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胶南市委书记万建忠
近年来,胶南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加快实现转型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等一系列荣誉成为城市新的“名片”。
当下,胶南正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规划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转
壮大提升经济实力仍是胶南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胶南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越的临港区位优势、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及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三个转型”,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中实现更大作为,目前主要抓好几个平台开发建设。
一是董家口港城建设。港区建设过程中,突破传统建港模式,将港口、城市、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有效整合,力争用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及能源储运中心,打造一个现代化蓝色新港城。二是规划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目前要做好规划、基础设施、拆迁安置、劳动力培训等工作,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规划建设西海岸中央商务区。西海岸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17平方公里,全部在胶南辖区内,将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旅游度假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青岛未来西部中心城区。四是规划建设滨海旅游度假区。胶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近年旅游业急速发展,即将进入井喷式增长阶段。顺应这一趋势和需求,胶南正在滨海一线建设灵山湾旅游度假区。
胶南同时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胶南市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和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这些产业平台以及泊里、王台等产业园区,胶南正在全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工业强市一直是胶南的主导战略之一,也是胶南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传统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已形成机械装备制造、食品与医药、橡胶轮胎、家电电子四大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产业渐成规模。2011年,胶南实现工业总产值1535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度达到58.9%。今年上半年,尽管外部压力有所增加,但胶南工业发展势头依然向好,特别是项目建设实现较大突破,天信变频电机、澳普兰游艇制造、世茂国际中心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或投产;实现外贸进出口19亿美元,其中出口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增幅位居十二区市首位。
胶南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突破年”,在加快推动已有项目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区平台优势,瞄准世界500强、国字号大企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世界500强企业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青岛总部和现代农业项目刚刚签约落户胶南,将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蓝莓技术研发中心和以蓝莓为主导的北方特色水果产业化基地、价格形成中心。
胶南还特别设立了1亿元蓝色制造业扶持基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规划建设九大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16年,九大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这九大产业集聚区分别是:在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建设石化化工、海洋装备、冶金钢铁三个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千亩蓝色海洋生物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海藻加工行业内科技含量最高、加工品种最全、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机械装备与手推车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风电装备、电气设备、铸造设备、汽车零部件、豪华游艇、手推车等;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大唐、国电、国华等风电企业相继开工、并网发电,新加坡三泰膜工业年产海水淡化膜、分离膜等膜材料120万米,将成为世界上膜技术最先进、膜产品最齐全的生产基地,其集团中国总部已迁入胶南;此外,还将建设纺织机械、煤矿机械、家电电子等产业集聚区。
同时,胶南正着力打造行政效能最高、投资环境最佳、企业满意度最好的城市。通过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初步建立起了软环境建设制度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胶南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每年民生支出的增幅均高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增幅,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记者 王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