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扶老·育孤·助困全国领先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2-06 10:41:46

    光阴荏苒,五年转眼飞逝!随着政府提供的救助标准不断攀升,青岛无论是城市低保、农村五保户,还是残疾人、单亲家庭,这些社会特殊群体所得到的特殊关爱彰显无遗;

    无论是选择居家养老,还是入住养老院,家庭困难的老人们全部得到相应的生活补助,再无后顾之忧;

    无论是住在福利院、寄养家庭,还是踏入社会,孤残儿童在养育、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都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大发展的五年。据统计,我市在困难群众救助、养老服务、孤残儿童养育、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优抚安置、绿色殡葬等十余项社会保障方面,创造了在全国领先的佳绩,四十余项工作成果和经验做法得到全国推广,先后赢得了“全国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全国社会化养老示范市”殊荣。

    关键词·助困

    三次提高低保标准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除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低保金涨了之外,我还得到了1000多元的大病救助、2000元的临时救助,还有800元取暖费,这些救助帮了我们家里的大忙!”家住费县路57岁的市民冯文娟,2009年患上了乳腺癌,为了治病家里花费很大。祸不单行,她的丈夫去年又失业了,一家人陷入困境……“这些年来,幸亏政府和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才让我们一家人一次次渡过难关。”冯文娟的切身感触,代表了岛城许多困难群体的共同心声!

    据悉,自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3次提高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420元,增长61.5%;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1080元提高到2604元,增长141%;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4800元,增长140%;分散供养标准从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2724元,增长127%。同时,涉及残疾人、孤老、单亲家庭等的各项专项困难救助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专项救助城乡一体

    根据动态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城乡低保对象有7.3万户、12.5万人。从保障情况看,一个低保家庭在2010年家庭人均低保金的补助达到3528元,最高的达到了8074元。另据统计,有城乡低保制度以来,城乡之间的平均差距城市是农村的3.2倍多,最高时达到4.2倍。在去年低保标准调整前,城乡的差距已缩小至2.3倍。通过最近一次调整,城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了1.93倍。

    目前我市在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孤儿生活补助等专项救助已经实现城乡一体,达到“同病同救”、“同难同助”的目标。以医疗救助为例,全市城乡最高救助标准全部提高到3万元,救助比例一致,同时取消救助起付线、增加普通门诊救助、救助的病种也扩大到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部病种。

    补贴跟着物价联动

    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式救助的同时,困难群体救助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中,救助对象,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扩大到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教育救助,延伸到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节日生活补贴发放范围,由城市扩大到农村;残疾家庭和社会孤老、孤儿们,在得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同时,增发特殊补助……2008年,市政府建立了物价上涨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

    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市12次启动联动机制,为低保家庭发放物价联动补贴3000余万元,2011年更是4次启动联动机制,每人发放补贴320元,全市发放了1400万元物价补贴资金。从2011年7月1日起,物价补贴联动机制从城市扩大到五市三区农村,有效地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扶老

    居家养老政府买单

    家住浮山后六小区的独居老人芦桂荣,今年78岁,她有一个亲如女儿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名叫徐红娟。每天早上,徐红娟都会到菜市场给芦大娘采购新鲜蔬菜,然后到老人家里帮她打理家务。“有了她的照料,我的日子过得井井有条,舒舒服服。”芦桂荣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有个养女在外地上大学,平时自己一个人在家,就盼着红娟来,不仅生活上的事情不用她操心,还有个说话的人解解闷。

    据悉,近5年,全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得到全面发展,各区市共为1.2万多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其中各区市政府出资为5877名困难老年人提供了服务补贴。

    每年新增千张床位

    5年间,我市连续3年将养老服务 “双千”计划——每年新增1000张养老床位、每年新增1000名政府购买服务居家养老的困难老人,列入市政府实事;出台了《青岛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青岛市农村五保供养办法》,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政策、制度、管理作了系统的规范,为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全市城乡养老机构已达243家(其中敬老院116家、养老机构127家),床位2.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0张,在同类城市中位居上游水平。养老机构和床位数分别是2007年底的1.2倍和1.5倍。

    22万老人免费体检

    5年中,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近9亿元资金用于养老事业。其中,投入4亿元用于养老机构建设;投入近3亿元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推动居家养老由城市向农村延伸;自2006年开始,投入福彩公益金,为城乡22万余名80岁以上青岛籍老人每人每年发放150元体检补助,平均每年3000多万元,累计发放了2亿多元。

    此外,我市还创造性地在社区居民家中建起了互助式养老新模式,目前全市互助点总数达到2110个;全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娱乐室总数达到392个;全市共有养老互助点1988处,使全市17.8万名老年人受益。

    关键词·育孤

    “四位一体”养育孤儿

    在胶州张应镇,48岁的宋同英曾经是4个寄养儿童的妈妈,有两个孩子已被涉外领养,现在家里还有24岁的脑瘫女孩程双与7岁男孩王乐忠。“忠忠就是我儿子,双双就是我女儿,跟亲生的一样!”宋同英盼望着,这一双儿女能在家庭的悉心照顾和老师的康复培训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忠忠和双双一样,在蓝天之家“孤残儿童寄养工疗康复中心”,还有205名孤残儿童生活在185户寄养家庭中。年幼时,他们在有“爸爸妈妈”照顾的家里,与“兄弟姐妹”一起上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康复身体、培训技能;成年后,如果不能走入社会独立生存,仍可以在“蓝天之家”这个大家庭里找到自己的岗位并获得工资。

    5年来,我市儿童福利事业不断进步,建立并完善了养育、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相结合的新型孤儿救助制度;2008年,我市投入2730万元福彩公益金建成17380平方米的集身心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劳动就业“四位一体”的康复训练和就业基地——蓝天之家“孤残儿童寄养工疗康复中心”,优化了孤残儿童的成长环境;探索建立了院内集中养育、城乡家庭寄养、国内外收养、康复训练与就业安置等多种养育模式,较好地维护了孤残儿童的合法权益,确保孤残儿童健康可持续发展。

    育孤标准全国领先

    2011年,我市又出台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就孤儿养育标准、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障问题,作出了全面、具体、明确规定,实现了城乡统筹,我市养育标准在全国同类城市最高,集中养育标准达1400元/月,分散养育标准达1100元/月。《意见》的出台,从根本上完善了青岛市儿童福利政策保障体系,标志着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记者 于小阳)

-
相关链接