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最高龄寿星110岁 每天照料68岁儿子 “即使到了80岁,也还是有个老娘好。 ”走进青岛最高龄寿星王玉玲的家,她80岁的女儿郑淑民老人告诉记者,老母亲110岁了,还念念不忘儿女的衣食住行。前几天老人拿出自己的一件毛衣,让女儿拆了给68岁的小儿子织条毛裤。 110岁的王玉玲倚在床头,旁边的是80岁的女儿和76岁的儿媳妇。三个白发老人围在床边,拿着一块写字板咯咯地笑,享受被她“管”着的幸福时光。 往事 捡鱼头给孩子做美味 王玉玲老人有6个子女,老大因病去世,两个在外地安家,其他的都守在母亲身边。前天晚上,老寿星被接到莱芜二路的女儿家。搬趟家不容易,孙子、孙媳妇打车背着老人转移,但老人说愿意去各个孩子家转转,这些孩子,哪一个她都放心不下。 “小时候我们家很穷,钱少孩子多,我印象里妈妈没买过菜,后面的伏龙山就是我们家菜园子,蒲公英叶、苦菜、槐花、灰灰菜,山上的野菜我们都认识,挖出来过水后用大蒜拌着吃。 ”女儿郑淑民告诉记者,那时吃顿地瓜干就是好饭了,这地瓜干还是发霉的,好像是酒厂拉出来给人烧火用的,妈妈搬回来两麻袋,地瓜干每一片都有霉点,妈妈把好的部分掐下来,用水煮给我们吃。郑淑民说,在艰苦的环境里,母亲还是能绞尽脑汁为孩子们做点好东西调剂生活。有人买了刀鱼之后把头、尾剪下来扔掉,王玉玲就捡回来,用火烤,搭配上烤过的辣椒,调制出一道美味。她在院子里种西红柿,自己晒面酱。那个年代孩子饿死、病死并不是新鲜事,但在母亲细致的照料下,郑家的6个孩子虽然消瘦,却个个健康地活了下来。 那时候,小学毕业就算有学问了,有亲戚劝王玉玲把小学毕业的孩子送进工厂赚钱,但王玉玲和丈夫坚决反对。在父母的坚持下,郑家的老大读到了大学,“有一次我看到妈妈拿着散沙一样的橡子面往嘴里塞,我尝了一口,根本没法咽下去,我说还是让我出去工作吧,妈妈说她吃点苦不要紧,孩子们不能没文化。我上到高中的时候,家里实在拿出不钱来了,弟弟妹妹小,我就辍学工作,支援他们继续读书。 ” 时尚 百岁老人爱“玩”电脑 郑淑民说,母亲自己识文认字,现在她每天都要看《参考消息》,银行利息是多少,美国总统叫什么都一清二楚。老人喜欢玩拼图,玩空当接龙的纸牌游戏,因为想念外地的儿女,她还要求郑淑民装了电脑,方便她和外地儿女视频聊天。 前一阵子感冒,老寿星变得不那么勤快了。她坐在床上,兴致勃勃地看着记者和女儿谈话。虽然耳背,但老人还是会礼节性地朝记者微笑、点头,有时候示意儿媳给记者倒水。床头柜上是儿媳买来的康乃馨,在老人的写字板上,儿媳妇写着“母亲节快乐”的大字。往常,老人会把写字板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这一次,她没舍得马上擦掉。 感动 看天气预报提醒众子女 中午饭有煮玉米,王玉玲拍拍女儿的肩膀,把写字板递给女儿。“趁着牙好赶快吃,老了就咬不动了。”她指指自己的牙,摆摆手。女儿郑淑民笑着接受母亲的建议,“她知道我喜欢吃玉米,我们的喜好她都记在心里。谁生病了,她自己不能去医院探望,就打电话派别的儿女去,小弟弟的媳妇去世了,她就老是担心小弟弟的生活,叫我们去送吃的送穿的。 ”郑淑民说,在母亲眼里,80岁的女儿、68岁的儿子都是小孩,即使自己的吃喝拉撒都要有人扶助,她还是会担心孩子们“太小了,不会自己照顾自己”。每天睡觉前,老人会列个表,想想这个孩子缺点什么,这个孩子该提醒点什么。看报纸上说天气要变化,她就催着通知大家,儿女说他们知道看天气预报,老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做天气预报的复述工作。(记者 赵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