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说,大青岛的未来,取决于蓝色跨越的广度和深度。
而要实现蓝色跨越,必须在蓝色引领战略下全力谋求科学发展,并且要以只争朝夕的心态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积极作为。努力抢占蓝色经济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海洋强市。
蓝色跨越的潜台词是创新,蓝色跨越的号角是突破。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
市发改委主任朱培吉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城市,应加紧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主动对接、积极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坚持蓝色引领、陆海统筹、重点突破,着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蓝色产业发展和体制机制突破。
“我市要实现蓝色跨越,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努力创新,增强蓝色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创新陆海统筹机制,推进陆海统筹立法,成立陆海统筹协调议事机构,完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扩大保税港区政策辐射带动效应,推进船舶登记制度试点,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开展离岸金融试点。要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争取国家支持开展海洋科研力量整合、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体制与机制配套改革,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国家试点,加快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他说。
实施蓝色跨越行动计划
市国资委主任于大江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对于正在建设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青岛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实施蓝色引领、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部署赋予了国有经济更光荣的历史使命,也为国有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我市国有经济应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主动融入发展蓝色经济、实现蓝色跨越的重大战略,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向蓝色、高端、新兴产业转型,抢占蓝色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国有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转型升级新的动力源。”
他告诉记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国有经济领域将制定实施蓝色跨越行动计划,优化蓝色经济发展环境,在深化改革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有新突破;在服务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和北部新城建设方面及提升带动力方面有新进展;在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提升、强化风险管控、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有新举措,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蓝色跨越战略实施中的引领、拉动作用。
找准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发力点”
市发改委副主任、市蓝办主任任振刚说,我市已将蓝色引领确定为主导战略,今后,我市必须以海洋科技创新为推动,提升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争取蓝色硅谷创建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建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两大国家级综合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多层次专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同时,组织在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加强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建设400万平方米海洋科技孵化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重点载体。
他表示,蓝色引领意味着要以海洋重点产业为引领,健全完善海洋产业体系。“要壮大海洋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仪表产业,建设海西湾、董家口、胶北、即墨四大海洋装备产业园区。要发展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海洋药物、生物功能制品,建设崂山生物产业园、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胶南海洋生物产业园。要培育海洋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海洋工程、防腐防污、医用纺织等产业。要提升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培育发展水产种苗、海洋牧场、远洋渔业等行业。”
产业发展突出蓝色高端和新兴
市经信委副主任王建认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将为青岛蓝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机遇。“这两年来,青岛产业发展突出蓝色、高端和新兴,以发展海洋战略性产业为重点,加强定向招商,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制药等产业都形成了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蓝色经济已成为推动青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他说,我市今后将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集约集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海洋船舶、特种集装箱、海洋油气开发及风力发电工程装备、载人深海潜水器、水下机器人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引进海洋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链龙头和关键项目,重点发展藻酸双酯钠、甘糖酯等海洋药物以及海洋寡糖、组织工程人工角膜等海洋生物制品,加快海洋新材料在医疗、纺织领域的应用,提升产业高端聚集度,加快打造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