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颜强:消极比赛违背体育道德 不择手段不是胜利

来源:体坛周报评论员颜强-- 2012-08-04 09:12:26 字号:TT

    “我们看到印尼选手,韩国选手都在采取这样的手段,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那么中国公众,将如何看待这一对羽毛球选手的表现?”BBC直播间里,制片人理查德·洛森如是询问我。

    抵达伦敦不到12小时,还在跟时差战斗的我,被BBC同行的电话叫醒,邀请我去BBC国际广播的伦敦市中心演播室做节目,话题自然是关系中国代表团的新闻。中国夺了多少奖牌,自然不会是英国媒体关心的话题,按照他们怀疑一切质

疑一切的习惯心理,我知道谈话内容肯定少不了叶诗文。没想到一觉醒来,中国羽毛球和韩国羽毛球的女子双打比赛,双方都消极比赛,成了英国媒体正在爆炒的话题。

    消极应对比赛,哪怕是为了赢得最高比赛,终归是有违体育道德的,中国公众对这样的比赛表现当然不满,只是运动员本身也是受害者。BBC全球广播的节目进行时,国际羽联宣布了对8名羽毛球参赛选手取消比赛资格的严厉判罚,看上去捍卫了体育精神,只是国际羽联制订的奥运会比赛规则,直接将赛制上可钻的漏洞摆了出来。这8名选手都不对,然而国际羽联本身呢?他们能否承担因为自己愚蠢而让整项运动受损的代价?

    消极比赛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还只是发生在明面上的问题,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稍晚接受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采访,也算是危机公关的手段。可是英美媒体对这种话题的放肆炒作,让人感觉不爽,哪怕他们在面对本国运动员出现的类似问题时,态度也是如此的咄咄逼人。当叶诗文的话题又被抛出来后,我觉得有些愤怒。

    正面的回答,就如索普、麦肯罗和迈克尔·约翰逊这些专业人士的分析,16岁到20岁的运动员,只要训练方法发生一些改变,是完全可能出现成绩大幅上升现象的,我反问BBC同行,英美社会都有“在确认有罪之前,其人都是清白无罪”这样的舆论原则,为什么在叶诗文现象上,他们没有这种宽容的精神。我还觉得这话说得过于客气,“如果成绩大幅提升,就和禁药有着必然联系,那么你们英国新鲜出炉的环法冠军威金斯的禁药嫌疑,你们在调查吗?克里斯·罗伊爵士这样的英国奥运英雄,还有(环法冲刺王)卡文迪许们,是否都有禁药嫌疑?”

    这样的回复,让我感觉稍微好一点,因为叶诗文给了我们充分的捍卫理由。然而对于羽毛球队的表现,我认同新华社杨明老师的观点:这样的比赛过程,相当丢人。

    类似的现象,在中国体育业界早就司空见惯,让球连带出来的社会话题,实在太多了。只是这次羽毛球风波,一对想放弃比赛的中国选手,遇上一对也想放弃比赛以谋求更好进决赛机会的韩国选手,这样的比赛如何对得起奥林匹克,如何对得起那些到现场来为奥运加油的观众?

    羽毛球事件,肯定不是第一次,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但这样的丑闻,在英美媒体的引导下,被放大得比叶诗文通过严苛药检的喜讯要大出太多。这种话题也让你难以理直气壮地进行辩驳。从比赛一开始,中国羽毛球就失去了道德制高点。这样的对待比赛,哪怕最后夺取金牌,也绝不是真正的胜利。

    金牌对我们太重要,是加官进爵,百万奖金的考验。在这样的名与利面前,利益决定这一切。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