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错判和误判更为可怕的是偏见……我们有能力用文明进步说服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不必过度与外界对立,改变世界的格局是需要巨大付出的,体育也是如此。
有关伦敦奥运会中错判、误判的报道一定会吸引公众目光。内心的情绪也很容易被点燃,一种对立油然而生——老牌帝国主义与我们文化对立冲突,看不得我们金牌连连,更看不得我们大国崛起吧。如果因此逻辑发展,大家好像也就可以释然了,坏人与好人的对立是
涉及中国运动员的错判和误判在某些时刻看得清清楚楚,自行车、体操赛场上明显一些而已。在赛艇赛场上,因湖上侧风强烈,道次安排就变得极其微妙了,东道主临时更改章程,从第二天开始执行有利于东道主的道次安排原则,立竿见影,本来就强大的英国赛艇队在最佳的第六道上接连斩获好成绩。这就是所谓的“东道主优势”吧,观众无从知晓,只有竞赛者才深知。
凡是强国大国谁没有做过东道主,这份优势大家心知肚明,不要越过一个公认的界限也就是了。受损一方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那也是天赋权利,大多数情况下,申诉一方自己也知道,表明立场也就是了,改变结果基本无此先例。体育竞赛往往被描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如果普遍接受这一理论的话,那么就要认同体育竞赛的角逐怎可能局限在赛场之内,任何决定比赛结局的要素都要参与博弈和苦心经营,赢得裁判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击剑项目在十年前往往会在最后决战时刻遭受裁判的“暗杀”,而且是明目张胆的,欧洲人的领地不容亚洲人侵占,哪怕是牺牲掉若干裁判的所谓清誉甚至裁判生涯也在所不惜。如今,世界击剑界开始接受中国,认同我们的实力,这份平等得来不易,这才是中国击剑征服世界的开始,其他运动道理亦然。
单一看某块金牌的得失与裁判良心,很容易让人义愤填膺,但我们都要从一个项目的均衡性角度去观察裁判和单项协会的复杂心理。中国羽毛球在林丹拿到第四块金牌后,距离自己渴望的第五块金牌只有一场关键之战,以欧洲人为主导的世界羽毛球界不希望一国独大,在紧接着进行的男双决赛中就要更为严苛地判罚中国选手,我们有心理准备,用自己的努力让裁判的作用降到最低也就是了。
任何一块金牌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是在一条复杂的时间轴线上,周边附着了太多的利益博弈。很多打分项目具有可操控性,一个国家在漫长时间轴上的成绩得失也会被综合考量,背后的博弈渗透着复杂的逻辑。有此心理之后,有些金牌的归属也就逻辑清晰了,不少吃亏者也会安慰自己,过往我曾经是受益者,未来我也继续会是受益者,一份微妙的平衡似乎每个人都知道,抱怨一时也就是了。
比错判和误判更为可怕的是偏见,叶诗文当是最好例证。他们不信任中国体育的诚信体系,这种不信任根深蒂固,要想铲除需要时日,也需要事实说话。我们有能力用文明进步说服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不必过度与外界对立,改变世界的格局是需要巨大付出的,体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