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李村商圈,建了一批新的大型商场、卖场,周边环境也有较大改善,可这么多年了,给市民出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的‘黑摩的’营运现象却一直没有消除。我们想不通的是:为什么相关部门总是隔三差五采取行动,甚至好几个部门联合执法清理,可‘黑摩的’依然不见减少。”关心青岛发展大计、反映身边民生问题,青岛早报开通今年市“两会直通车”以来,不少市民纷纷通过直通车平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其中多位市民建议代表委员关注李村商圈的“黑摩的”乱象,以督促相关部门从根本上遏制“黑摩的”出没。 现象李村“黑摩的”最突出 “我在李村居住了6年多,对于‘黑摩的’营运有太多的话要说。”家住李村商圈附近桃园路上的市民徐先生说,从他大学毕业在李村附近工作到现在,李村区域内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就是“黑摩的”的身影,特别是商圈附近摩的扎堆。“黑摩的”带来最大安全隐患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伤人致命的交通事故。“去年春天,我曾在京口路上眼看着一辆‘黑摩的’在抢红灯时刮上了一辆私家车,摩托车横着摔在马路上,摩托车主和搭乘的一名女孩子摔倒在地上。好在私家车速度不快,摩托车主又戴着头盔、护膝,从地上爬起来后扶起摩托车看能不能骑,一看还能发动,跨上车一溜烟开走了。可怜搭乘的女孩子胳膊被擦伤,等回过神来,再找摩托车主的时候,发现早就跑远了,地上只留下一个摔掉的摩托车后视镜。” 在徐先生看来,李村商圈是市内四区“黑摩的”最多的区域,“黑摩的”好像成了这里的一个特征。“黑摩的”带来车祸,除了伤人之外,还让原本拥堵的李村商圈交通堵上添堵。“虽然他们能给市民提供一些出行方便,但这一丁点的方便和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我刚到李村的时候,也曾坐过一次‘黑摩的’,当时看司机头上戴着头盔,腿上戴护膝,全身防护严密,问他为什么不给乘客也准备一个头盔时,摩的司机说了一句话吓得我以后再也不敢坐了。他说‘你们只坐一会,我要全天开摩托车,出了事咋办?’原来司机也知道容易出事!” 顽疾年年整治没见少 李村“黑摩的”之乱对市民而言,可谓司空见惯。而说到对“黑摩的”整治,每年相关部门都会采取行动,且时常开展一些专项清理行动,通过媒体的报道,市民也看到相关部门所做的努力。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李沧交警大队四个中队曾在一次集中查处行动中,两个小时逮住了38辆问题摩托车。在一个查处现场,无牌摩托车推着交警往前行驶,刮伤民警手臂;在另一处查处现场,被查摩托车竟轧着交警脚部跑掉。交警查处问题摩托车,在半年时间内曾达到14次之多。 记者调查发现,即便是多部门联合清理,李村“黑摩的”依然层出不穷,而带来的隐患和危害一直威胁市民出行,就在昨日清晨7时50分左右,书院路上还发生了一起无牌照的“黑摩的”与私家车相撞的事故,摩托车主受伤被送进医院。“交警查处,城管清理,可‘黑摩的’最善打游击。”在向阳路上经商的李女士说,李村商圈有两大顽疾,一是地面上“小广告”,二是马路上的“黑摩的”,最难清理了。 建议清理“黑摩的”不放松 “对于李村‘黑摩的’,不仅市民有意见,就是我们人大代表,也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建议。”了解到市民通过早报“两会直通车”反映李村“黑摩的”问题后,市人大代表朱继强表示,他将关注这一市民呼声,在今年人代会上再次提出相关建议,督促有关部门从根本上遏制“黑摩的”乱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相关部门加大常态化执法力度。” 朱继强代表认为,清理 “黑摩的”应该根据法律规定,严格处罚,切实让“黑摩的”司机感受到违法代价。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加大执法力度,不能依靠几次集中查处和清理行动来管理,而是应该像查处酒驾那样,执法不放松。(记者 刘延青 摄影报道) 新闻内存 “黑摩的”曾半年夺两命 ●2009年2月27日早晨7时,崔某驾驶无牌两轮摩托车,载着五年级小学生郝某及七岁的妹妹到学校,沿着李沧区九水路西向东行驶至京口路路口处时摔倒,姐妹俩被甩出倒地,正好遇到司机江某驾驶的公交车沿着九水路西向东行驶到这个路段,车辆瞬间轧过郝某的身体,120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确认郝某已经死亡。 ●2009年8月16日,一名29岁的外地来青打工人员赶着去上班,坐上了一辆无牌无证的摩托车,当摩托车行驶到重庆中路瑞金路站牌附近时,遭遇车祸身亡,扔下妻子和两个孩子。11月20日,李沧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死者家属请求法院判赔489886.5元,而摩的司机说,自己一贫如洗,拿不出一分钱。 |
上一篇:委员:门诊化疗应给人设“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