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下海游泳的市民发现,在海里不时能看到各种水母,包括青岛人常说的海蜇等,有些人甚至还被蜇伤。昨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公布监测结果显示,今年青岛近海大型水母数量增多,其中主要是海蜇、沙海蜇和霞水母,其中霞水母最为“凶猛”。昨天,记者从第一海水浴场了解到,为保证泳客安全,浴场筑起监测预警、外围拦截、浴场内打捞三道防线,八成以上的水母都能被拦截在防线外。
种类
三种水母今年增多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青岛近海大型水母数量明显增多。自6月中旬起,胶州湾海月水母数量增多;7月份,青岛近海海蜇、沙海蜇、霞水母等大型水母数量明显高于往年;进入8月份以来,霞水母数量有增无减。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专家张洪亮表示,这三种青岛近海最常出现的大型水母中,个头最大的是沙海蜇。“我们去年在胶州湾打捞的一个沙海蜇的头盖伞径达到1.4米,铺开后就像一个写字台那么大。 ”在个头方面,海蜇次之,大的能长到直径1米以上;即使是“体型”相对较小的霞水母,现在直径也在半米以上。
密度
霞水母6000个/km
监测显示,8月17日,青岛胶州湾口附近海域霞水母平均密度在6000个/km (平方公里)以上,粘挂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防鲨网上面的霞水母约50个/km(千米)。专家表示,有害水母数量增多危害游泳者的健康和浴场的安全运营。 “我们坐船出海观察的时候,在一小块区域,半小时就捞上来四五个大型水母,其中既有沙海蜇、海蜇,也有霞水母。 ”
监测 跟踪水母分布变化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水母来袭”,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承担了海洋公益项目“典型海域水母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业务化应用与示范研究”课题研究,为今年青岛海水浴场水母灾害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协助第一海水浴场管理单位构筑起三道防线,防治水母对泳客的伤害。
其中,第一道防线就是建立对有害水母的监测预警。据介绍,自今年海水浴场开放以来,课题组在青岛近海保持10天一次的水母监测频率,对青岛近海及第一海水浴场有害水母的分布数量及变化情况跟踪监测,并向海水浴场管理单位及有关部门及时通报水母旺发状况和影响程度,为浴场防治水母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防 线海上边拦截边打捞
“第二条防线是防鲨网及浒苔拦截网形成的对有害水母的拦截线。海水浴场的防鲨网及浒苔拦截网对伞径大于20厘米的水母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 ”据介绍,8月份以来,每天都有大量有害水母粘挂在“一浴”的防鲨网上。同时,浴场加强了对防鲨网的巡视和有害水母清理,并提示游泳者及时避开有害水母。张洪亮告诉记者,“课题组坐船在一浴防鲨网附近实地调查,定期要数挂在防鲨网上面的水母数量,并观察防鲨网之外的水母数量。初步估计拦截线能拦截有害水母80%以上。 ”
除了海上拦截水母,加大对浴场内有害水母的打捞清除力度成为“第三道防线”。 “一浴”相关负责人表示,浴场救护队负责对浴场内发现的有害水母进行及时打捞,并带离浴场掩埋。针对一些泳客被海蜇蜇伤的情况,浴场卫生室及时医治,有效遏制了有害水母旺发对浴场就浴环境和游人健康的危害。 “有些泳客捞起海蜇后,就地把海蜇可以吃的部分拿走,把其他部分扔回海里,这样做不妥,残余部分仍能蜇伤人。 ”据介绍,目前青岛近岸海域依然有大量水母存在,部分水母仍可从防鲨网下随潮流进入浴场,预计有害水母对沿岸海水浴场的危害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专家提醒市民游泳时还需注意防范水母。
专家提醒
霞水母毒性最厉害
据介绍,霞水母是典型的有害种类,既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又对接触者有较大的蜇伤毒性,个头大,长得比较快。 “霞水母的‘须’有一二毫米粗,能拖到两三米长,碰触者的蜇伤痕迹就像鞭伤。 ”专家表示,不小心接触霞水母的话,身上可能留下一道道伤痕,一个中等大小的霞水母能蜇伤几十人,被蜇伤后有烧伤感、奇痒无比;蜇伤范围很大的话,严重的能造成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就医。据了解,立秋后,海蜇发威“伤人”事件频频发生,目前一浴被蜇伤的已有上千人。
相关链接
大型水母一个重达200公斤
水母是一种低等海洋生物,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大型水母重量可达200公斤。市民常吃的海蜇,就是水母的一种。据海洋专家介绍,水母是一类肉食性低等动物,生长速度快、天敌少、蔓延迅速,大量猎杀和摄食浮游动物以及鱼类的卵和幼体,导致生态系统受损。而水母暴发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海洋中水母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在许多海域出现水母大规模暴发现象。
相关新闻
台风浒苔“捣乱”海蜇捕捞“歇菜”
山东省海洋渔业部门22日发布消息,受持续台风等影响,山东省增殖海蜇回捕旺汛已过,参捕渔船已大幅减少。 “苏拉”、“达维”过后,只有少量渔船坚持生产,目前一般单船日产100-200公斤,好的只有300公斤。而这个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青岛。海蜇市场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一般12元/公斤,但个别地区价格较高,如日照达23元/公斤。
记者从市海洋渔业局获悉,总体来看,全市海蜇整体产情一般,与开捕前资源预期差距较大。初步分析认为一是台风肆虐加剧了海蜇资源波动,同时也影响了渔船正常作业,加快渔期结束。二是山东南部海域沙蜇和浒苔泛滥,导致渔船出海作业受到较大限制,海蜇回捕效率不高,沿海多个地市反映今年海区内沙蜇数量较多,渔船无法下网,渔船只能用捞子打捞,影响了海蜇的回捕产量,致使山东南部海域海蜇减产。预期随着水温下降,浒苔死亡沉降,海蜇生产还可持续一段时间,产量可能有所增加。
上一篇:美女网购化妆品上当不如地摊货
下一篇:中国情人节带旺花市花店当天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