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十八大 > 正文

让群众满意的“拆”和“建”

来源:青岛日报2012-12-14 09:47:00字号:TT

  12月6日,寒气袭人,但即墨环秀街道前东城村临时村委前却很热闹,村民们正谈论着他们现场观摩的回迁房建设又一道工序——外墙保温材料防火试验,“这里面有我家3套住房,村委不光给算明白了拆迁账,还让大伙随时监控建房质量,咱心里透亮着呢!” 65岁的村民林展世如是说。

  前东城村地处即墨城区“南大门”,是一个有1000余户村民的大村,个体商贸经济发达,村民思想活跃,但就在这样一个“城中村”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从决定拆迁到完全拆完仅用了30天。回迁房仅用一年零一个月就开始封顶。

  领导带头“让利”“一个标准”补偿

  建设新型社区的首要难题就是拆迁。村民们对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有感情,怎样实现从旧村到新型社区这一转型?环秀街道党委书记王勇认为,要解开群众的“心结”,离不开“阳光政策”和“利益保障”。

  对商贸繁荣的 “城中村”而言,沿街门头房一定会有更高补偿,这是99%的村庄都会这样做的,但前东城村没有这样做。

  “沿街门头房是一个难解的结,”王勇分析道,主要是情况复杂,有的门头房有产权证,有的没有,给谁补偿不给谁补偿?执行起来太难了。另外,有门头房的村民占少数,如果他们补偿过高,大部分村民心理又会不平衡。

  面对这个难解的“结”,前东城村推出了“一个标准”的补偿政策:新房旧房一个标准,沿街门头房和民用房一个标准。这一政策对于理顺拆迁的纷乱头绪可谓“以简驭繁”,但少数有门头、有新房的村民显然接受不了,怎样让他们“平衡”呢?“深入宣传拆迁政策,详细解释拆迁补偿能得到什么、安置能提高什么、生活能改善什么,让这些村民明白即使新房拆迁自己的利益也很大,”村党总支书记杜吉功介绍道,但最终奏效的是他祭出的实招——“拿自己开刀”。在村庄沿街有不少门头房的杜吉功,每年光租金就100多万元。此类沿街房按企业厂房还是按门市房标准拆迁,对他影响最大,但杜吉功明确提出:“我的沿街房全按‘企业厂房’标准拆迁!”他这一带头,其他村干部也立刻行动,预料中会旷日持久的门头房拆迁,只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就启动起来了。

  新社区不盖“摩天楼”回迁房确保“楼坚强”

  一个成功的城中村改造,离不开公正透明的 “规范拆”,不仅如此,还得让群众 “愿意拆”,这是村两委形成的又一共识。通过深入调研,他们摸准了又一个核心问题:未来的新型社区什么样?村民们最担心的是房屋质量差、设计不如意,更具体地说,就是担心回迁房和商品房的质量差得太大。

  为了保证建筑质量,前东城村用一道道工序、一项项技术指标来说话:他们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的设计人员给小区作设计;为保证楼体质量,弃用焊接点多的钢材,全部采用莱钢的大规格钢材;请来上海专业团队,35栋回迁楼外墙全部贴保温材料,用最好的A级耐火材料,并且全是现场直接发泡喷制,而不是挂上去的,“跟普通的保温材料相比,一个平方多花70多块钱呢。”村党总支书记杜吉功说。

  用“精细”来形容这里的回迁房设计并不过分。仅户型设计,就设计了从55平方米到182平方米不等的14个户型。此后,他们又把新村小区规划图、户型图发到各家各户,自己想要的房子一目了然,周边环境更是一览无余。这种阳光政策,一点一滴化开了诸多拆迁群众的“心结”。

  这是前东城村社区建设的又一项纪录:在设计、施工环节坚持高标准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按常理来说他们至少可以再建20万平方米住房。但这些“冤枉钱”没白花,说起新房的质量,村民林展世跷起了大拇指:“咱即墨旧村改造的头一份!”“没说的,22口径的螺纹钢在地基上插得有多密,连手都插不进去!”

  前东城村的每栋回迁楼都“限高”11层,“高层建筑盖到这个高度是投入产出比最小的,村里在收入上肯定要损失一块,”搞过施工的林展世告诉记者,“村两委肯定想到这一块了,就是房子盖矮一点儿对村民尤其是老年村民来说住起来更舒适、更习惯!”

  记者在现场看到,11层的小高层楼间距宽阔,建筑立面是英伦风格的红砖,楼内结构一律是一梯两户,这完全颠覆了一般印象中“鸽子笼”般密集的高层回迁楼的形象,而像一栋栋漂亮的花园洋房。

  认真和用心换来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新楼房让村民产生了眷恋向往之情,有了家的归属感。

  拆出了一片新产业换来了美好新生活

  让前东城村上下最有成就感的,是“拆出了一片新产业”——按照他们与开发商的协议,村里获得了5万平方米的商业网点房。

  “沿街门头房的补偿高低,还牵动着我们的一种利益权衡:社区未来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资源补偿,”杜吉功的话很朴素,“蛋糕一共就这么大,这块切多了,那块自然就少了,”他分析,不要指望开发商让多大的利,剩下的蛋糕,如果少数村民沿街门头房的这部分补偿利益要求的高了,那么村集体向开发商争取村庄利益的空间就要缩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们在门头房补偿等环节的让利,换来了社区长远利益的回报。

  “这5万平方米网点,每年可为社区创造的租金收入达800万元,”杜吉功介绍道,这些网点能安置 2000人就业,不仅可满足本村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能吸纳外来用工。

  东城社区居民没有 “失地”之忧,“各方面的保障都到位了,”村民宫兆悟感慨地介绍,大部分村民都是“住一套,出租一套”的模式,村里给村民发粮油,家家户户不用花钱买,“村里每年发人均700元的粮食,过年过节还发东西,”宫兆悟说。

  老房拆迁了,但农民的恋地情结依旧存在,针对拆迁村民无地种菜的实情,该村在大沽河岸边投资400多万元,建了200多亩蔬菜基地,建了几十个大棚,给村民免费供菜,每人12棵大白菜、40斤萝卜,“细菜给你免费送卡,让你到超市刷着卡买!”村民林德玉欣喜地介绍,“听说将来村里还要给村民分红呢。”

  旧房换新楼,老村变社区,“在这个过程中让大伙利益不受损失,还能带动各方面的生活水平升级,”林展世抚掌而叹:这样的新型社区咱怎么能不拥护呢?!(钱卓 万太飞 隋信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