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者手术遭拒 医生护士职业性恐艾
比艾滋病更可怕的是什么?是歧视!比歧视更可怕的是什么?是一些医护人员的“恐艾”!随着卫生部门健康宣教和多数科室向艾滋病感染者敞开怀抱,这个特殊人群在青岛的就医环境与两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巨大变化,但这距离艾滋病的“零歧视”还有很远。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仍然有不少艾滋病感染者到医院就诊时被拒绝,理由听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但却让艾滋病感染者们感觉十分痛苦。
艾滋病感染者手术遭拒
“我5年前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生活的色彩一下子就变了,就连去医院看病,也要顶着很大的压力。”艾滋病感染者小林是一名白领,但却无法在阳光下抬起头做人,为此他几乎每年都换一份工作,唯恐周围人发现自己的身份。可在看病的时候,他的身份却不得不再次被提起,“如果是普通的小毛病,我不会说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就按照正常的看病流程挂号、买药,这时候多嘴是要给自己添麻烦的。”小林说,自己从来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看普通门诊不会有什么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所以是否表露身份无所谓。
但去年冬天,小林突然扁桃体严重发炎,医生检查后建议切除扁桃体,否则会越来越疼,难以祛除病根。“我到了一家三甲医院,悄悄告诉医生说我感染了艾滋病,希望他们能在手术中注意,别被感染了,没想到医生的态度马上就变了,虽然很客气,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我能感受到。”最终,小林的手术被取消了,名义上的理由是手术安排太忙,需要让他长期等待,而本质的原因则是医生害怕艾滋病,担心手术中被感染,“就算那个医生同意做手术,恐怕他也凑不齐整台手术的人。”无奈的小林直到今年3月份,才在市疾控中心的协助下找到几名愿意为艾滋病感染者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用不足半个小时完成了扁桃体切除手术。
“亲密接触”最怕出危险
从艾滋病感染者的角度来看,医生拒绝为他们手术,看上去有损职业道德,也是对感染者的不尊重,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从医生护士的角度来看,手术要接触血液,感染风险与日常生活的普通接触不能同等比较,而越是复杂的手术,与患者血液接触时间越长、越多,感染风险的确不小。据外地媒体报道,武汉市今年一共发生了22起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其中18人为医护人员,更有医生在手术中不慎划伤自己手指,而手术后才查出患者患有艾滋病。
对于这个问题,医生有他们的顾虑。“我们科室里的医生就遇到过艾滋病感染者。”九医一名专家告诉记者,前几年曾遇到过一次重病号,因车祸送到医院抢救,经过检查后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在手术前医护人员给他进行了相应的检查,检查项目中就有艾滋病这一项,不过检查结果出得比较慢,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结果。
“按规定所有手术都必须做好防护,以避免传染病感染。”专家告诉记者,没想到结果出来后发现患者是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也就是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知道检查结果后,医生都很害怕,因为手术室完全没意识到。”专家告诉记者,参与抢救的两名医生和两名护士,后来都做了详细检查,而为了避开艾滋病抗体在人体内尚未产生的窗口期,三个月后又做了一次检查,确定没感染后,大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幸亏手术过程预防得仔细,否则就麻烦了。”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手术中的防护并不仅仅针对艾滋病,说白了也就是艾滋病听起来比较唬人,实际上乙肝的传播比艾滋病更容易。
艾滋病感染者手术遭拒 医生护士职业性恐艾
外松内紧接待感染者
“不可否认社会各界对艾滋病都有畏惧或歧视,医疗系统也不例外,毕竟不是所有医生都是艾滋病专科。”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主任姜珍霞告诉记者,好几年前还是谈艾色变的时候,别说普通人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很多科室的医生也对艾滋病有恐惧心理,至于不敢做手术,也是很常见的,“这会让艾滋病感染者有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配合治疗,更是对他们人格的不尊重。”姜珍霞说,感染者和我们一样,有治病的权利。
