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市教育局启动了“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师德教育月活动,在活动中“万名教师访万家”的家访要求再次被提及,市教育局提倡全市十万余名中小学教师能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家访。记者昨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电话、短信和聊QQ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有些家长嫌麻烦也不愿意接待老师家访。 8年没见过老师家访 “老师家访?从没来过我们家。”市民曾女士的孩子在市南区一所初中学校上学,她告诉记者,女儿今年上初中二年级了,从小到大没有一名老师到家里进行过家访。尽管没有家访,但她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一点儿不少,“孩子在学校里有事,老师会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也经常会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曾女士说。 记者随机调查了近50名家长,超过八成的家长表示没有接待过老师上门家访,除了家长会外,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都是通过电话、短信或者QQ等通讯工具。调查还发现,有超六成家长欢迎老师能走进家里,特别是初中、小学的学生家长更希望老师能上门家访。 家庭隐私让老师难进门 一名老师坦承,家庭隐私是家访“缩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不少再婚或是单亲家长不想让教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状况,常常以“没有时间”推托教师家访。还有家长认为家访是送礼物塞红包换取老师好感的好机会。市民逄女士认为,现在社会都讲究个人隐私,一般是很熟悉的朋友或者亲戚才会到家里,平时有什么招待都是安排在酒店,所以老师到家里多少还有些尴尬,“再说老师家访大都是利用放学后或者周末的休息时间,不能让老师空手离开吧。”逄女士担心出于好心的家访会给家长增加新的负担。 而市北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班上有一个孩子成绩下滑得很厉害,通过跟孩子谈心,她得知孩子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她就联系了孩子的父母希望能上门做一次家访,结果父亲很坚决地拒绝了,说自己正在外地出差,而母亲也推辞了好几次,最后同意家访,但在楼下直接把老师领到了一家咖啡店里。“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出于保护自己的隐私,就不会太坦诚。” 激励机制发动老师家访 “其实家访这件事,我们学校开会强调了很多次了,每次一开会老师的积极性就高一些,但热情一过这件事就放下了,毕竟家访要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学校也不能强迫。”市南区一所小学校长表示,除非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激励措施引导老师进行家访,如果只靠倡导,很难调动起老师的积极性。 “哪有家访时间啊?两个班加起来有80多名学生,光批改一次作业都觉得累。”一名中学女教师说,自己是英语老师,还是班主任。每个星期除了有十多节英语课外,还有教研活动、班主任会等等。如果不是学生的问题实在严重到要和家长面谈的地步,大部分时间是打电话与家长沟通的。 “家访要利用放学后,这肯定要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市北实验小学校长栾文彝表示,要激发老师家访的积极性,首先要让老师认识到家访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通过与家长交流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很多时候,在家长中会藏着好的意见和建议,但平时可能没有机会讲给老师听,这种家访的方式,无疑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记者 臧旭平) 专家观点 家访的功效难替代 采访中,多名教师和教育专家均表示,尽管现在有了很多先进的通讯手段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但家访的老习惯依然不能丢。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应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同样重要,家访仍是了解学生最有效的途径。 “家访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学生看到老师来看自己,会感觉老师心中装着他,这对学生来讲是个莫大的鼓励;其次,家访容易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更及时有效;另外,老师通过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成长。”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徐菲告诉记者,家访的功效很难替代,不管工作多忙,老师都应该尽可能地安排时间家访,走进学生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