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当下倒逼机制下的生存需要,还是在未来城市竞争中的战略考量,青岛制造都必须加紧将“创新驱动”深刻地融入血液之中,把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地予以打造
在欧盟与美国的“双反”调查面前,一度如日中天的光伏产业全线溃败,表层上看是90%以上产品依靠出口,导致这一新兴产业严重受制于人。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缺乏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甚至原材料都来自国外,国内生产的大多是没有多少核心技术的低层次产品,很快处于过剩局面,自然是“一‘反’一个准”。光伏产业的命运,成为“青岛制造”的一面镜子。他们懂得,创新驱动下才可获得努力生存的可能,不创新即意味着死亡。
淡定来自“底气”
11月1日,欧盟轮胎标签法开始实施,根据该法,在欧盟国家出售的轮胎必须分类贴上标签,将轮胎分为 A-G七个等级,A代表性能最高,G代表性能最差。中国轮胎大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基本处于E、F级水平,新标签法对中国轮胎出口影响颇巨。
然而,我市的双星集团却表现淡定——出口欧盟的100多个规格半钢轿车子午线轮胎,目前已全部通过 C级以上标准。“我们生产的半钢轿车子午线轮胎 60%出口到欧盟,针对其轮胎标签法,利用多年积淀的创新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环保性能,新推出的高端产品完全达标。”该集团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这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重返制造业,包括 “青岛制造”在内的“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壁垒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将是‘青岛制造’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惟一途径。”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无论是当下倒逼机制下的生存需要,还是在未来城市竞争中的战略考量,“青岛制造”都必须加紧将“创新驱动”深刻地融入血液之中,把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地予以打造。那些仍然将创新仅仅作为响亮口号或者漂亮点缀的企业,注定会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迅速湮灭。
市场不分内外
与其他企业一样,青岛阿尔卡特朗讯今年以来产品出口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家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将目光投向内需市场,并很快打开局面,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直线上升。青岛阿尔卡特朗讯的转型为何迅捷而成功?
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将其归因于创新能力。“在我们企业,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人数占到总数的80%以上,阿尔卡特朗讯中国区70%以上的专利,都是来自青岛。正是靠着研发创新,我们才以最快的速度趟开内需市场。”
据记者观察,同样置身严峻的经济环境,那些拥有更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总是成为“剩者为王”法则中令人敬畏的“剩者”。
在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核评价一次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中,我市共有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公司、青特集团4家企业在列,这4家企业不但具备比同类企业强大得多的技术水平、创新业绩显著,而且在应对不利形势、维持市场竞争力方面始终有着抢眼的表现。
这些年来,海尔通过持续创新的技术引领了家电高端市场的消费,稳健支撑了其在家电行业的增长;海信技术创新工作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由此支撑起在全球设立的15个海外分支机构,以及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地的生产基地;青啤公司的竞争力来自每年占到业务收入3%以上的科技活动经费,来自上万平米的现代化研发中心、先进的研发设备和生物发酵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青特集团在近3年时间里,累计投入的技术开发和改造资金超过2亿元,大批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一波又一波的全球经济寒流冲击下,我市这些创新领域的领军企业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在产品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在国际与国内的市场开拓中,身姿显然更为从容。
需要更多创新平台
彼得·德鲁克说:“当前企业都会假设,现有的生产线、服务、销路、技术会历久不衰,但创新策略的主要假设,则是现有的任何事物都正在老化。”企业惟有创新,才会不断获得新生。
由于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开展产学研结合、培养技术创新团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的技术中心无疑是创新驱动的发动机。根据记者掌握的数字,截至去年底,我市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52家,其中国家级21家、省级54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现较快发展。然而,在全市6000家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52”仍是一个单薄的数字,“青岛制造”要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必须培育更多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下一步,我市将指导企业制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分级实施计划,培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后备梯队。同时,鼓励和指导企业建设开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层次,在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