作为一名资历很深的妇产科专家,三医妇产科主任苗华艳几乎接诊过所有类型的病号,艾滋病感染者也曾在她的手术刀下治好妇科病,“让每个人都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操之过急是不现实的,但医院应该率先去做,毕竟我们拥有更多的医疗知识。”苗华艳说,她接待艾滋病感染者的原则就是“外松内紧”,对患者要客气,好好交流,但手术中的防范必须要做到位,这也是最起码的负责态度。
“相比于没有传染病的患者,如果非要说手术的不同,艾滋病感染者的手术只不过是心态上略有变化,一次性材料的医疗垃圾处理上有点差别。”苗华艳主任说,来三医妇产科治病的艾滋病感染者并不多,一年最多5个,能做手术的也就是两三个,但手术的传染病防护并没有什么特殊变化,隔离衣、手套、口罩、器械消毒,都是一样的,但在医疗垃圾的处理上,因为沾染了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所以要作为特殊医疗垃圾处理,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至于医疗器械的消毒,也都是按照正常流程进行。
艾滋病感染者手术遭拒 医生护士职业性恐艾
算账
进京手术多花不少钱
艾滋病感染者小高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身份保密,不愿意接触疾控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事情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之前他得慢性阑尾炎,医生让他尽快做手术,可他为了身份保密,宁可选择去北京地坛医院做手术,花费的近五千元都不能报销,还搭上了一千多元的路费和食宿费。”姜珍霞说,后来他主动联系疾控中心拿抗病毒药物,之后再生病需要手术,都能通过疾控部门找相应的专家,但很多艾滋病感染者依然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冤枉钱。
我市从2005年实施艾滋病感染者免费使用基础抗病毒药物的规定,患者在市传染病医院开处方后,可到疾控中心领药,此前这些药品也让感染者花费不菲。
姜珍霞分析说,去北京做普通手术治疗的感染者,至少会比在青岛多花五六千元,除了路费和食宿费,异地就医不能报销,也让患者多掏了腰包,而实际上多数去北京的艾滋病定点医院做手术的患者,多花的费用不少都在一万元以上。
医院“艾歧视”最近少多了
从根本上解决患者乱投医还需要通过行政手段确立一个章程
昨天上午,市南区疾控中心在大润发举行以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现场两千余市民在“反对歧视,为‘艾滋’留下您的承诺”宣传板上签字。说起医疗机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恐惧,市南区疾控中心主任刘鹏志坦言这种情况在今年前并不奇怪,但现在的确少多了,“一方面是医疗机构的内部宣传教育,另外报纸等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要不是有心理问题的人,都能接受这些正确的医学知识,医生也是如此。”刘鹏志说,情况的好转对艾滋病感染者来说是福音,但一些特殊的外科手术,不一定能及时找到愿意做手术的专家,所以就需要我们去动员,通过正常的工作流程和医院交涉,或通过私人关系找专家,说清楚其中的利害,希望能帮这个忙,“只要我们去谈,基本都会同意,有的是被我们说服了,的确知道艾滋病没那么容易感染,另外也有一些人是抹不开面子,看在朋友的份上愿意帮助这些艾滋病感染者。”刘主任说,如果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应该通过行政手段确立一个章程,让艾滋病感染者不再病急乱投医而被歧视,也不用为了看病而隐瞒自己的感染者身份。
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手术病人在手术前都需要做HIV检查,也是为了让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但对于做急诊手术的外科医生来说,碰到需要马上处理伤口的外伤患者,不可能等到HIV检查结果出来再做手术,使他们在防范职业暴露方面少了一道屏障。为此市疾控中心做好了预防职业暴露的制度,一旦发生接触危险,立即让相关的医护人员服用抗病毒药物,一般是服用28天,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染病。(记者 陈珂 摄影报道)
上一篇:吃话费手机装吸费程序连收费网站
下一篇:坚强男生边考研边照顾病重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