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围绕着如何充分发挥蓝色经济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实施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蓝色硅谷建设,构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实现蓝色跨越宏伟目标等方面建言献策。 建设现代化蓝色新港城 青岛是一座因港而生、因港而兴的城市。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董家口港区成为青岛承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蓝色经济先行示范区的载体和平台。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绍云委员认为,董家口建设蓝色经济先行示范区应实现由传统装卸港向现代物流交易港的转变,由单纯建设港口向港城一体化发展的转变。同时,开发建设董家口港区,不仅提升青岛在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上的竞争力,而且对调整优化青岛市产业布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具有重大意义。 “到十二五期末,董家口港区将建成三亿吨大港。”王绍云表示,今后董家口港区将迅速发挥港口对产业区、生活区的带动作用,逐步构筑起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互动发展的现代化蓝色新港城。 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周海燕委员也认为,董家口港区要突破我国港口传统的生产模式,通过搭建矿石、石化、煤炭三大物流交易平台,整合各种要素和资源,建设一个以大宗物资交易为核心,以发展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为重要特征的物流交易港。 周海燕建议,建设以董家口港区为依托的临港工业体系,形成蓝色经济的“增长极”。大力提升能源储运、矿石运输、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引进港航服务、海洋高新科技等高端新兴产业,全力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现代蓝色高端产业集群,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构建董家口港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彰显新一届政府施政特色 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昨日下午,出席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了代市长张新起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认为,报告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青岛的实际,体现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基本要求,彰显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特色,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的社情民意,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委员们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了市十四届人民政府2008年组成以来的工作,全面谋划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思路清晰、措施可行、鼓舞人心,凸显了新一届政府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创新突破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大家谈到,报告中呈现出诸多新亮点,特别是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方面提出了“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新青岛”的具体要求;在建立更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方面,提出突出蓝色、高端、新兴、创新的具体方向;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提出了建设大青岛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七区五市今后的发展分别予以了明确定位;在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方面,提出了教育、医疗、文化、民政等千万平方米社会事业设施建设等具体要求,切实体现了政府的亲民爱民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方面,提出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包括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等。报告还对2012年的主要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对蓝色经济、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全域统筹、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包含数字的“量化”要求;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勤政廉政六个“力倡”和“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的新要求,体现了政府的自我加压、尽心履职和各项工作快马加鞭、只争朝夕。 委员们纷纷表示,将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一思想、汇聚力量,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革、民建,民盟、致公,民进、无党派,农工、九三,工商联及妇联,总工会、社会福利,共青团、青联等各组在讨论中,分别就加快蓝色经济发展、保护好胶州湾、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民生事业、打造文化强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本报记者 戴 谦)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的“温床” 近年来,打造区域创新集群已成为国际科技园区发展的主流趋势。 “要构建‘蓝色科技’创新网络,必须优化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九三学社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林萍委员认为,通过组建海洋科技创新联盟,争取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支持,以青岛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先期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和海洋新材料为重点,整合国内相关领域的科技力量,建立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同时,成立由知名海洋科技专家领衔的海洋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对海洋科技创新联盟的发展和未来海洋科技走向进行决策指导,并定期邀请海洋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参加蓝色高峰论坛和联盟举办的各类海洋科技交流活动。 林萍建议,要强化海洋科技国际交流机制,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联盟为平台,与欧美等国际知名海洋机构和海洋科技高端人才建立联系,通过项目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渠道将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资源纳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网络。同时,还应规划建设“蓝色硅谷”云计算平台,打造共享的海洋科技信息网络。还应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支持山大青岛校区更多设置海洋科技应用专业,提升对蓝色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实现蓝色硅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海洋产业研发与制造并举 “‘青岛研发,舟山制造’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我市在海洋产业中的优势与弊端。”民革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尹明琴委员说,青岛具有发展海洋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和科研优势。但审视我市的海洋产业现状,却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定位不精细的问题。 尹明琴认为,应尽快健全完善三个平台:一是完善研企对接平台。成立市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联谊会,定期组织科研单位和企业家开展联谊交流活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二是完善展示交易平台。建立全国性海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海洋科技网站和数据库,定期举办海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成果推介会、专场交易会,让研发与市场实现更好连接,推动海洋科技成果交易和产业化,真正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三是完善资金投入平台。依托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创办市蓝色经济投资担保公司,创新蓝色经济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带动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以及其他民间资本加大投入,为加快我市海洋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发展海洋产业,还应结合我市的本土优势,放眼世界,突出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尹明琴建议,充分考虑战略新兴产业与蓝色经济之间的联系与协同,注重产业内部的协调性和产业延伸的合理性,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及仪器仪表设备、海洋环保、海洋信息技术为重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批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为特征的海洋领域战略新兴产业,把我市打造成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 本报记者 刘振兴 提案撷英 完善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市政协委员周海燕:保护青岛世园会知识产权目前尚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机构和工作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不足,公众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高。建议参照上海世博会及深圳大运会模式,结合青岛世园会具体需要,启动知识产权立法调研工作并拟定立法规划方案,尽快依法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建议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和决定青岛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事项和行动。此外,还应设立青岛世园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立举报和执法督察机制,在公众中普及和深化知识产权保护理念。 推进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 市政协委员乔俊良: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迅速扩大,枯枝落叶等园林绿化废弃物也大量产生。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市内四区每年产生的园林废弃物总量在80万吨以上,已成为继城市生活垃圾之后的第二大城市固体废弃物。研究园林废弃物特征、功能和生态利用途径,对促进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绿地自我调控和发展能力等有重要作用。 建议我市制定市级绿化废弃物管理办法、行业规范和应用标准,将绿化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加工、再利用等环节串联起来,形成资源化再利用产业链。同时,对相关科研给予相对充足的经费支持。(记者 王沐源) |
下一篇:政协委员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