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洋(资料图) 20多年前他是“娃娃市长”,后来人称“少帅”,再后来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他最新的履历是从重庆到广东,始终站在改革的前沿。他敢想、敢说、敢干,在众多官员中,他说的话常常能让人耳目一新。 5月最初几天里的燥热,让北京提前进入了夏天,千里之外的广东感同身受,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一席话让温度骤然升高。 “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广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5月9日,在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汪洋称。 第二天,在深圳组的讨论会上,谈及改革,汪洋说:“现在的环境至少没有让人觉得我们比1992年前后、改革开放初期更好吧?”他甚至直言:“燃烧岁月的激情越来越淡漠。” 同是在这次会上,汪洋还说,将在广东进行干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点,鼓励记者暗访,一个好的制度比一个好的领导更重要,改革要从党和政府头上开刀…… 听话听音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 本次5月初召开的广东省代表大会上,汪洋传达出的声音非常丰富。 汪洋在报告中说,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而在谈到为官执政时其称,长期执政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这与他在今年2月末的表述一脉相承,他说:广东正进入矛盾的凸显期和高发期,社会矛盾的热点多、燃点低,现在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有矛盾都习惯找政府,导致矛盾不断激化。 而汪洋的改革已经在一些细节上开始了。他此次作的报告中,回顾广东5年发展成绩的篇幅很短,通篇没有一组数字。汪洋解释称,这是为了避免冗长。 其实,在早春3月,今年全国“两会”前后,汪洋作为改革者就亮出了鲜明的风格。 领导一出席有人带头鼓掌。汪洋说:我看了也觉得别扭,开会时这样那样的“潜规则很要命”。 与钟南山对话“放权”时,汪洋说:这需要有些部门能够跳出部门利益。 他不避讳敏感话题,有记者问“小悦悦事件”,他说:学雷锋活动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小悦悦事件”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 3月5日下午,广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有记者问道“乌坎事件”。汪洋作答:我实事求是地说一句话,乌坎的民主选举没有任何创新。 他不怕外界的曲解和放大,一面半开玩笑地说,有些记者曲解了他的意思,不够朋友啊!一面公开谈论改革。 在广东代表团3月6日讨论会上,汪洋对记者说:“我赞成改革。”他随后给出的改革方向是“政经分离”。 他直言不讳:我们现在政府管得太多,是大政府。改革不下去怎么办?汪洋说:如放权碰到法律障碍,我们一块去上访吧! 他感悟GDP不再代表幸福,改革要“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转型升级期间的阵痛,那就可能带来长痛,甚至可能导致衰落、消亡”。 再往前,汪洋2月初讲话时称,目前有的村支部“5个人只有8颗牙”,村里都是老人家在“主持大局”;1月5日,他警醒官员,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能成为“人官”,而不会被老百姓骂为“狗官”。 改革“少帅” 曾经的过往为如今的敢说埋下了伏笔。 汪洋1955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州,1972年参加工作,1988年11月出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时年33岁的汪洋被当地人称为“娃娃市长”。但就是这个娃娃市长在贫穷的皖北山区的改革震动了中国政坛。 汪洋当时在电视讲话中说:要改变观念!有人“养鱼怕偷”,“做生意怕骗”,就是不怕穷?汪洋还对当地旧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把住房制度、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等都列入改革计划,还将多家国有企业列入了改革范围。 “铜陵改革”让汪洋获得了邓小平的赏识。 1993年,汪洋出任安徽省副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汪洋的超前意识很强,在任常务副省长分管财税工作时力推改革,连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都说他“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2005年底,汪洋空降重庆,出任市委书记。在重庆期间,汪洋最广为人知的事情是以开明、冷静、务实的态度解决了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当时,“钉子户”户主杨武爬上孤岛般的楼顶大喊:我要见汪洋! 有媒体还报道过汪洋在重庆的一个细节,在重庆2006年遭遇特大旱灾时,汪洋到农贸市场视察,菜农坐在地上回答他的问题,随行人员两次叫菜农站起来回话。汪洋突然做出了一个意外的举动,他从菜农箩筐里抓起一个大青椒,转身砸向该工作人员。他事后表示:“今天我对有些工作人员不客气,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2007年,汪洋主政广东。在就任广东省委书记后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汪洋就给各级官员以“当头棒喝”,一口气说了22个“解放思想”,并号召发扬当年“杀开一条血路”的精神。 在经济战略方面,汪洋力推进行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并主张企业“该倒的就让它倒”。 改革就有阻力。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一名官员私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改革就要涉及到伤害某些群体的既得利益,因此有的官员阳奉阴违,甚至还“跑到中央去告状”。 如今,这位两鬓斑白却坚持不染发的“少帅”让广东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改革备受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