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青岛农业加速现代化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9-06 08:37:54 字号:TT

本报讯 农业兴,天下安,民心稳。在加快城市经济科学发展的同时,青岛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化”同步发展,以高端品牌农业为引领,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3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8

1家,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1%。

为抓好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青岛以打造高端品牌农业聚集区为目标,促进农业提档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首先,全面实施农业“四百工程”。自2004年起,每年投入4000万元,实施百万亩粮食、百万亩蔬菜、百万亩花生和百万亩果茶示范区建设工程,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优势产业带。目前,粮食和蔬菜示范区已全面建成,花生和果茶示范区已步入尾声,在全市形成了四大产业优势布局:以平度南部、莱西西部、即墨西北部和胶州北部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产业区,(沿大沽河流域为主的优质蔬菜产业区,以平度、莱西北部山区和胶南丘陵区为主的花生生产区,以大泽山、崂山、珠山山区为主的果品产业带和茶叶产业带,实现了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其次,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按照每个冬暖大棚补贴5000元的标准,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冬暖大棚规模化设施农业小区,全市冬暖大棚已达到9.4万亩,保证了蔬菜等农产品均衡供给。第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每年投入1200万元,扶持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市已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50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30个,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的专业镇村。第四,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建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3处,标准化示范带动面积达到210万亩,全面推行二维QR码追溯系统建设,已有98处“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成二维QR码身份识别系统。同时,积极鼓励商标注册和产品认证,全市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27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6个,打造出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

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经营方式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经营转变,我市重点实施了“双百双千”工程,即通过五年努力,培育100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00家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方面,重点抓好“一带、两区、百园”建设。“一带”就是大沽河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在沿河两岸一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8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打造全市重要的现代农业产业区,今年重点建设了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两区”就是平度、莱西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度市构建了农业服务、基础设施保障、农产品市场流通等三大体系,莱西市规划了“一条现代农业聚集带、一个核心示范园、三个规模种植区、六处特色小镇、20处标准化基地”。“百园”就是在全市打造100家集生产经营、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市级示范园区47个,全市已建设各类示范园区282个。

处于产业链条顶层的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为此,青岛实施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壮大工程,围绕花生、蔬菜、饲料、肉类、水产五大优势农产品,强化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培育扶持了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8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家、省级达到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出口,去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 50亿美元,占全省的32.5%,占全国的8.3%。同时,还组建起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全市登记注册合作社达到5185家,入社会员21.5万人。

青岛积极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装备支撑转变,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建设了50个区域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年内可基本完成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了以青岛农经网、12316服务热线为支撑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今年,为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12316服务热线,建立起以“农业专家云”为支撑,“一个中心”(12316服务热线指挥中心)和“三大系统”(百万农民信箱服务系统、远程农技视频诊断系统和手机短信服务系统)为主体,市、区(市)、镇、村四级联动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及时快捷地解决农民的生产难题。

另外,青岛还加快推动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加速转变。全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6.4万户、大型沼气工程22处、中小型沼气工程144处,年处理农村废弃物1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6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00万亩,玉米秸秆青贮达到162万吨。 (刘锟锋)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