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开始看到蜱虫吸附在我肚子上,我还以为是一颗痣,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小虫子。 ”前天上午,家住李沧区的李女士被一个不足1厘米长的神秘虫子咬伤,去青岛第八人民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近年来臭名昭著的蜱虫。三天以来,八医已经连续接收3名被蜱虫咬伤的患者。 报料 草地游玩被“盯上” 前天,36岁的李女士一家开车到外面游玩,中午找了一处背阴草地坐下吃饭。 “当时我在草地上坐了1个多小时,我估计虫子很可能就是这段时间爬到我身上的。 ”李女士说,当天被虫子咬后,她没有任何不适,第二天早上起床,她突然发现肚子上多了一个黑色的痣。 “我不记得自己肚子上有痣,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黑色小虫子,把我吓坏了。 ”李女士一把就把虫子拽了下来,发现被咬过的皮肤多出一个小红点。李女士仔细一想,这两天她就只在草地里停留了很长时间,应该就是在那时被这虫子“盯上”的。说来奇怪,虫子在李女士的肚子上呆了一天,可伤口一点疼痛感都没有,但谨慎的李女士还是来到八医皮肤科就诊。 确诊 咬伤潜伏期很长 通过查看李女士的伤口和虫子照片,皮肤科主任王德旭确诊李女士是被蜱虫咬伤,因为就医及时,李女士的伤口经过简单处理就离开了。 “在处理患者的伤口时有一定难度,因为蜱虫是用嘴部的口器扎入人的皮肤,患者自己把蜱虫硬拔出来,口器就留在皮肤中,而口器只有1毫米长,十分难取,最终是用镊子一点点取出的。 ” 据了解,患者一旦被蜱虫咬伤后,潜伏期比较长,有时几天内都没任何不适。 “蜱虫会通过口器从人体吸血,同时向人体分泌麻醉剂物质,这些物质中含有病毒和细菌,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发热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王德旭说,一旦被蜱虫咬伤,可能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致人死亡。 说法 提前一个月活跃 据介绍,我市蜱虫咬伤事件多发于4月至10月,然而由于近来连日高温,蜱虫提前进入活跃期。记者从八医了解到,5月2日至4日,他们每天都会接诊一名蜱虫咬伤患者。 王德旭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患者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去年一年我们共接诊了100多名患者,其中小到1岁,老到84岁的患者都被蜱虫伤过。今年时间提前了一个月,估计全年患者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 ”据介绍,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影响蜱虫的活动,其中气温对蜱虫生长有重要影响,我市连日来的高温是蜱虫提前进入活跃期的原因之一。 医生提醒 一旦被咬后可用植物油除虫 “市民可以尽量少去树林、草丛密集的地方,如果要去,可以扎紧袖口、裤腿口、领口和腰部位置,防止蜱虫进入。 ”王德旭提醒市民,如果一旦发现蜱虫刺入皮肤,切忌不能硬拔,因为蜱虫在吸咬人体皮肤时,会将头部倒钩形状的口器扎进皮肤,同时不要用烟头烫暴露在外的蜱虫身体,这样会引发蜱虫分泌更多毒物。市民可将伤口抹上一些植物油,令蜱虫窒息而死并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