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岛10月26日电 董家口港区位于山东青岛南翼的琅琊台湾,港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7公里,距岸1000米水深可达-20米,被称为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良深水港。
2011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至此,以海洋为主的蓝色经济在中国沿海迅猛发展,蓝色效应突发裂变,董家口港也从此进入快速成长期。
金秋十月,中新社记者随山东蓝黄“两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探访团来到这里,感受董家口港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记者探访董家口港区时,正值一搜来自南美巴西的大型矿石船正在缓缓靠近有这个这座有着世界最大码头之称的海港,硕大的巨轮在蓝天碧海下与港口橘红色卸船机伸展的巨大抓臂交相辉映,展现着这一国际大港的独特神韵。
“这是一艘25万吨级的大型货轮,吃水深度17米,载货23.5万吨”。身着橘红色工装的孙波对记者说,这已是这个月来的第11条大型货轮驶进了董家口码头。
孙波是青岛港董家口分公司的一位生产副经理,在青岛港工作已有30年。
这位“老码头”指着伸展在空中的卸船机抓臂告诉记者,这一卸船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每小时可以卸货3500吨。他强调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卸载机完全是来自国产。
据孙波介绍,董家口码头长510米,有着40万吨级世界最大的深水泊位,码头上的运输皮带机达到6000多米。这座码头仅用363天便建成投入使用,一时被称之为青岛的“西海岸速度”。
当地官员管新波26日在受访时称,董家口港区是中国目前批准建设的最大深水港,港区规划有3个专业港池,设计泊位112个,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达到3.7亿吨,实际运营通过能力将达到6亿吨以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共倡导的发展海洋蓝色经济迅速得到提升,走向海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董家口港正是中国蓝色经济的裂变效应催生的成果。
孙波说,当年他在青岛老港区开始工作时,港口吞吐能力不过2000多万吨,现在整个青岛港到了4亿吨左右。管新波说,2003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为1.4亿吨,预计到2016年,董家口港区将建成泊位50个以上,新增货物吞吐能力达到3亿吨,等于再造一个青岛港。
有着119年历史的青岛港是中国特大型港口,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孙波表示,董家口港的建设让青岛港走进了世界特大港领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依托董家口港深水大港的优势,当地临港产业也迅猛放射。目前,已入驻和正在推进的项目达到19个,总投资达到19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石化炼化、青钢搬迁、海湾化工、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民用直升机、LNG新能源综合利用等10个项目投资超过百亿元。
2009年,中国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使董家口港区成为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港以大宗散货、液体化工品及杂货运输为主,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依托、中国首个“地主港”的创新试点。(记者 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