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社区转诊 小病不出社区 坐等医生上门 龙年春节刚过,家住四方区嘉定路70岁的李静汝老人突感胸闷心慌,于是赶紧给离家不远的四方区新惠康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打电话求援。七八分钟后,社区医生刘根成带着听诊器和药箱来到她家,经测量血压,发现有点高,但心率基本没问题……足不出户就能看病,李女士享受这种“私人医生”待遇已长达4年多。她由于体弱多病,在社区医院办理了家庭病床,一旦发病,社区医生立马上门诊断。万一出现病情加重,社区医生会协助她向大医院转诊,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无需缴纳挂号费,还可增加医保报销比例。 据悉,我市于2006年施行家庭病床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具有门诊大病资格且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医保退休老人均可办理。如今,可办理此业务的社区医院,已从最初8家增加到39家。2007年,我市推行社区首诊制度,居民医保参保人不通过社区转诊而住院的,医疗费用不报销,职工医保参保人通过社区转诊,可不用挂号直接就医,住院费起付线减半,个人自付比例也能降低两个百分点。据统计,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市每年约有8万人通过转诊就医。这些医保病人通过在大医院治疗,当病情稳定后,还可通过转诊回到社区医院,接受康复性治疗,进一步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随着医保制度、双向转诊制度的推行,我市“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分级诊疗格局已形成。这样,不仅盘活了社区医疗资源,还分流大医院病人,改善大医院超负荷接诊状况,还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 事实上,社区转诊仅仅是让基层医疗机构焕发生机的起点。当2011年新医改将目标指向众多公办社区医疗机构时,原本隶属于区医院的社区医院从原单位剥离,实行政府“兜底”拨款的政策,让社区医院安心为老百姓看病。“工作忙碌了,医护人员的待遇也有提高,其中40%到50%的患者,是从别的街道、社区跨片前来就医的。”延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春红说,让社区医疗享受多项利好政策,目的是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现在社区居民越来越认“公办社区医院”这个牌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