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前瞻)中国聚焦: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55岁的史蒂夫·库里克教授(中文名:顾力行)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农场,已在上海生活近20年。经历中国改革开放变迁的他,如今正在中国从事跨文化价值观与身份认同研究。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我而言是一个‘分水岭’。”这之前,顾力行在台湾、大陆进行了多年中文学习。“我一直在‘准备认识中国’。”
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1993年起顾力行和德籍夫人一起来到上海。原本只设想在这里工作生活三四年,然后回欧洲或美国,没想到从此就没有离开。
那之后,上海的工厂开始迁往郊区,市区的大楼越盖越高,更多外国人和外地人迁入上海,多元文化碰撞显现。短短数年间,上海一跃成为“东方曼哈顿”“世界新焦点”。
在顾力行看来,中国社会更多的变化发生在新世纪之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体育界出现了姚明、李娜,宇航员进入太空,屡屡主办大型国际赛事和艺术节等。
通过改革开放,许多惠及百姓的重大变化也发生了:工业反哺农业,取消农业税,彻底改变了中国数千年“皇粮国税”的历史;从“九年义务教育”到“两免一补”“营养午餐”,惠及全国上亿中小学生;织就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以及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网,逐步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2008年汶川地震后,经过重建,6个重灾区经济总量较震前翻了数倍。这一幕也让不少来访的外国友人惊叹。
顾力行评价:“中国人开始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在乎外界评价;与此同时,对于自我以及未来道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去年1月17日开始,《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以每小时15次、每天300次的频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吸引了世界目光。
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通过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
东盟秘书长素林清楚记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为亚太乃至全球经济体的稳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帮助亚洲国家安全度过那场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又屡屡出手,与美国、欧盟等携手抵御全球金融危机。近年来,中国还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一道,通过增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等领域的话语权,力求改变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全球分配不公”状况。
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赢得了国际组织和驻在国政府、民众的积极评价。
“孔子学院”“孙杨”等新的“中国符号”,正在成为“长城”“功夫”“李小龙”等外国人眼中传统中国元素之后的新亮点。
尽管中国通过“软实力”的展示,主动与国际话语体系对话,但西方一些人依然以其固有意识形态看待中国,“傲慢与偏见”仍旧存在,“有色眼镜”未曾摘下,“中国威胁论”余音未了。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仍在西方主流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
当世界经济舞台上屡现“中国奇迹”的同时,文化中国的形象还不够清晰,中西文化交流依然严重“入超”,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屡屡发生;当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致力向外传递天人合一、仁爱慈悲、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文化内涵时,少数中国公民海外旅游时的一些陋习,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当中国人以更开放透明的态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文化差异、话语方式、传播载体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传播力和影响力还不够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奇迹,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一些方面仍需完善,公民文明素养、文明程度也有待提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希望十八大召开以后,进一步构建一个凝聚广泛社会共识、具有更大号召力的价值体系,引领中国走过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同时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更加全面、积极的国家形象。
中共十八大将开启新的历史,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阶段。人们期待,中国将通过自我审视与不断发展完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和平崛起,全面提升在世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记者 任沁沁 许晓青 何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