过程中“种”下的,在车辆制造出来之后再去治理污染的方式不适合汽车这一特殊商品,而且其治理效果极其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应对车内污染治理承担第一责任。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日前表示,车内空气污染的“祸根”一般是在车辆生产过程中“种”下的,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已经很难消除。汽车生产企业应改进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等的生产工艺,切断车内空气污染源。22家消费维权单位也联合呼吁,要健全检测监控体系,从源头切断车内空气污染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对车内各种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定量分析,找到污染物的发生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替换、升级等技术措施;零部件生产企业应选择环保绿色材料,改进生产工艺,淘汰高污染产品。同时,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品空气污染物释放性能的检测与监控体系。 同时,这22家消费维权单位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车辆的时候,最好先打开车门闻闻味道,选择无异味或者异味较轻、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另外,车内空气污染除了包含由于车辆生产制造时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外,车主所添加的一些车内装饰品,以及车主吸烟、放置劣质香水等也会加重车内“毒气”的浓度。因此消费者尽量不要增添或是改装汽车内饰,如不得不加装,最好选择一些正规的产品或者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产品进行使用。(记者 陈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